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賞析】悠然的檀香
2008/6/11 | 作者:◎文/地兒 圖/劉昕(沁德居藝廊提供)
清夜獨坐,爐中檀香裊娜飄起,好像聞到了青蔥的樹林在泉石邊清冽的呼吸,西藏的法螺聲和印度佛教法會的晨鍾暮鼓儼然未散。
今年三月,到桂林旅遊。夜間,閒逛沿街小攤點,點綴著白亮藏銀和各色珠子,花樣繁複的苗家頭飾、手鏈、木偶,綴著樸拙牛頭的壯族項鏈,清香沁脾的薰衣草,林林總總,積滿攤點。夜影裡一路欣賞,一路驚奇。
一條街還沒有走完,迷濛煙雨出其不意地悠悠而降,打得街頭的榕樹和不知名的南方佳木嘩嘩作響。我側身一個攤點臨時撐起的布棚下,蓬蓬的雨聲中,一圈圈散發著脈脈香氣的佛珠闖進了眼眸。
攤主說是檀香木,索價很低。同樣的念珠,在內地要賣十倍的價格,而且不容易買到真品。在陽朔街頭、在陶源明莊園的木藝加工廠,我曾多次碰見這種念珠,都因疑惑其真偽難辯,放棄了。那晚,臨別桂林,就不假思索地買下了,作為紀念品收藏。
回到故鄉,佩帶了一個多月,念珠的香氣沒有衰減,反倒愈發濃郁了。寫作時,手腕上的念珠香氣幽幽,直沖鼻孔,我就在暗夜裡停下筆,對著微弱的電腦屏幕光芒,欣賞念珠上清淨莊嚴的觀音造像,歡喜和清淨也隨著悠然的佛香盈滿心底。
通過無意得來的真品佛珠,相信了導遊所說的南方出檀香木的話,於是,再購買檀香時,就專門購買來自南方的檀香,果然,香氣異常濃郁。清夜獨坐,爐中檀香裊娜飄起,好像聞到了青蔥的樹林在泉石邊清冽的呼吸,西藏的法螺聲和印度佛教法會的晨鍾暮鼓儼然未散。不由得想起了白居易的詩:
香一縷閉門坐,
妻女呼喚不知歸。
還有網上見到的無名氏的詩歌:
一爐檀香暖月色,
滿園瑟竹鳴秋聲。
薄薄月色如粉,這些相距千年的古今詠歎便伴著嬝嬝檀香,聚會到靜夜中,令人神往。
印度和中華文化圈的人們,都偏愛檀香。特別是古人,談琴、會友、品茗、入寺,一支檀香燃起,無限的詩意便如月下的曼歌,←←而來。
佛教尤其敬重香。佛陀住世時,弟子們就以香為供養。十大弟子傳記中,有則故事,釋迦牟尼佛自知應該度脫的有緣人已經度完,此身與婆娑 世界的緣分將盡,思母恩未報,就運用神足通,升到母親居住的忉利天宮為慈母說法,並殷勤吩咐地藏菩薩,自己涅槃後,彌勒佛未有成就前,地藏菩薩要負擔起教化和拯救眾生的重任。這就是有名的地藏經。佛在忉利天宮說法期間,在人間的佛弟子們不知道老師去了何方,就用檀香木雕刻了佛祖的像,燃起檀香供養,憶念佛祖,呼喚恩師早歸,成為佛像製作的最初源頭。由此也可以印證佛經裡無處不在的王公大臣,仕女貧民來聽經時,香花供養,恭敬問道,頂禮而散,依法修行,真實不虛。
後世的佛子們,延續了這種禮儀,從日常誦經打坐,到盛大的浴佛、水陸法會、佛像開光、傳戒、放生等佛事活動,都少不了香。僧人打坐謂之「坐香」; 圍著佛像「繞佛」,謂之「行香」;用於警策修行的木板,謂之「警策香板」,懲戒的謂之「警策香板」,警醒昏沉者的謂之「巡香香板」; 若修持者犯了錯,還罰去「跪香」……佛殿謂之「香殿」,廚房謂之「香廚」,寺院被尊稱為「檀林」。
每到寺院,處處的香字,濃郁的香氣,清雅的春風,莊嚴的鍾鼓,讓人聞而靜心。
高僧們也常把香寫入詩文:
翁頭酒熟人皆醉,
林上煙濃花正紅。
夜半無燈香合靜,
秋千垂在月明中。
宋‧佛鑒慧勤
月暗花明掩竹房
暮寒脈脈透衣裳;
清明院落無燈火,
獨繞回廊禮夜香。 元朝‧圓志
這些隱逸脫俗的詩句,讀來,彷彿也裹著淡淡的佛香,沁人心神。
幾年前,到三國古戰場荊州遊玩。信步邁入長江堤畔一座孤零零的古塔。塔是用青磚壘砌的。已經沒有僧人,只有滿園荒草,一線江水和又大又圓的夕陽,陪伴著這座裂縫中長滿青苔的古塔。走進塔內,雕刻了佛像和金剛經的每塊青磚上,我依然嗅到了遼遠悠長的檀香的味兒。聽著漸漸在發黑的暮色中,愈來愈響亮的驚濤拍岸聲,我就想,為什麼人們要用香來與寺廟結緣呢?
每次到寺廟遊覽,見到僧人、居士們稽香奉佛,這種疑惑便又淡淡升起。
後來,讀到了不少解說。有人說,香可以傳遞信息於虛空法界,感通十方三寶加持,《賢愚經》中記載,有位長者為請佛應供,於晚間登上高樓,手執香爐,遙向祇洹精舍燒香,以表心中之虔信。翌日正午,佛果然來到。《長阿含經》云,以香、花、燈、果等供佛,是大供養,能得大福報。修持有成者,體內就有淡香逸出,頗似檀香;有人說,好香的芬芳,不僅使人心生歡喜,能助人達到沉靜、空淨、靈動的境界,於心曠神怡之中達於正定,證得自性如來;還有人說,香具有疏通經絡的作用,可以用來治病。都有些道理,譬如,中醫《本草備要》記載,「檀香調脾胃,利胸膈,為理氣要藥。」父親在世時,就常用它入藥,據說,西藏的修行者,也常在閉關的山洞裡,根據各人情況,焚燒不同種類的香,輔助修行。
但我仍不滿足。一次,在寺廟中,見一位大德在大雄寶殿上香,他手執三支香,謙恭地將第一支香插在中間,念念有詞:供養佛,覺而不迷;第二支香插在右邊,念道:供養法,正而不邪;第三支香插在左邊,又說:供養僧,淨而不染。然後,三拜九叩。窗外,藹藹流嵐,室內,悠悠梵唄,眾僧列隊誦經,漸漸濃郁的香幽中,世間彷彿靜止了。
待到法事畢,他指著綻放心蕊的香微微笑了,說,你看,大殿本來空寂無味,一香焚身,滿室清香。佛前焚香,並非迷信,而是表示對佛祖的崇敬,更是表明要學習佛祖的精神,點燃戒定真香,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燃燒自身,普香十方,引發眾生智慧的香蓮次第開放,芬芳日濃,遠離愚昧、苦難和輪回啊。
清風徐來,窗外的槐樹彷彿都變成了菩提。原來,佛教燒香的真諦,是在如香的熏修中,清潔自己的身心,把自己變成一支香潤大千的人間真香啊。我忽然明白了為什麼要把寺院稱作「檀林」,明白了寺院處處皆以香為名,那是在提醒修行者,念念不忘以香為師,時時「熏修」自身,早日檀木成林,燈燈相傳,像明代高僧憨山大師所祈願的那樣,「好遣上方香積國,為予一缽盡擎來」,將污濁的婆娑世界翻為香積淨土。
在這個世界上,各類氣息俱存。不同的知識,不同的觀念,不同的環境,都存在著不同的氣息。而人們往往像飛絮一樣,東風來了向東走,西風來了向西行,甚至「好遣上方香積國,為予一缽盡擎來」,如盲鹿亂撞,身上沾滿各種氣息:得到的歡喜,失去的怨毒,爭奪的嗔恨,利益欲望的牽纏,無限的煩惱,填滿了一生,把身心弄得躁烈難聞。只有默然回首,選擇與香為伴侶,遠離煩惱和無益的環境、觀念、欲望,常常處於清淨高雅的香氣的熏陶中,自己才能漸漸變得芬芳起來,身心根性向正與善的方向發展,學會用忘我的焚燒和奉獻,使聞者歡欣。像那座被香氣熏透的古塔,每個縫隙裡都幽香淡淡。
佛經中,闡述這種思想的很多:
觀音菩薩妙難酬
清淨莊嚴累劫修
三十二應遍塵剎
百千萬劫化閻浮
瓶中甘露常時灑
手內楊柳不計秋
千處祈求千處現
苦海常作度人舟
妙湛總持不動尊
首楞嚴王世希有
銷我億劫顛倒想
不曆僧祇獲法身
願今得果成寶王
還度如是恒沙眾
將此深心奉塵剎
是則名為報佛恩
靜夜裡,聽到童音輕唱這些歌,常常會感動流出眼淚來。
佛菩薩在人們心目中,是一座座讓人悠然神往的巍峨古塔,是一支支充滿智慧和慈悲的芬芳的檀香,仰之彌高,望之彌遠,似乎可望不可及,可是,他們也是從博地凡夫做起,吸納人世間無量智慧的清香,胸懷濟世宏願,拋棄了小我的得失恩怨,經曆了累劫清淨莊嚴的修行,才具備了「千江有水千江月」的淨德和「三十二應遍塵剎,百千萬劫化閻浮」的絕倫智慧,長成了一樹樹優雅的珍品檀香木,並因人們的喜愛,化身為念珠、工藝品、檀香,流入塵寰,點染了無限江山和時空,讓人們聞而靜心,願意常常相依。鵱
來源:人間福報
+++++++++++++++++++++++++++++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