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報╱尉天驄】 |
2007.12.11 03:04 am | |
|
對古月的詩的補註
今日人的一大需要便是嚴肅地正視人的,特別是兒童與青少年的純真的感性教育,否則人的相互關懷便會一天天消失;物質豐盈卻過著無夢、無情的人生…… 古月詩中所描述的「溫柔」如此,而人與人之間在生命中所渴望的「關懷」、「真誠」等等相互的生命情調也莫不如此。最近讀到歐洲幾位無法見面,被現實隔離的詩人里爾克、茨維塔耶娃、巴斯特納克三位交叉的通訊,讓人感受而又感動的,就是這種晶瑩的火光。而處於當前這樣「相識滿天下,知心無一人」的世界中,這一點微弱的火光,卻正是讓人心靈震撼的呼喚。它是一個人的夢、愛情、理想等的有機的結合體,成為在物質世界中向上發展的最大也最貼切的引導。阿根廷詩人波赫士把這種心靈的境界,說成是人的靈性和神性,是人之所以為人和努力奮進的源源不已的力量,其存在早於一個人未生之前,不已於一個人已死之後。這種執著的語言雖為物質主義者所笑,卻也真實地說明了人的生存本質。只不過在物質碌碌的世界中,它經常遭遇到淹滅汩沒的命運。能體認它,實在是一個人新生命的開始。
猶記里爾克在他的第一首〈杜伊諾哀歌〉的一開始,就推出了一句沉重而悲苦的話:
因為美不是甚麼,
而是一種顫慄的開始。
這是對生命的探詢和質問,也是一種最貼切的企慕。這種質疑,這種生命「顫慄」之感,也曾在波特萊爾和魏爾崙的〈秋歌〉中出現過,在他們,那是對未來世界的惶恐,而里爾克則是經由內心的顫慄對人的本質做了肯定。在短暫、波動、紊亂、汙濁的人世,竟然發現可以讓人甘心為之生死以之的「存在」,那是多麼的令人震驚。於是這就讓人在吃喝拉睡、生老病死,顛沛流離,受苦受難……之中,得以有所守持,讓生命有了更高貴層次的追尋。
然而,在現代這樣越來越物化的世界中,要追尋、提昇、獲得這樣的生命,毋寧那是非常艱辛的路程。麻木是精神生命最頑強也最腐蝕人的敵人。人之與它的最粗淺的對抗,便是在感官上變化刺激,而就詩而言,便是以詭異作怪為勝,於是這就出現很多只能讓感官發生錯置的假「超現實」,沒有真正的對人生的體認,只以暫時的新奇的刺激來自我陶醉,自我逃避,並以虛無當成「現代」。這是麻木中的另一種無可奈何。也是人的感性世界深一度地遭到被征服的命運。法國天主教哲學家馬理坦一再為言:今日人的一大需要便是嚴肅地正視人的,特別是兒童與青少年的純真的感性教育,否則人的相互關懷便會一天天消失;物質豐盈卻過著無夢、無情的人生。不能經由血淚的探索,體認生命內在的律動與奧秘,如何能把生命提升到更高的境界?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談到人生的三個境界,也正是詩的三個境界。這一認識實在是古今中外所共同的。
古月的詩出現的日子,使之無法呈現新詩前一時期的情調,可說是很自然的。然而,也是因為如此,它也就顯現著人在生命中所最不可缺少的那些本質: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而就在這山窮水盡之時,也才能在「人生無常」中肯定「人生有常」。以一種新的詩的語言,在平凡的事物中,揭示對生命的新的認識:
他是隻不知的知了
脫殼甦醒時
在夏末清倉的季節
不能脫俗地撿拾廉價的
愛情 在乾渴的枝頭
嘶啞地唱著曾經歡愉過
卻已走調的一生
在這種體悟與覺醒中,於是他帶給人的先是不斷的蒼涼,隨之是一番驚訝,然後是一番省悟:
滄桑後
前面的路又是怎樣
「煩惱即是菩提
生死即是涅槃」
等到失去之後
才想及自己的擁有
是我此生最大的遺憾
這真是莊周夢蝶的另一版本;而且多了些不捨:
今夜悚然驚覺 虛度的
是再也走不回的人生
這是對生命的迷惘,也是人的尋常。正由於如此,人生的無奈,有時反而成了一次美的淒涼,留在心上,成為一種詩的感慨和惋惜:
在風中 雨中
在山坳飛舞的花瓣
好似天涯海角
某個大雪紛飛的山城裡
生命中一次的錯身
難道這是對人的自我解嘲、自怨自艾嗎?不是。絕然不是。因為活在世上,如果僅從生理的,物理的,物質的著眼點來觀察,來探詢人的種種,那實在是生死間最簡單不過的事。之所以簡單便由於那裡的一切完全是被動的。沒有一絲心靈內裡的感應和激動。說那是安全的,毋寧那是死寂的騃板的,美國小說家索爾拜婁的一部小說《擺盪的人》,就揭示了這樣的一個俗世的生活法則:人越是活在被排定好的、被控制的生活秩序中(如活在軍營中),就愈無煩惱。這是找不到出路的,無可奈何的反諷的語言,不是人的真正事實。可嘆這正是在機械化、企業化、制式化作用下,現代的人包括你和我正在走著的道路,而且樂此不疲。麻木是死亡的同義字,二十世紀末,很多人感嘆著詩的死亡,藝術的死亡,當然也就成為一種可以瞭解的狀態。但人畢竟是人,在我思故我在的法則下,在絕望的現狀中,詩和藝術是不會死亡的,它會換個樣子,或者以更有力的姿態出現。因為所謂「思」必然包含著人的夢想和希望。當我們在生活中有所感、有所悲、有所怨、有所關懷、有所感嘆,這就會使人在枯燥的生命中有了更高的追尋,即使「尚未開始就已結束」,在生命中也是一次永恆的駐留。它是超越存在的存在,是生命中賴以不息而認為值得活下去的湧泉,讓人找到安慰,找到欣喜。在這樣的世界裡,人們要的是「我曾經愛過」而不是「我曾經占有」。相反地,它帶給人的,有時反而是由此而生的恆久的忍耐,甚至是得是失都成了心靈中永遠的珍藏,在他日蛻化為詩、為藝術的作品。它是現實世界不可缺少的夢,是一種引導,也是一種啟發。不管得失,它都會為人孕育著一股希望,成了生命的源頭活水。現代文明如果扼殺了它,那就等於人的精神遭到窒息。所以,詩的躍動,不管呈現的是悲是喜,是無奈是悲傷,都會催化生命的提昇:
夢是馳向希望的軌跡
而你 是我穿過隧道後
迎向絢麗的一束曙光
一旦過了河
悲痛不再
決絕如此。於是,到了此一地步,浮生的一切塵囂、得失、困擾、悲苦……便一一成為詩,成為藝術,幻化成神。讓人有了更高的完成。而這種完成,固然是一種生命的喜悅,卻往往也是一種孤寂:
夜雨颯颯,情心似箭
就像這垂危的世紀
我卻只能戚戚然
任其岑寂 冷冽
藏在心底細流
徒自在燈下寫詩
只不知完篇後
寄往何處給你
這種「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的「無悔」心情,正是每一個執著於心靈工作者所共同具有的。生命是不停的追尋,完篇後不知寄往何處,於是大寂寞生焉。唯其如此,才能揭示一條更開闊的創造的大路。層層精進死而不已。
我讀古月的詩,它引發我所想像的,只是這樣的領會,特別是她一系列的「浮生十帖」,更讓人有著這樣的戚戚之感。
詩是生命的必然。 (下)
編按,昨日〈詩的必然〉中,伏爾泰為「狄爾泰」之誤。
【2007/12/11 聯合報】@ http://udn.com/
|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