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4-06 05:41:23| 人氣69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作者專論:排藍衝擊黨內民主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本篇是筆者部落格或新聞台政論,原定名為《憲法政治:排藍綠化即黨內民主?》,2007/04/05。今日,中國時報則將之修正為《排藍衝擊黨內民主》之標題,並載於中國時報A15版專論,2007/04/06.......又原著文字另經報社編輯重新修正如後:


中國時報 2007.04.06 
排藍衝擊黨內民主
陳朝建(作者為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暨研究所助理教授)

民進黨決定不分區立委初選採「高度排藍」、區域立委初選採「中度排藍」、總統初選則維持「低度排藍」的民調,這個決定勢將影響黨內精英何者代表出線,以及黨內次級團體(即派系)的權力消長。更直接的,便是嚴重衝擊了黨內民主。

簡單的說,「黨內民主」就是指政黨內部的事務,無論是黨魁或黨員代表的產生,還是黨綱或黨章之修改,抑或是政黨候選人之推舉,均應得到黨員、黨員代表或政黨支持者的同意;就此而言,民進黨的「排藍民調」固然已有中常會與中執會的決議作為其「黨內民主」的依據,然而「黨內民主」仍不能牴觸依據憲法第七條平等權所延伸的「黨員平等」、「族群平等」、「階級平等」等基本理念。

首先,以該黨不分區立委初選的「高度排藍」來說,即屬有意排除沈富雄、羅文嘉、范巽綠等受中間選民甚或部分藍軍選民支持者的刻意設計。然而,無論「深綠戰將」抑或「綠軍大寇」,只要仍是民進黨黨員,本即應受「黨員平等」之保障。同理,不分區立委初選受「高度排藍」的限制之故,日後民進黨的「全國不分區立委」似將因此又變調為「全『黨』不分區立委」,而另與前揭「族群平等」的憲法原則有所違背,畢竟淺藍或淺綠的中間選民也都有選擇認同或不認同民進黨的基本權利。

尤其是,民進黨不分區立委初選的半數本係另依據「黨員投票」共同決定,然而黨員大戶(通常又是金牛級的「深綠戰將」為主)同步操作人頭黨員進場投票的結果,終將注定上述「綠軍大寇」的出局。影響所及,空有「黨內民主」形式的民進黨似乎正在毀棄該黨創黨以來的黨魂,即棄「本土、民主、清廉」於不顧;因為現在僅屬淺藍或淺綠的中間選民都還不算是本土選民,遑論是夾帶金牛級「深綠戰將」的「高度排藍」之設計,也正在侵蝕黨內的民主與清廉。

其次,就該黨區域立委初選的「中度排藍」(又稱「中間取綠」)而言,其所訴求的對象正是「政黨認同」的選民,而非「候選人認同」的支持者;然弔詭的是,其總統初選則維持「低度排藍」的民調,卻是傾向於尋求「候選人認同」的中間選民,而非僅以「政黨認同」者為限。惟令人非議的是,未來的區域立委選舉和總統選舉咸屬單一選區,為何有些選民在區域立委初選時,即被排除在有效樣本之外?

也就是說,單就事務本質而言,區域立委初選與總統初選的「排藍綠化」標準本該相同,始符合黨內權力遊戲規則設定的平等理念。既然區域立委和總統選舉同屬單一選區,前者之初選卻採「中度排藍」,後者的初選則維持「低度排藍」,莫非民進黨認為區域立委與總統候選人的階級地位明顯不同,且有理由可以不同?坦白說,這已經算是封建思想的復辟了!

不僅如此,民進黨區域立委初選採「中度排藍」的結果,則日後代表該黨出線的區域立委候選人是否能夠在「政黨認同」之外,另憑藉其政策牛肉或候選人特質以吸引多數中間選民的青睞,實不無疑問。更何況,民進黨如擬在特定區域立委選戰複製所謂的「陳明文效應」,又豈能既「中度排藍」又「中度迎藍」而接納藍軍叛將呢?畢竟接納藍軍叛將改掛綠袍的前提正是「中度迎藍」,即應「中間取藍」而非「中間取綠」。

探究其實,真正的「黨內民主」更須配合自己的政黨屬性而做黨內遊戲規則的設定。果爾民進黨仍自詡其為黨綱所定位之「普涵性政黨」(catch-all-party)的話,就不應該只是「排藍綠化」,從而扼殺了「黨員平等」、「族群平等」與「階級平等」的基本理念,同時又毀棄寶貴的「本土、民主、清廉」之黨魂。

台長: Macoto Chen
人氣(69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