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6-14 15:54:01 | 人氣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文化大觀園》「國」字 的演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歷史文化】縱橫古今---《文化大觀園》「國」字 的演變 
 
  2008/6/11 | 作者:◎展華
 
  商周時間,人們聚居的地方稱作邑,《說文》中解釋說:「邑,國也。」邑就是國。

「國」字的出現,大約在周滅商之後,因甲骨文中找不到「國」字。西周時期,人們要表示「國家」的意思,一般用「邦」字。後來,有了「國」的觀念,但仍然沒有我們所寫的「國」字,銅鼎銘文中的「國」字寫成「或」字。後來,這個表示國家重地的「或」字,加了「土」旁,變成「域」字。

「或」字的「口」,指的是一個有柵欄圍著的重要地方,從早期的「或」字看來,「口」的四方都有一橫,這一橫很可能是「止」字的簡化,表示這重地是有人在四邊把守著的。後來這四筆,簡化成成一筆;而「或」字的「戈」便是古代的兵器,字意是用武器保衛人口、保衛土地;後來又在「或」字周圍加了一個框,國家被寫成「國」,意思是國家周邊應該有防。

古代的「國」字反映出的國防思想應用於國防實踐之一,就是修築萬里長城。在冷兵器時代,這一巨大的軍事防禦工程,確實為千家萬戶帶來過一些寧靜或平安。

南京太平天國歷史展覽館的牌匾由郭沫若先生題寫的「←」字(簡體字)也少了一點,「口」裡藏的不是「玉」,而是「王」。相傳,這是因為郭沫若先生對洪秀全沒有繼續進軍,使「天←」不完整,深為惋惜,故而有意把「←」字寫少了一點。

其實,「←」字少一點並非太平天國所造改,因為某些漢字向來有正字和俗字之分,所謂正字就是合乎通用規範的漢字。而俗字,即流行於民間,而且大部分是因為書寫便捷而形成的簡筆字或異體字。太平天國的「←」字即是一個俗字。
 
來源:人間福報
++++++++++++++++++++++++++++++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