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4-14 21:08:42| 人氣1,79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台灣觀點:縣市、直轄市同級化的再造策略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由於筆者常在中國時報撰寫學者專論的關係,自2007年4月起,也受邀擔任「中央廣播電臺」(www.rti.org.tw,為對海外華人廣播的國家電台)之「台灣觀點」(台灣民主基金會委託製作的政論節目)時事評論輪值撰寫工作者,故特闢「台灣觀點評論」之筆耕園地(本篇適合地方自治初學者或台灣政治發展通識教育之用)......

  伴隨年底立委選舉以及明年總統選舉的選戰考量,許多潛在的總統候選人們又開始提出諸多台灣合理行政區劃的新方案,以爭取特定地區選民的認同。例如已宣布競逐總統大位的呂秀蓮副總統,即提議將台灣應分為台北、台中、台南、台東四省,以及高山、離島兩特別行政區;而有意競逐總統大位的行政院長蘇貞昌,也於近期宣稱將「優先升格台中市為直轄市」。

  探究其實,就遠程的經濟發展、地方均衡而言,台灣確實需要一個理想前瞻的行政區劃藍圖,才能創造在台灣的區域均衡、永續發展之國際競爭力;但就現階段而言,如何推動縣市、直轄市的同級化,更是落實台灣地方發展均衡的當務之急。

  舉例來說,單就台灣的財政資源配置而言,如僅以統籌分配稅款為例,目前台北市、高雄市二直轄市即可共享43%的統籌分配稅款,故資源較多,從而較能推動更多的地方建設;對照於此,其他二十三縣市(包括金門縣、連江縣在內)卻僅得共享39%的統籌分配稅款,至於三百十九鄉鎮市則僅能分食12%的統籌分配稅款,形成資源分配不斷出現「重視直轄市、輕視縣市、無視鄉鎮市」的失衡狀態,這才是需要被改造的重點。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既然國家整體的財政資源有限,則如何再依資源有效利用之原則,並兼顧各地方之間的均衡發展、區域平衡,而就國家整體財政資源妥為分配,確實是推動縣市、直轄市同級化的最重要關鍵。

  就此而言,昔日以來有關財政收支劃分法草案規劃「錢權同時下放地方」、「地方實質財源增加」、「直轄市及縣市財源只增不減」,以及推動「公式入法取代比例入法」的修法方向,應該值得加以肯定,實際上,也唯有如此,吾人也才能實現所謂的縣市、直轄市同級化之再造工程。

  其中,「錢權同時下放地方」就是指中央對於縣市、直轄市的權責劃分應有財政資源的合理分配作為配套安排;至於,「地方實質財源增加」則是指應提升縣市、直轄市自有財源,並積極鼓勵地方透過招商與善用社會資源以活絡地方的產業與經濟,進一步帶動地方稅收的增加;而所謂「直轄市及縣市財源只增不減」則應側重於維持直轄市的既有財政能量,但更應讓縣市的財源只增不減、逐步提升,使其有向直轄市再度拉近的可能;最後,以「公式入法取代比例入法」則是指中央統籌分配稅款之分配給縣市、直轄市的依據,應該設定合理公式計算以取代原先直轄市43%、縣市卻僅39%的不公平分配比例。

  總的來說,推動縣市、直轄市同級化的再造目的,就是為了破除中央長期「重視直轄市、輕視縣市、無視鄉鎮市」的心態偏差與資源失衡;更精確的說,就是不希望縣市的地位、職能與資源繼續被中央矮化,遲遲無法與直轄市比擬,導致縣市民淪為直轄市民以外的二等國民,而與憲法第七條所強調的人人平等之基本原則有所違背。

台長: Macoto Chen
人氣(1,79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藝文活動(書評、展覽、舞蹈、表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