對古月的詩的補註
詩是不會真的死去的,它是人生命的根本,即使無法成長、抒展開來,也必然會潛伏在人的內裡最深處,蠢蠢欲動。於是在山窮水盡之時,它必然要走一條與以往不同的道路,來展示自己……
古月把這些年來寫的詩結集出版先拿給我看,引發了我一些思緒,產生了一些隨想。這是一種新的感受,也揭示了我一些對世俗經驗的體認。這是與以往讀徐志摩、聞一多、林徽因、何其芳,乃至鄭愁予等人的作品所給予人的感受不一樣的。這話如何說呢?因為,就近代詩的歷程而言,五四年代,乃至五四時代後一段時日,是屬於「年輕」的歲月,於是這一階段的詩,讓人感受的是一種興奮、一種昂揚、一種企慕,甚至包括他們的感傷,他們的幽怨在內,也都處處瀰漫著這種情調。對一個即將到來的新的時代的盼望,和即將消失的小農社會的懷念,這時都在各種詩作中呈現出來。而與此相應的,則是一種火般的、帶有虛無主義的狂熱。郭沫若的〈筆立山頭展望〉及〈鳳凰涅槃〉之「浴火重生」,聞一多的《死水》之由絕望中盼望出希望,在其終極之處都潛伏著幻滅的種子,預示了一場大的變動即將到來。除了這些,便是對即將逝去的小農社會的眷戀和回憶。其情致是婉約的,然而其內裡往往流於過多的個人的感傷。而這些,隨著社會激烈的變化,現代都市物質文明的腐蝕,都使詩和藝術產生巨大的質變。過多的外在的因素,攪亂了生命的秩序和演變,種種實證主義的價值要求和功利主義的操作,遂使得五四時代所謂的文學藝術革命,被摧殘成為現實利益的鬥爭。三○年代,新月派詩人梁宗岱所感受到的危機,正是如此。他說:
我們的新詩的提倡者把這運動看作一種革命,就是說,一種玉石俱焚的破壞,一種解體。所以新詩的發動和當時的理論和口號,──所謂「建設明瞭的通俗的社會文學」,所謂「有什麼話說什麼話」──不僅是反舊詩的,簡直是反詩的;不僅是對於舊詩和舊詩體的流弊之洗刷和革除,簡直是把一切純粹永久的詩的真元全盤誤解與抹煞了。
而其最大的悲哀,便是原來顯現個人精神生命的詩,竟在科學主義霸道主義及其衍生出來的生活方式及人生態度的作用下,淪落為利益和商業集團以及政治和黨派的工具。詩和藝術的異化是人異化的開始,這是經由近代、現代化洗禮的一些人士(如伏爾泰、康定斯基)所一再憂心的,而我們把西方近代、現代化奉之為神的五四族們,卻樂此不疲,於是由那一時代發展下來的新詩,就只好一直如梁宗岱等人所說的「在歧路上徘徊」,或者依然在小農社會殘餘的感傷中原地踏步,自我感傷。到了台灣的現代派,在失卻「縱的繼承」下,失去了土壤,失去了養分,在無根的虛無的心境中,只好公然以「橫的移植」作為尋求創作的道路。
於是,這樣的所謂的道路也只能算是勉強的法則,其實也像政治口號一樣,喊出來固然可以過癮,真正去做,卻是軟弱無力。1930年代以來,所謂新詩就只有兩種現象存在,一種把詩當成革命的武器,一種則繞著圈子仍然在小農社會的婉約世界中以重複前人的美感來東施效顰地當成自己的美感。鄭愁予可以算是這一世界最後的讓人學習的詩人,他的作品,處處都充滿著小農社會小市鎮的傳統式的懷念,甚至連他筆下的邊塞和山地,也都到處充滿了這種性格。對小城鎮或綿綿不斷的愛戀加上小城市鎮的流浪者的腳步,就成了鄭愁予的、市鎮知識分子的語言和惆悵。那實在是東方小農社會即將消失的輓歌。過此,再只做模仿便必然是只見感傷,而顯現不出活力。這情境是現實歷史發展造成的,不管你喜歡還是不喜歡,願意不願意,都必須老老實實地面對。過了這一階段,連這些也都成了歷史,詩人只好用一些撕裂的語言來代替自己捉摸不定的心緒和「鄉愁」了。
而到了二十世紀的八○年代以後,整個世界更整個地變了樣子。古月大部分詩作出現的年代,正是一個病態的高度工業的、企畫的、消費的唯物主義的拜金而又享樂的時代。忙碌而又不知何所事事的人生態度,已經逼近人的生活內裡,處處是困擾人的物質的塵囂,不見廝殺卻讓人時時感到緊張不安,日子只是時間的更替,無所謂白天黑夜,山水不再山水、藍天不再藍天,而所謂的交往,只有資訊的意義,所謂關懷,所謂溫柔,所謂和諧,已經成為陌生的名詞。這是一個無夢和回憶的世界,比艾略特的《荒原》更令人窒息。只有麻木,才會活得快樂。生命再也見不到「美」的激動與喜樂。
如果拿人來作比喻,則五四時代還是一個未經世故的人,到了二十世紀之末,則在戰亂、恐慌等等折磨之下,每一個人真的已經歷盡滄桑,呈現著心靈的乾枯。緊張、忙碌、患得患失、矛盾、糾葛、倫理道德之失落,信仰之無所依從,便產生一種這樣的心理狀態:見喜不喜,見悲不悲,花開月圓,不管四周的一切多麼動人,都與自己生不出關係。在在都顯示著詩的要走向危亡。但是,詩是不會真的死去的,它是人生命的根本,即使無法成長、抒展開來,也必然會潛伏在人的內裡最深處,蠢蠢欲動。於是在山窮水盡之時,它必然要走一條與以往不同的道路,來展示自己。所以,古月的詩無法再繼續別人的風格,她所思、所想、所夢魂繫之的,往往是這時代,這時代的你和我所盼望,而又在現實中所缺乏的。這「缺乏」,不只是她個人的感傷,而是人人所需卻再也得不到的企求。在「欠缺」和「企求」之間,就成了一種貼切的,生命的需要。她那一首〈溫柔〉中所說的溫柔,就是一個例子:
●之一
趁紅葉
尚未被風掃落
火熱的情
尚未衰竭
讓我悄然離去
離別的心境
像太陽失了強度
僅留下一片溫柔
●之二
你渴望的是什麼呢
是瞬圓即缺的月
未及盛開即謝的花朵
或者尚未開始就結束的愛
你是真心的嗎
當災難來臨的時候
你會在戰爭、逃亡中
或者陌生的地方
忘了我嗎
當溫柔來的時候
沒有預告
沒有提示
夜霧般
跨著貓的步子
它來了,使你感動
乍讀起來,這是一個少女所作的個人的盼望,再一次回味,這種瑣瑣碎碎中所散發出來的,實際也是每一個人在生命中最盼望、最需要的企慕。它是精神生命的另一種空氣,那情境即使難以捕及,或只能偶然地短暫地獲得,卻能有力地敲響人的心扉,讓人留連,無法忘懷,即使剎那,在心靈中已經成為永恆。詩的末尾,改變美國詩人桑德堡的詩蛻變成自己的新句,更給予人神祕卻綿綿不已的感受。到此,那已不僅是一位少女的心意,而成了每個人生命中企盼的情懷。看起來它是描寫個人小天地的情詩,其實卻是在顯示生命的某種意義與欲求。雖然讀之似有哀怨,卻呈現著生命中所欲達到、所欲捕捉、所欲完成的最高點。無以名之,只有用「美」這個字來代替它。而當它一被肯定,而又無法在現實世界得到時,它就變為「形而上的存在」,在心靈中成為永恆的銘記。成為詩、成為藝術、成為哲學或神學。 (上)
【2007/12/10 聯合報】@ http://ud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