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誠品高屏區以女性書寫為形象,企圖為城市提供一個座標向量。六月份,書店將從「塗鴉文化」的概念切入,利用塗鴉藝術裡各種元素的拆解,提供大家聯想一座城市的若干表情。
或許你曾留意過這些標地物,那些生活中觸目可及的圖騰印記,用一種原始而粗糙地面貌,悄然矗立城市的角落:捷運工程的鐵片圍籬、街道的公共電箱,或猶如小型游擊軍團蟄伏於各個重要路口的天橋或地下道,枕戈待旦以野戰形式等待一場靜靜地革命。
「塗鴉藝術」,的確是老掉牙的品牌話題了,它們從十餘年前流浪街頭邊陲地帶開始,便似貞子爬出電視螢幕的姿態慢慢匍匐前進,在歲月的疾走中不斷易容,如今迥化為主流藝術,反動的精神漸抵不住商業行為的包裝與加冕,因則呈現出蒼白且失去意識底貧血臉孔——但在討論此主題的過程中,我們卻對這般人性的可能感到新鮮——那股來自造反有理、體制外地暫時性藝術風浪,它們一層覆蓋過一層,彼此競賽、集體模仿、相互抄襲、大膽挑戰公權力,就像所有槍戰電影裡的豪氣宣言:體制內的惡魔,就由體制外的英雄來戰鬥吧!
塗鴉藝術,正如原始洞穴裡最初的壁畫,祕密記憶著自己的存在,而我們好奇,在現代城市性格中,有多少這樣的元素延伸?學生們於月黑風高的夜晚闖進教室,在木桌上辛勤地鑿刻小抄;戍守邊疆的阿兵哥,在崗哨或廁所裡留下最直接坦率的情緒字眼(或圖畫);里民公佈欄上不停更換地租賃廣告文宣;情侶胳膊上不斷來去的愛人名字;樓廈管理室一道道以透明膠帶覆上的垃圾分類字樣;木棉樹下、黑板上三角形畫條線標示著好事者對男生女生的雞婆配對;由圍牆、帆布、頭巾、絲帶所組成的斗大政治訴求……它們幾近微物地存在於城市,一層覆蓋過一層,在你追我跑、你明我暗的相互追逐中,以一種旺盛地生命力,遊戲著無可取代的城市面容。
我們每天在城市裡旅行與冒險,白晝穿梭在符號圖騰並濟的實體空間,黑夜則悠遊於LKK、SPP乃至XD、Orz的數位虛擬世界,不停更迭地語言成為記憶的居所。透過塗鴉語彙的成立條件,我們希望能提供大家更多想像空間,持續關注一座城市的風貌交替,讓六月炙熱的夏日午后,依舊擁有綿延不絕地創意激發及閱讀活力。
(原文刊載於誠品高屏區2006年6月節目單)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