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11-19 16:27:31 | 人氣2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歷史文化】 縱橫古今【雙溪學衡】駢文的正確認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歷史文化】 縱橫古今【雙溪學衡】駢文的正確認知 
 
  2009/11/19 | 作者:鄭宇辰
 
  自來推崇駢文者,率皆謂其講究對仗、用典、平仄、敷藻,予人在視覺、心靈、聽覺、嗅覺等多方面之美感,且認為不讀駢文,不知吾國文字領域之廣,法門之多。明清的駢文家編輯《四六法海》、《駢體文鈔》等選本,古文家則又有《古文辭類纂》等以抗之。可以說,推崇者極為推崇,反對者極為反對。

反對者多以「形式文學」而鄙棄駢文,實則駢文涵蓋了整個中國文學。元代駢文雖稍見沒落,但並未消失,而是和元雜劇相混了。其他如術數、宗教文字中也常見駢文,例如《紫微斗數全書.男命骨髓賦》:

「廉貞七殺,反為積富之人;天梁太陰,卻作飄蓬之客。」

「苗而不秀,科名陷於凶神;發不主財,祿主纏於弱地。」

《文昌帝君陰騭文》:

「昔于公治獄,大興駟馬之門;竇氏濟人,高折五枝之桂。」

「斗稱須要公平,不可輕出重入;奴僕待之寬恕,豈宜備責苛求。」

可見上至貴族,下至民間,無一不見駢文的蹤跡。不了解駢文,即無法對中國文學做全面而深入的正確認識。

金.王若虛《滹南遺老集.文辨》卷一說:「庾信〈哀江南賦〉堆垛故實,以寓時事。雖記聞為富,筆力亦壯,而荒蕪不雅,了無足觀。如『崩於鉅鹿之沙,碎於長平之瓦』,此何等語?至云『申包胥之頓地,碎之以首』,尤不成文也。」實則堆垛故實,即為駢文用典的特殊美感所在,至於「崩於鉅鹿之沙,碎於長平之瓦」,正是駢文句法的雅馴之處。

清‧陳維崧有「四圍皆王母靈禽,一片悉嫦娥寶樹」,前人批評說:「此調殊惡,在古人寧以兩『之』易『靈』、『寶』二字。」今人黃永武教授說:「按王母靈禽、嫦娥寶樹,格調俗濫,所以寧以二『之』字易換,使全句稍微雅馴。」如此則易為「四圍皆王母之禽,一片悉嫦娥之樹」,與庾信「崩於鉅鹿之沙,碎於長平之瓦」較之若何?可見一代文評家如王若虛,因不懂駢文,所言亦陋。

然而駢文所為人所排斥者,亦在用典太多,閱讀不易。其實若能熟讀若干駢文名篇,即知其用典大都平易常見,又多重複,有益常識,亦為治國學者所不能不知也。
 

 


來源:人間福報
+++++++++++++++

台長: 落葉之楓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