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5-24 10:53:16| 人氣2,13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生活日誌:地方治理與老街再造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筆者現在服務於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在桃園龜山校區),以我為例,就會建議學生在課餘時間到學校附近的老街或眷村走走,因為有些老街或眷村的再造與否、如何再造就是「地方治理」的課題,更是地方公共事務的焦點之一......

  在桃園地區,我與家人偶而會逛逛的老街,就是大溪老街與三坑老街。大溪老街,主要是以和平老街、中山老街為主,而巴洛克風格的西式建築(希臘山頭屋頂、羅馬柱子)則為其主要的特色,當然也參雜了部分閩南式的傳統裝飾圖案(魚或蝙蝠)。尤其是,它在近幾年尚未整修之前,可以說是最有特色的台灣老街,因為它有中西合壁的特殊風格。

  龍潭三坑老街(三坑子老街),主要位於永福宮前的兩側街道,是客家式的聚落型老街,但隨著歲月的催化,真正的老房子其實已經不多了,以致於它雖仍保留了客家的傳統特色,但就老街的完整度來說,卻是不足的。

  桃園地區以外的老街則如三峽老街,即舊名三角湧街的三峽民權路老街。如果它沒有在2004至2006期間經過整修重建,回復紅磚、洗石子及店家立面的味道,那它會像極了現在的宜蘭頭城老街或台南鹽水老街,有一段沒一段的。猶記得尚未整修復原之前的三峽老街,像是歷經戰後的街道般,到處都有塌陷的屋頂、半倒的牆壁。

  頭城老街,頭城和平街則是宜蘭地區最古老的街道;而走過歷史榮枯的頭城老街之際,會發現它和還沒有復原重建之前的三峽老街味道,最為接近。當然,如果它現在才重新整修復原的話,大概也只能有一段沒一段的,因為新式建築夾雜其中的情形,已經愈來愈為普遍。

  而鹽水老街,即橋南老街,在「泉利號」手工打鐵的百年老鐵舖附近,其實依然很有老街的味道,可惜的是,原貌復原的重建工作似乎沒有三峽老街那麼順利。它和三坑老街相似,就老街的完整度來說,也是不足的。

  相反的,三峽老街的原貌復原重建,可以說是地方治理的極佳範例,它是當地社區、文化團體、三峽鎮公所、台北縣政府、行政院文建會等多方力量集合而成的傑作。不僅如此,五結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的傳藝街也是依據三峽老街的原貌打造而成;換句話說,台灣等於有兩條三峽老街了,一條是原地修復的三峽老街,一條則是另地仿造的三峽老街。

  至於,迪化街作為台北市區老街的代表,幾乎已經和年貨大街劃上等號,因為它是台北地區的南北貨、茶葉、中藥材及布匹的集散中心。然而,迪化街卻是國民政府遷台之後「政治更名」(冠上中國意識的外來街名)的結果,原街名則是南街、北街,和中國新疆的迪化完全沒有關係。

  有趣的是,瑞芳鎮的九份老街、金瓜石老街,本來確實是條有味道的傳統老街,但是自電影取材之後,基山街已經從老街完全蛻變為商業巷道,老街的味道正在喪失之中;而金瓜石老街,則是今昔建築物交錯,古老街道的韻味也已經有所改變了。尤其是,九份老街(當然,金山老街、鶯歌陶瓷老街也是)正逐漸在「淡水老街化」(即逐漸喪失老街的味道)中,說不定日後將比新莊老街、石碇老街、雙溪老街等地更早折損掉傳統老街的味道。

  流浪到淡水,是知名的歌曲。代表淡水的則是淡水老街,它就是指淡水中正路、清水街附近,但其實只剩下零星或局部的舊建築而已,已經不如深坑老街、石碇老街或新莊老街等的傳統味道了。惟實際上,金山老街、深坑老街,則和淡水老街類似,但要是它沒有金山鴨肉、深坑豆腐的話,說不定也就沒有辦法成為主要的假日觀光街道了;單就此點來說,鶯歌陶瓷老街與金山老街、深坑老街並無太大的不同,差別只在於陶瓷、鴨肉與豆腐。

  而內灣老街、南庄老街與九份老街相同,都是以特定產業(如煤礦、金礦等)加上戲院為聚落中心的代表性老街;其中,南庄老街外圍的「南江村老街」才算是保留南庄老街的原始韻味,可以說是難得一見而沒有商業化的傳統老街,雖然南江村老街它很短,但老街味道卻是很夠的。至於,北埔老街則是和三坑老街類似,都是以寺廟為中心而形成的傳統街道,也有明顯的客家風味。

  其實,商業活動向來是老街的生命泉源,蓋沒有昔日的商業活動,這些老街大概也沒有辦法可以保存下來(南江村老街除外);雖然可能會有人認為商業活動的不斷進駐,卻正在破壞傳統老街的味道。但我只是在想,運用地方治理的概念再造傳統老街風貌的話,真的有辦法就去除掉假日觀光的商業氣息嗎?

  反過來說,假日觀光、商業活動如果還是老街再造後不可或缺的生命泉源,那最重要的關鍵,則在於如何繼續維持老街的傳統風貌,而不是直接將老街的假日觀光、商業活動予以污名化。亦即,地方治理結構中的居民意識、社區共識,尤其是如何維持老街風貌的具體做法才是關鍵,至於觀光產業的存在其實並不是扼殺老街味道的元兇。

  又對應於上開傳統老街的再造結果,無論您我是否認同,但不同於此,多數眷村的改建則是全拆或面臨全拆的命運才可以就地整建。可是全拆重建之後的眷村,儘管龜山還有所謂的「眷村故事館」以為象徵性的點綴,但眷村就完全喪失了昔日的眷村味道,比起「淡水老街化」(逐漸喪失老街的味道)像是斷層,完全沒有歷史的接續性。

  最後,如果本篇「生活日誌:地方治理與老街再造」的短文,同時也是上課教材的話,那我也想問問逛完老街或眷村的學生們,以下幾個問題(順道成為參訪老街或眷村之後的作業):

  (一)台灣有哪條老街讓您印象最深刻?或是您最喜歡哪條老街?它的特色有哪些?

  (二)何謂地方治理?地方治理的概念如果比照前文所寫的老街再造而套用至眷村改建的話,可以如何解讀?

  (三)以1949年以後來說,國民黨與民進黨的中央執政時期,何者的老街再造或眷村改建策略,您比較認同?為什麼?是否可以舉例說明之?
 
  (四)另老街再造或眷村改建的經費來源,若從政府財政與預算的角度來說,該由誰籌措?又該如何籌措?是否得成為地方與中央的共辦事項?即是單純的地方自治事項,抑或是單純的中央事務?

台長: Macoto Chen
人氣(2,13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