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 職場男性「心」殺手
文/邱永林 圖/吳志英
美國心臟醫學會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長期處於焦慮情緒的男性,罹患心臟病的機率較其他男性高出四成。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研究團隊,自1986年起追蹤735位男性20年來的心理以及生理變化之後,發現長期焦慮程度高於15個百分點(percentile)以上的男性,心臟病發病的機率較其他同年齡男性約高出四成。
擔心?焦慮?偏執?
前英特爾總裁葛洛夫(Andrew Grove)曾說過一句名言:「只有偏執狂方能生存」(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這句話道盡了許多職場人士的內心苦衷。因為想要維持商業上的成功,就必須時時刻刻防止來自各方的破壞,這些破壞可能來自外在,例如競爭者的模仿、零售價格的衰退、甚至經濟景氣下滑等。內在的破壞則有工廠生產線停頓、重要人員的離職、產品出現問題等。可想而知,身為一個公司的負責人或是主管,勢必擔心以上所說的許多事情。但是,假如這些值得擔心的事情過去了,或是到最後都沒發生,卻仍無法控制情緒讓自己回復平靜,這時就成了焦慮了。而長期的焦慮更會促使一個人的性格變成偏執。
造成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從「擔心」(worry)到「焦慮」(anxiety)以至於「偏執」(paranoid),絕對是經過長時間催化,假使我們能分辨其中的差別,對於平衡我們的身心健康與事業發展,有著極大的幫助。由於極端的偏執並不常見加上篇幅有限,因此僅以圖表介紹擔心與焦慮之間的幾個重要分野。
擔心 焦慮
目標 有特定目標(人、事、物) 並無特定目標(人、事、物)
持續時間 隨著擔心的目標消逝,心情也跟著平復 無時無刻處於高度身心緊張的狀態
控制感 強(知道自己何時應該適度放鬆) 弱(不知道自己何時應該適度放鬆)
影響 工作:可激發潛力人際:負面影響極微健康:負面影響極微 工作:容易導致表現失常人際:容易導致衝突健康:容易導致心血管及精神疾病
焦慮症悄悄上身了嗎?
焦慮一詞聽起來似乎是一種模糊的心理狀態,其實不然。那麼要如何知道焦慮是否已經悄悄上身了呢?不妨誠實地填寫下列的心理量表,並圈選出最能代表您最近的感覺。
是 不是
1.我認為我身邊的人幾乎都靠不住
2.有時候我很想跑到一個誰都不認識我的地方暫時躲起來
3.我經常做夢夢到從高處跌落
4.我一年感冒的次數超過三次
5.交代下去的事情,都需要我親自一再檢查才不會出錯
6.我已經好幾年沒參加同學會了
7.我經常做夢夢到被野獸或壞人從背後追趕
8.我身上經常帶著頭痛藥、失眠藥、胃藥、感冒藥…等藥物
解析:回答2~3個「是」:您已經有輕微的焦慮跡象
回答4~5個「是」:您已經有中度的焦慮現象
回答6個以上「是」:您已經有嚴重的焦慮症狀
關於焦慮的4大特徵與建議
想要克服焦慮,就必須了解焦慮的四大明顯特徵,然後對症下藥。
1.過度懷疑
這一點是嚴重焦慮的人最經常發生的認知偏差,他們很難相信別人,且容易有不合理的強迫性思考,嚴重的話甚至會導致精神衰弱。因此第一個建議就是逐漸擴大自己的「信任圈」,將信任的對象從家人、配偶(男女朋友)、多年好友逐漸擴展到同事以及朋友。
2.個性內向
易焦慮的人遇到社交場合傾向退縮,即使勉強自己參加很快就感到不自在,其原因與自身強烈的不安全感有關。針對這一點,應該嘗試多跟個性外向的朋友交往,讓自己感染樂觀的氣息。
3.廣泛恐懼
長期焦慮者容易對於許多原本平凡無奇的事物容易產生恐懼,例如小動物、搭飛機、他人的眼光…等,背後的關鍵因素與害怕失敗有極大關聯。遇到這樣的情形,最好的方法就是經常跟自己做信心喊話,告訴自己「這沒什麼好怕的」、「對方其實沒注意到」…等,以避免加深焦慮的強度。
4.身體耗竭
生理上經常感受胸悶(痛)、心悸、胃痛、頭痛、頭暈、失眠、高血壓、容易感冒…等,這些症狀都是免疫下降所發出的警訊。因此平常應該多訓練一些放鬆技巧,例如腹式呼吸、冥想、靜坐…等,讓身體能適時獲得休息。
從健保局公佈的數據以及各大藥廠銷售數字,「抗焦慮藥物」已經成為醫院精神科最常開立的處方的前10名。不禁讓我想起曾在某本書上看過一句話:「並非所有的藥都裝在瓶子裡」。對付本世紀人類心靈最大的敵人「焦慮」,我們除了依賴醫院開出的抗焦慮藥物外,最重要的還是得依靠「認識自我」、「調適自我」、「改變自我」這些心靈的力量。畢竟,心病還需心藥醫!
(作者為聯合心理諮商所院長,如果您有職場心理方面的問題,歡迎至作者的部落格討論www.MrEQ.com.tw)
自由時報-970313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