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10-28 17:55:57 | 人氣1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生活健康你我他】龐貝氏寶寶 台大篩檢有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龐貝氏寶寶 台大篩檢有成 
 
記者王昶閔/台北報導

罹患罕見疾病龐貝氏症的病童將有機會和一般孩子一樣正常長大了,台大醫療團隊昨天宣告了這項傲人的醫學成就。

若不治療 活不過1歲

以往,罹患罕見疾病龐貝氏症寶寶出生後,若沒有及時治療,很難活過一歲;台大醫院3年前啟動全球首創的龐貝氏症新生兒篩檢計畫後,情況有了改變,不但及時發現,同時也治療好了7位罹病寶寶,如今最大的孩子已經兩歲。

台大醫院昨天舉行龐貝氏症篩檢成果記者會,相關論文已發表在今年7月的兒科排名第一的國際醫學期刊《兒科學》,受到全球矚目。台大醫院基因醫學部主任胡務亮表示,龐貝氏症發病初期症狀不明顯,多數會逐漸發生肌肉無力、氣管炎等症狀,病童因體內缺少特定酵素,導致肝醣在心臟與肌肉等器官不正常堆積,影響細胞功能,很容易在1歲前死於心肺衰竭。

台灣每年有4到5個龐貝氏症寶寶出生,此病原本是不治之症,近年中研院生醫所所長陳垣崇研發出治療藥物,但療效不如預期,難以遏止肌肉退化,可能是治療時間太晚所致。

因此,台大醫院從2005年起,展開全球首見的龐貝氏症新生兒篩檢,3年來從全台20萬名新生兒中,篩出了7位病童,嘗試在滿月前就開始定期施打酵素補充藥物,果然療效大幅提升,治療1年多來,病童健康情況與活動力已與一般兒童相差無幾,儘管藥價昂貴且每兩週就要施打1次,但均由健保給付,大幅減輕家長負擔。

首位治療兒 現在上小一

同樣是罹患了龐貝氏症的病童,3位接受早期治療的寶寶,在現場活蹦亂跳;但台灣第一位接受治療的王小弟,雖在半歲時就治療,如今已上小學一年級的他,雖然心臟與腦部發育正常,仍因肌肉退化而全身癱瘓,需仰賴呼吸器。陳垣崇表示,只差5個月治療,結果卻截然不同。兩相對照下,早期篩檢與治療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1歲9個月病童魏小弟的媽媽鄧女士表示,看到其他因太晚治療,以致病情惡化難以逆轉的病例,深刻體會到能及時獲得治療,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

2歲4個月的洪小弟在出生20幾天時被篩出龐貝氏症,起初因喉部肌肉無力,一哭鬧,整張小臉就脹成紫黑色,心臟也出現肥大,令爸媽擔心又心疼,經過治療後,狀況顯著改善;1歲3個月的洪小妹,當初也被家人以為隨時會走,經治療後,如今也是白白胖胖,完全看不出罹患罕病。

新生兒篩檢 仍不及歐美

台灣現行新生兒篩檢所涵蓋的罕見疾病種類,衛生署雖已在前年已擴增至約20項,但卻仍不及歐美國家的30幾項,篩檢的漏網之魚,每年仍令許多家庭悲傷與破碎,甚至有家長在不知情下,接連生下多位病童,釀成遺傳悲劇。

胡務亮表示,龐貝氏症是隱性遺傳,不一定有家族史,其篩檢可以與現行的新生兒罕見疾病篩檢共用血片、同步進行,寶寶不必再額外採血,台大過去均提供免費篩檢,但明年起必須自費,相關檢驗費用約200元左右。

罕病基金會副董事長曾敏傑昨呼籲,衛生署應比照歐美,擴大罕見疾病篩檢範圍,估計每年可多篩出120位病童,部分疾病雖無積極治療方式,但透過飲食與藥物控制,便能減緩惡化速度。全台低收入戶與原住民的新生兒可免費篩檢龐貝氏症,相關費用將由罕病基金會全額補助。

--------------------------
小檔案/龐貝氏症 機率四萬分之一
龐貝氏症發生率約三到四萬分之一,患者因溶小體中缺乏一種酸性麥芽糖?,導致肝醣異常堆積,影響細胞功能。

病童出生時通常無異狀,多數在兩、三個月大時,發生四肢活動力差、頭部控制力不佳,三、四個月大時,常因罹患氣管炎而進行胸部X光檢查時,連帶發現心臟肥大,之後心臟肥大與肌肉無力會持續惡化,未治療者,通常會在一歲前死於心臟衰竭。

藥物是以基因工程技術製造,以針劑注射病患所缺乏的酵素,在篩檢方面,新生兒出生滿四十八小時內,便可經由新生兒篩檢判定,越早治療效果越好。(記者王昶閔)

自由時報-971028
+++++++++++++++++++++++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