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幹仔的歌聲是用聲帶磨出來的,不但高拔擾人,又有霸佔麥克風的習慣,常讓我擔心哪天他的喉頭就這樣擦出火光,一發不可收拾。
ㄚ炮唱歌則是為了喝酒,因為要省開瓶費,所以光是帶著旅行背包進出KTV的次數就多到令服務生起疑,等到喝得臉紅似豬肝,講話都糊成一串了,什麼也賴不掉。
我不太喜歡和他們去唱歌,卻說不出理由。
自己也奇怪,不喜歡什麼東西都要有理由。
個人的愛惡憎恨其實並不一定要有清楚的疆界,只是覺得沒有理由說不過去,然後只好替自己瞎編幾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當藉口,解釋自己無端故的行為。我以為有理由的行為就可以向別人解釋交代,沒理由反而顯得莫名其妙,蠻橫不講理!
在老李手下當小跟班,每次出外勤,他都會叫我去辦公室面授機宜一番,我們服務怎麼的好,他人產品如何的壞,諸多理由,書面資料統計報告洋洋灑灑,看似是非分明,實際上不就是要羅織完美的理由,來說服顧客繼續使用本公司的產品?
星期一翹課,一路風雨飄搖闖到台北市SOGO後街吃麻辣鍋,捲髮妹心有不甘,恨得牙癢癢,話題直搗陳豬頭!說:「全班沒有人比他更豬哥了」,繼而搬出她被那頭豬騷擾的經過。
「真是該死!」我附和。理由是男人歪哥雖屬正常,可搞成那種德性,實在不堪入耳,顏面盡掃!
坐在一旁的成熟姐默默吃著她面前那盤燙青菜,固守一方、不發一語,偶爾微笑示意,表達距離的不生疏。她有她的理由:我不認識你們說的那頭豬,只好繼續嚼我的草。
對面大嘴女聽得津津有味、嘖嘖作聲,然後呢?然後呢?一直問。她的理由是:既然你們一直挑逗我,就有義務讓我聽懂,要不然就太小氣了!
理由有很多種,最常見的理由往往讓人心有戚戚焉!那就是最好的解釋與說服。理由的存在,大半在於說服對方,讓對方接受。而對方的接受度則取決於我方對理由解釋的表達程度。
說起來,有些事真的不需理由。
驟然心情的變化,讓個人的私事變得曖昧不堪,難以直接陳述表達。時間一拉長,再多的理由也抵不過朋友圈越演越烈的毀譽。到最後卻再也釐不清,是得不到朋友的體諒讓個人難過,還是個人的行為讓朋友看不過?
之前不過是想說服大家了解自己的心情而已嘛!又不偷不搶,也沒對朋友落井下石,唉!何苦惹來一身腥?
這就是長期解釋理由的缺點,一直一直講,把人搞得以為「嗯!你就是如此作風」,好不容易大家搞懂了,到最後自己卻一個峰迴路轉,輕易地又否定掉長期培養出來的感情與共識。整個事件從頭到尾,就像自己玩弄著自己的小弟弟,不留半分同舟人共渡的餘地。
這道轉彎的關卡或許也沒什麼理由好講的吧!
一個孕婦心血來潮,什麼以前嫌惡著不敢吃的東西,曾還對朋友佐證歷歷,對剪貼來的文章雜誌紅筆劃線哪種食物對人體的有害程度,現在竟也動心想品嚐一試。或許只因初懷孕時的本能反應,開始得攝取其他養份來供應母體不足罷了。
而我想,一個信仰脆弱的人,對信念的堅持,或許就在於不停使用言說方式,好讓大家來審視自己內心的高潔,一本初衷的純情!把問題拋給大家,再從大眾共識來反雕琢自己的信仰。
借力使力,沒風的風箏,一飛就會掉的。這是屬於風箏的脆弱。
如果是這樣的話,突然的凌空一變,迥然另一個樣,這種情事,難道可以純然個人化?又或者,曾經涉入自己編織出來的理由太深卻又深信不疑的人,能再容下自己另一番耳語解釋,而如往常般篤信不移?
風箏藉風飛而起,難道還能同時怪風太霸道,想一手掌握方向?
理由太多,害了本質。靜默中的信念通常最為可靠,卻也最不容易明瞭。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