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3-14 10:40:01| 人氣1,279|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地方制度法教室:「中央請客、地方埋單」的治理危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地方制度法教室:「中央請客、地方埋單」的治理危機

陳誠 國家文官/大學助理教授

  繼土增稅減半徵收兩年後,政府有意改接棒演出調降土增稅之續集,藉「中央請客、地方埋單」的手段,以活絡地產業之景氣。惟新方案中,又擬先調高公告現值,再降該項稅率,已實難預料其實益何在?

  重要的是,土地增值稅畢竟是地方稅收,實施中的土增稅減半政策,業已造成地方稅收的損失,且須由中央編列預算彌補地方稅收的損失﹔更令人質疑的是,未來接著調降土增稅,地方承受得了稅源、稅基的流失嗎?中央有能力持續補貼地方稅收損失嗎?一旦地方財源結構持續惡化,還能推動有效的治理嗎?而且,地產業的景氣還是無法復甦,怎麼辦?

  凱因斯理論或以為「減稅」及「擴大公共支出」是刺激景氣復甦的不二法門,但我們政府卻僅採半套的凱恩斯理論,「減稅」只減了地方的土地增值稅,而應作為的稅賦改革卻停滯不前,如改徵證所稅取代證交稅,政府做了嗎?敢調整所得稅這項國稅嗎?「減稅」如果不顧地方的死活,不但導致地方治理能力的下降,還會引爆地方與中央敵對的詭雷。

  又目前「擴大公共支出」的結果,不該花的錢拼命發出去,例如:地方民代費用及村里長事務補助費支給不斷加碼、軍公教18%優惠利率維持不變﹔該做的公共建設卻不做,卻仍持續高舉債務在搞「為期短暫」的擴大就業服務、振興失業救助方案,準備債留子孫。就中,地方民代費用及村里長事務補助費不斷加碼的結果,亦由地方全額埋單,早已使其無力招架。

  財政為庶政之母,而所有的財政問題卻也是政治角力的問題。對有效的地方治理而言,不僅需要政策、權限、人力的配合,也需要財政的配套。可是這幾年以來,中央推動業務下放的結果,卻要地方用組織精簡後的人力執行「中央己所不欲,硬施於地方」的政策﹔當然,中央業務下放的結果,經費也必須依法改由地方負擔,然而中央卻同時又做了很多「中央請客、地方埋單」的政策決定,讓地方自有財源的基礎不斷流失。

  上開「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所產生的地方治理危機,背後還蘊藏了政治系統在民主轉型過程中的治理危機,例如:

  (一)施政正當性的危機:就此而言,錯誤的政策遠比貪污可怕,並將使地方對於中央產生不信任感,欠缺「親善夥伴關係」的互賴基礎,也將使多數人民不再認同政府的決策能力。

  (二)資源分配不當的危機:此而言,長期的「頭重腳輕」的治理結構不僅使中央集權、集錢於自身,也使缺人、缺權、缺錢的地方更加跛腳而不良於行,還被迫再纏小腳,日後將使中央有將卻無兵可用。

  (三)政治衝突的潛在危機:就此而言,中央的決策老是欠缺地方參與機制的規劃,常常中央說了就算,這種中央海派請客,卻不顧地方無力埋單的辛酸,造就了地方捧著碗公來到中央乞討的經濟奇蹟與政治怪象。

  企盼中央請客之前,也先衡量地方的治理能量並尊重其意見﹔更企盼中央與地方之間的溝通協調機制常態化、法制化、合理化,才能有效解決上開「中央請客、地方埋單」的各項治理危機。

台長: Macoto Chen
人氣(1,279)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打麻雀遇到相公
反正不是自己的口袋掏錢出來,給這些“不聽話”的地方政府一點顏色
2011-09-25 08:08:36
版主回應
意見尊重
2011-10-10 07:43:2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