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9-09 15:15:51| 人氣4,191| 回應165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百學年度上學期五專部讀書報告書目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一百學年度上學期五專部讀書報告書目

1. 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再給我一天》﹝台北:大塊文化,2007年﹞

2. 魏德聖原著劇本,嚴云農小說賽德克巴萊》(台北:天下雜誌,2009年)

3.九把刀(柯景騰):《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臺北市 : 春天出版國際出版2006

4. 李欣倫:《藥罐子﹝臺北市 :聯合文學出版社,2002

5. 劉黎兒:《京都滿喫俱樂部》(臺北市:時報文化, 2008

6. 連加恩《愛呆西非連加恩:攝氏45度下的小醫生手記》台北:圓神,2003

7. 王小棣、黃黎明、莊慧秋《酷馬》(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10年)

一、題目:請從書單中擇一報告,不可重複。

二、格式:

1.一律A4橫式繕打,除封面外,字型可選新細明體、標楷體,字體大小不得小  

 12級,行距不得小於12pt
2.
封面:應註明題目(如:國文期末報告《書籍名稱》)、班級、組別、姓名、座號。
3.
內容:﹝1﹞分工表﹝如:
封面設計、插圖、電子檔上傳、作者簡介、影印

版權頁、摘錄佳句......
        
     2﹞作者簡介(100-200字)
        
     3﹞摘要(100-200字)
        
     4﹞他人評價(100-200字)
    
    5﹞佳句摘錄(至少10句,並註明章節頁碼)
        
     6﹞讀後心得﹝每位組員發表之心得至少150字,未寫者報告以0

                    分計算﹞。

              7﹞版權頁之影印本。
三、字數:至少1000字。
四、組員人數:每組不得少於7人。
五、繳交書面報告一份、電子檔一份(可選擇交光碟或張貼於教學部落格〈九十

    九學年度上學期五專部國文讀書報告書目〉之回應)教學網址﹝郭侑欣老師

   的教學部落格﹞: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m254090

六、報告繳交日:11/24(四)前,遲交1日扣5分,以此類推。

七、本期末報告,佔學期總成績20﹪,請自重、勿抄襲(引用他人著作不可超過全文三分之一,且須著明來源,如網站名稱、網址等,否則即構成抄襲)抄襲者報告以0分計算!

台長:
人氣(4,191) | 回應(165)|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指定書目 |
此分類下一篇:一百學年度下學期五專部讀書報告書目
此分類上一篇:九十九學年度下學期五專部國文讀書報告書目

顯示全部165則回應

5N205-21 林羿均
關於奇克的父親(萊恩),一開始出現對奇克說的話:「你可以當媽媽的兒子,也可以當爸爸的兒子。但你不能兩個都當。」,那時我還以為這是有什麼深度的意涵,看完後再回想起來,這只不過是知道自己還有另一個兒子,想要這個兒子也能夠完全順著自己的意思進行吧?萊恩與其說是關心奇克,還不如說想要塑造出屬於自己心中的那個奇克而已,但這能說他不愛奇克嗎?不盡然,不管他的方法如何,還是能察覺他對奇克的愛,從奇克上大學時看著他打棒球就知道了,或許萊恩從不知何時開始就在注意著奇克,就算奇克離開職棒,還是希望他能回到職棒生涯,我想故事最初時那個與瑪麗亞講話的那位老人或許就是萊恩也說不定,要不然怎麼會知道奇克的人生有多精采,還知道他打過世界大賽。雖然這故事是奇克的母親滿滿無私的愛,但其實整個故事也是脫離不了奇克的父親。
這本書就像開始所說的,是個與「家」有關的故事,也同時表現出不同親情的表現,像是珀希對奇克、萊恩對奇克、奇克對瑪麗亞,雖然同樣是親情,但會因為不同人而有不同的表現方法,而也不能簡單的斷定誰的親情是對是錯,因為這只是表現的方式不同罷了。如同奇克表達對母親的愛與歉意,瑪麗亞也同樣的表達了對父親的愛與歉意。另外覺得很有趣的地方是,這本書的編輯用了書中最後的句子,「我父親這麼說,我就這麼相信」。
最後,我覺得這本書寫的很好,或許不是因為劇情結構或世界觀,也不是劇情因為特別的有想像力,我想理由純粹只是因為拿了親情做主旨,所以對於我這種重視家的人來說,才會感到共鳴吧。
2011-11-24 20:43:35
5N205-21 林羿均
古庭瑋(18號)
每個人都會有回憶,即使有好壞但對我們來說都是珍貴的,看完了這本書,對我的感觸很深,偶爾會想想自己是否也對父母這麼做,把別人的付出、得到的愛當作理所當然,但我們卻沒有為他們想過,我們只先想到自己,等到失去才知道什麼是珍惜,我想我們最溫暖的地方就是家吧,不用在乎眼光,不用在乎真假,因為那麼地方是真心,是最真實的地方。
林羿均(21號)
讀完了這本書之後,我才真正的了解到家人的重要。也許,從前的我們都認為父母給我們的愛與支持是理所當然的,也認為父母對我們做的任何事都是在阻礙我們。但是,現在想一想,他們為我們做的任何事都是為我們好、不希望我們受到任何的傷害。畢竟,他們都知道這些事情背後所潛在的問題。然而,我們卻一直做不到設身處地爲父母親著想,也很少去試著去思索著他們的處境。但是,不管如何我們都應該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光,與他們多培養一些感情、幫忙他們分擔一些家務減少他們的辛勞、時常與家人聊天並聽他們訴說心中無法釋懷的苦……等,唯有多替父母想、做好自己分內的事不讓他們操心,這才是為人子女應該做的義務。把握當下,珍惜眼前,或許,才是我在這本書中所學到的重要課題。
2011-11-24 20:44:57
5N205-21 林羿均
林妤宣(22號)
如果說今天我就要向這世界道別的話,
再多給我一天?那我要做些什麼事,跟誰說些什麼話?
在這個世界上一定會有捨不得或是值得留戀的人.事.物, 在最後一天一定會有好多好多事要做,跟同學說再見,跟家人和朋友說有多愛多愛他們多捨不得他們,還要幫助別人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因為就算是最後一天了,也要為社會發揮愛心。能夠當人類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能對周圍的人付出關懷.說出自己真正的想法.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但有時卻把這一切視為理所當然,以為跟家人和朋友真的能一直走到最後,因此有很多人把話都藏在心底,是很可怕的,不要等到失去後才知道珍惜的重要, 時常對身旁的人說聲你好棒,這是多大的快樂,這是多大的體驗。默默的付出,也許你看不到結果,但總有一天,你會知道他是多麼的重要,這是多麼深刻的領悟!會有那麼一天,你將會去回憶那些,你所愛的.你所想的.你所關心的.時時刻刻伸出你的雙手,面對未來種種的可能性,做自己,也要學著愛別人,當到哪一天要離去時,再給我一天,也許那是最快樂的一天,因為你已付出了愛,得到了愛,被愛包圍是幸福的。當再給我一天時,珍惜身邊的一切,其實幸福一直都在你眼前!
廖庭玉(25號)
在我們生命中,我們認為很多事都是理所當然的,對於身邊的事物總是漠不關心,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才後悔當時為什麼沒有好好珍惜與把握。然而我們這些做孩子的總是如此,我們不夠在乎我們已經擁有的,卻渴望把尚未得到的部分填滿,就像書中主角不斷被判他認為不會離開他的母親的愛,而去追求討好一個他覺得沒有把握的父親的愛。直到最後因自責、酗酒而完全喪失了與親人共處的能力,直到失去了,才懂得「遺憾」兩個字。
有時候我們對家裡要求太多,卻不知道父母已經用他們所知道、所能夠,最好的方式來給予我們,而我們去過分在乎我們自己的得失,只知道計較愛的多,愛的少。 人生不能重來,隨著時間推移的腳步前行,每個人心中或許都有一些悔恨,會想重新回到某個時間點把事情做對,或許因扭轉了那個時間點而徹底改變了往後的人生,。然而如果流失的歲月已經教你愛和付出,那就不會有所謂太遲的事情
2011-11-24 20:46:41
5N205-21 林羿均
王怡婷(4號)
<再給我一天>這本書提到了生與死.並添加了<母親>這個元素.它讓我重新了解自己的母親.以及體諒到任何一位母親對家庭的犧牲與奉獻.我覺得母親在家中扮演了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甚至認為一個家若沒有母親.那麼他就沒有資格叫做「家」。
書中的句子十分地簡潔明瞭,它不需要你花太多的精神去咬文嚼字.就能了解作者想表達的意念。米奇.艾爾邦巧妙地將「母親站出來支持我的時候」與̀「我沒有站出來支持母親的時候」的事情描寫出來.形成微妙的對比.著實令我印象深刻。文中的母親.利用小紙條來聯繫親子之間的關係.而收紙條的對象是從年紀太小而不識字的查理.一直到要結婚的查理.愛子心切的情感在此處表露無遺。母親.在一個家庭中往往是受到傷害的人.而且還是被傷得最深的人.尤其在孩子正值青春期時.會覺得母親讓他們感到難為情.而盡可能地遠離母親或是直接拒絕她的要求.有時甚至會對她歇斯底里的大吼大叫.而他們往往不知道這樣的舉動已悄悄地傷了母親的心。而母親縱使自己的心.已經不知被無知的孩子捅了幾刀.縱使它還在淌血.母親仍無怨無悔的為子女默默的付出.給他們關懷與愛。然而.她並不求回報.她只希望孩子能夠好好地長大。直到有一天.母親已不在他們身邊了.無知的孩子才知道遺憾.才知道自己的幼稚.然後悔不當初.所謂「不見棺材不掉淚」正是此時的最佳註解。
2011-11-24 20:47:59
5F202-10蔡思文
(再給我一天)
目 錄
分工表2頁
作者簡介3頁
摘要3頁
他人評價4頁
佳句摘要6頁
讀後心得7頁
分 工 表
封面色計(10蔡思文.16朱珈靚.37羅少均)  
插圖(16朱珈靚) 
作者簡介(49郭仁傑.37羅少均) 
影印版權(5鄭佳宜) 
摘錄佳句(49郭仁傑.5鄭佳宜.16朱珈靚.37羅少均.34許志郁.10蔡思文)
電子檔上傳(10蔡思文)
作  者  簡  介
 
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
  曾經為美國體育記者、美國小說家、《底特律自由報》專欄作家。他為報紙撰寫專欄,主持廣播節目,曾十度被美聯社選為「最佳體育專欄作家」,在成為作家之前,他當過業餘拳擊手、畫家、音樂家。體育專欄曾經集結出版,所著的4本書都大獲好評。《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及《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更被改編成電影。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和《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暢銷全球逾一千五百萬冊。另也撰寫電影劇本與舞台劇本。在多個慈善機構裡擔任董事,並創立了三個慈善組織。現與妻子住在美國密西根州(Michigan)
2011-11-27 16:13:46
5F202-10蔡思文
作  者  簡  介
 
米奇.艾爾邦(Mitch Albom)
  曾經為美國體育記者、美國小說家、《底特律自由報》專欄作家。他為報紙撰寫專欄,主持廣播節目,曾十度被美聯社選為「最佳體育專欄作家」,在成為作家之前,他當過業餘拳擊手、畫家、音樂家。體育專欄曾經集結出版,所著的4本書都大獲好評。《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及《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更被改編成電影。
《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和《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暢銷全球逾一千五百萬冊。另也撰寫電影劇本與舞台劇本。在多個慈善機構裡擔任董事,並創立了三個慈善組織。現與妻子住在美國密西根州(Michigan)
摘   要
 
 
中年男子查理,本是職業棒球選手,由於受傷而不再能馳騁於運動場。此後他謀生不順,個性變得乖僻難纏;他自暴自棄,終日酗酒。妻女離他而去。當他得知獨生女連婚禮也不要他參加,他覺得自己被打碎了。他決定自殺。
  他在一個靈異般的情境裡與死去的母親重逢。他回到老家所在的小鎮,陪母親渡過了一天。這一天,很平常;這一天,卻也很不一樣,因為,母親終於說出了那個祕密。
  

父親當年為什麼要拋下他們,離家出走?這個問題像一個不曾痊癒的傷口,在查理心中淤著血。而今,這個祕密像煙一樣浮出,遮住了天空,他震驚也茫然——在今生與來生之間的某一個地方,查理重新認識了自己的母親,得知了母親為家庭所做的犧牲。查理努力記住他在與母親重逢那天所得到的溫柔和理解,把他以為已經破碎的生命重新拼湊起來。查理重新活了一次。
意外與母親相聚的這一天,讓查理懂得了什麼叫「家」。家,不需要你講道理,只需要你理解,接受,然後,愛。
2011-11-27 16:20:23
5F202-10蔡思文
他  人  評  價
故事中,查理的遺憾是他做錯很多事,也錯過很多事,他意外地與死去的母親相聚一天。回憶兒時過往,他終於了解了愛,最後也努力彌補他的愛,珍惜他的愛。
回頭想想,那麼我錯過了什麼?我錯過了在兒時的我竟對父母給的愛視為理所當然,對手足間的嘻鬧爭吵視為不耐煩。故事提醒我,除非人生失去或錯過了什麼,甚至當我擁有了什麼,我才懂得什麼叫做珍惜。
我的母親給愛及教育的方式並不像故事中的母親,但和全天下的母親一樣,包括我自己,因為有了孩子,開始學會了勇敢、犧牲及奉獻。我十分喜歡故事中圖書館借書事件,母親站出來支持孩子的那一刻,令我心中激盪不已....
全書書寫流暢,文字透露出自然,沒有過多的裝飾,十分好讀,很容易進入作者營造的情境,我很喜歡。我自問,如果再給我一天,我要什麼?.....我要重回小時侯,一家五口,爸爸、媽媽、我、妹妹和弟弟,擠在髒髒小小的房子裡,一邊看電視,一邊吃著媽媽親手煮的火鍋......
來自於網路Maybird 
看到最後,我的眼淚\落下了正逢母親佳節,對於這類的情感意外深刻家庭,是一個能放鬆心情的地方,而不是一個出氣的場所真的
來自於網路Hsin 
如果再給你一天回到過去,你想和誰說話?想修正什麼錯誤?想隬補什麼失落?
『再給我ㄧ天』,作者描述了一個原本為職棒球選手的查理,在人生中遭遇諸多不順遂後,選擇自殺;在靈異的情境下與死去的母親相逢,讓他因此重新認識了自己的母親,體認到母親對家所做的犧牲,深刻的體會自己擁有的愛,與『家』帶來的意義,最終選擇重『原諒』了自己。
每一件事物背後都有一段故事。這些故事有時候很單純,有時很艱難,或者聽了讓人心碎…
很多時候,對於已經擁有的,我們往往不夠在乎。等到失去了,才懂得『遺憾』。
2011-11-27 16:26:56
5F202-10蔡思文
就如同父母對於子女的愛,我門把得到的視為理所當然,卻渴望把尚未得到的全部填滿。我門總是要的很多,也過分認真,認為那樣才是圓滿。
然而,父母卻已經用了他們所知道、所能做到、以及最好的方式在付出與關懷;
面對父母,作為子女的我們,卻只看到的自己的得到與失去,完全不去思索他門的處境,孩子們總是這樣,我也總是如此;甚至,因為憤怒和愿對,總是不自覺得,用自己認為受到傷害的方式來傷害父母;
當然,最終,兩敗俱傷。家庭和父母給予的愛,是永恆與無極限的;有時,若你能夠明白他門處在什麼樣的情況裡,知道了一些他們忍受的東西;或者,你就不會用無情的態度對待他們,也能夠更寬容的對待他門與自己。
『家,不是講道理的地方,而是講感情的地方。
不講道理,而是盡所能理解,無條件接受,然後,付出完全的愛。如果再給你一天回到過去,你想和誰說話?想修正什麼錯誤?想隬補什麼失落? 如果,給我機會回到過去,我想見見我所有,曾經愛過我及我愛過的人,隨著意念,輕輕訴說著,『謝謝你,我愛你。』至於過去的錯誤與失落,若抱著感恩與寬恕的心來面對,理解並接受,則愛會將我們帶到無限寬廣的境界;或許\,用另外一種角度來看,有著些許\殘缺的美也是另外一種圓滿。
 來自於網路EreenLin
這本書是我今年看過最好看的,作者鋪的梗實在是太好了,第一遍閱\讀還在適應翻譯文字
2011-11-27 16:28:37
5F202-10蔡思文
第二遍我把主角從作者的媽媽角度開始看,看第三遍才發現他鋪了好多梗,前後呼應、大解謎團,你會選擇給你較少情感的那一方,緊緊抓著他...即使他媽媽是這樣的愛他照顧他 然後書裡穿插寫了好幾回母親站出來支持我的時候;以及我沒有站出來支持母親的時候。你有在需要的時候挺你的親人嗎? 然後書裡面還描述了一個過程,當父母親是有婚姻狀態的時候,有魅力又美麗大方的母親是大家的好朋友,一但沒有父親在家了,每個女人都擔心這個女人會搶自己老公,甚至萬聖節要糖果的時候,竟然對著孩子說:叫妳媽媽那個騷貨離我老公遠一點,為何我老公現在這麼愛去她的理髮廳剪頭髮!!! (哪一個孩子應該被這樣對待阿…..) 不管在哪個社會,失去婚姻或者另一半保護的家庭,都額外辛苦,而且沒有辦法搬家換新環境的人,留在原地的人,就要接受別人的指責,好像過錯都是單方造成的 孩子永遠不會知道父母的錢是怎麼樣賺來的… 好多好多次,是我選擇不去陪她,太忙、太累。不想。上教堂?謝了不用。來吃晚餐\,對不起沒辦法。來看看我吧,沒辦法,下禮拜吧… (這些藉口你有沒有對你的父母親說過??我看完這本書第一個就打給我爸….) ,家..不需要我們去講道理.
只需要我們理解...接受..然後..愛,書裡面
來自於網路Maybird
 
這本書是我在它剛上市的第一天就購買的,但卻是剛剛才看完整本書。先前都只是看到一部份在忙就停住了。 前面的部份感覺很平順的描述一些故事的過程,大約到了書的中間開始,就可以很強烈的感受到作者所要傳遞的訊息。除了先前其他位撰寫書評的大大們內容之外,還有三件事情讓我印象深刻:一、愛你的另一半 二、愛你們的孩子 三、愛你們的婚姻。這三件事情看起來感覺只是平淡無奇的要求,但卻是貼近心坎的感受,當然第一點和第三點是有不同的(書裡有提到哪部分不同)還有\"家,就是要跟家人住在一起才像家。\" 再給我一天裡到後面是真的越看越精采,而且許\多話語是值得讓人一再玩味。不要放棄真的很重要,只要有心到生命最後一刻都是有機會的。用心經營自己的家庭。
來自於網路  Yu
2011-11-27 16:30:09
5F202-10蔡思文
佳  句  摘  要
      1.我父親曾經對我說:「你可以當媽媽的兒子,也可以當爸爸的兒子。但是你不能兩個都當。」P35
2.當死亡帶走你的母親,它也就偷走了這個字,永遠不歸還。P71
3.前提:查理(男主角)的母親曾經為了想要生寶寶,在樹上刻上「求求你」
「現在你知道,有一個人曾經多麼渴望得到你,查理。有時候,做子女的人會忘記這一點。他們以為自己是父母的負擔,不知道自己是一個得到實現的願望。」P103
4.「你可以在一分鐘裡找到許多真正重要的事。」P210
5.你越是為自己的謊言辯護,心裡就越覺得憤怒。P223
6.「怎麼這樣呢?我喜歡知道你吃飽了,如此而已。你必須把自己照顧好,查理。」
在她的表情裡,我看到那份古老而穩固如山的關懷。我領悟到,當你凝視你母親,你就是在凝視你在世上所能見識到的最純粹的愛。P242
7.「你有一個家,查理。不管好壞,你有一個家。你不能把家拿去換別的東西。你不能對家人說謊。你不能同時經營兩個家,然後有時用這個家替換那個家,有時又用那個取代這個。」P354
8.如今我對於我曾經想結束自己生命這件事感到羞愧。生命是如此珍貴的東西。我那時錯了,沒有找人談話,讓對方幫助我走出絕望。你需要在身邊有親近的人。你需要給別人機會來觸碰你的心。關於那天晚上,我想得很多。我相信是母親救了我一命。我也相信,你的父母如果愛你,就會支持你,穩穩抱著你,在他們自己陷入漩渦的時候還把你抱得穩穩緊緊的。有時,這意味著你永遠不會知道他們忍受了多少東西,而你也許會用無情的態度對待他們;但假如你知道他們處在什麼樣的情況裡,你就不會那樣對待他們。每一件事物背後都有一段故事。一幅畫如何掛到牆上,一個傷疤如何留在你臉上。都有故事。這些故事有時很單純,有時很艱難,而且聽了讓人心碎。但是在你自己的故事背後,永遠有你母親的故事,因為你的故事得從她那兒開始講。P268
2011-11-27 16:31:17
5F202-10蔡思文
心得(再給我一天)
在書裡頭我看見,失去的痛苦,可是一次失意的自殺讓他重新面對他的後半人生,改變他的思想和觀念,在自殺那天,他與去的母親度過的一天,是最珍惜的一天,他母親跟她說的秘密也讓我有些震驚,父親應在戰場上有了女性,但戰完後拋棄,與現任母親結婚,後有了他們,之後一段巧合的相遇讓父親與戰場之前的女性相遇,這戰場之前的女性讓父親有些愧疚而與母親離婚,也讓他了解母親的辛苦與哀傷,但他在這一天每分每秒學會了很多東西,也珍惜與母親相處,讓他清醒後處事有很大的改變.
與女兒有些接觸,雖然只能像朋友般的聊卻給他無限的幸福,有些失意會讓人沒有希望,但只要看得開就好,想得太複雜會使自我失去生命,就此真的沒希望,適當的了解會使一切如此清晰,只要與自己想沒差過遠,世界就此一片明亮,過多的傷心會使他失去家人.工作與自信,此時如一片灰暗般的難以捉摩,也會選則逃避與死亡,但他是個幸運的人上天給了他一天的時間去學習去思考去體會,讓他有所改變而且是向好的方面,雖然漸漸老去,但他的記憶能就猶新在那一天與媽媽的相遇,是個美好的一天。
10 號

心得
中年男子查理,本是職業棒球選手,由於受傷而不再能馳騁於運動場。此後他謀生不順,他自暴自棄,終日酗酒。妻女離他而去。當他得知獨生女連婚禮也不要他參加,他覺得自己破碎不堪。他決定自殺。
他在一個偶然中靈魂與很久之前死掉的媽媽相遇,他回到老家,陪母親渡過了一天。這一天,很平常;這一天,卻也很不一樣,因為,母親終於說出了那個不能說的祕密。 父親當年為什麼要拋下他們,離家出走?。而今,這個祕密正像泡茶一樣,由淡變苦,由苦變澀、內心的煎熬可想而知,他震驚也茫然——在今生與來生之間的某一個地方,查理重新認識了自己的母親,得知了母親為家庭所做的犧牲。
意外與母親相遇的這天,讓查理懂得了什麼叫「家」。家,不需要你講道理,只需要你理解,接受,然後,愛。
5號
2011-11-27 16:33:51
5F202-10蔡思文
心得
我覺得他母親真的很偉大,再痛苦的事在小孩子面前卻能強忍悲泣的心情,為了孩子去工作去賺取費用,在裡面頭許多令人悲泣的畫面是如此清晰的在我眼前,眼淚斷斷續續的流出,在自殺那一天與母親相遇是令人流淚的畫面,想念交織的畫面,與死去的親人相見是何等的幸福由其是自己的母親,在那天他學會了很多的事尤其是對待與相處,從偏激到柔和,還知道了母親當年的委屈與祕密,母親包容父親的當年的事,但還是離婚了,那天他還天真的問父親呢?,是如此的刺激母親的心,事後她與女兒和睦的相處,如朋友般的健談,之後他有預感有可能即將離世,向家人和朋友說:忘記過去的我,只要忘記現在的我就好 37號

心得
看完後,我只覺得要孝順一點,千萬不要當個欠扁的思小孩.在主角眲個時代,婦女離婚是非常被瞧不起的,所以他母親原本的護士被辭職,變成了美髮師,清潔工之類的工作,在我們這時代是非常莫名其妙的事情,但他母親能讓他上了大學.而他卻輟學去打棒球,只因那跟他母親離婚的父親幾句話,而在他母親七十九歲生日時,又因為父親的一通電話可以打棒球,又背叛母親.他自殺時遇到了他母親,他母親帶他去見很多人,最後是一位女人,他父親外遇對象,兒子還和主角差不多大.珍惜現在的每分每秒,不要辜負別人對我們的愛,也不要遲遲不表達自己的愛.
16號


心得
看完這本書我知道做任何事都沒有所謂的太遲,只是自於你要不要去做它,每天都要好好珍惜人事物,如果真的給我一天呢?我有沒有什麼是錯過想彌補的,文中(生命中永遠沒有什麼已經太遲的事情,直到生命最後一刻妳都有能力去改變,只要你願意),這句話深深烙印我心裡,彌補過去才是當下要做的,但是有誰真的做到呢?!
34號
2011-11-27 16:36:46
5F202-10蔡思文
心得
人不死有著無限的發展空間,為什麼人會選上自殺一途?就近是為了什麼壓力和痛苦讓人會選擇上這樣的道路?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還不如死死算了」的念頭?這些問題似乎不是當事人的我們真的很難去體會,但在現今這種自殺事件頻傳的世代中,讓人無禁想要思考,構成一個自殺的導火線是什麼?這是一本關於「家」的故事,讓我感覺到父母親愛的偉大,就在我們認為父母親的愛理所當然時,似乎願意回饋的地方也變得非常狹小,從書中就可以看出這點的差異,像是主角列出了「母親站出來支持我的時候」及「我沒有站出來支持母親的時候」,可以看出一個母親對孩子無私的愛。       不要等到失去之後才懂得珍惜,這是大家都懂的一句話,卻是最難做到的一件事!我想生命中一定有很多遺憾的事,但累積這些經驗成長,不正是自己可以做到的嗎。
49號
2011-11-27 16:38:13
5N205 45 張育甄
老師 : 郭郁欣
班級 : 5N105
組別 : 04
組員 : 03 蕭婷 06 王馨苡 09 林靖紋
30 吳詩亭 37 詹雅茹 45 張育甄 50 陳家輝
2011-11-28 19:25:05
5N205 45 張育甄
1.分工表:
分工.製作分工表:45 張育甄
封面設計.插圖:9 林靖紋
電子檔上傳: 45 張育甄
作者簡介:6 王馨苡
摘要:30 吳詩亭 37 詹雅茹
他人評價:3 蕭婷
書面報告.版權頁影印:50 陳家輝
摘錄加句:全組


2.作者簡介:
劉黎兒,台灣基隆人,畢業於北一女中、台灣大學歷史系,後進入台大歷史研究所,一九八二年赴日,曾任《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東京支局長,現專職寫作,是旅日女作家,丈夫為台灣旅日棋士王銘琬。

以筆名「黎婉」為香港《九十年代》雜誌執筆十年,近年來則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三少四壯集」、《時報周刊》「城市物語」、《新新聞周報》「東京風流誌」、《自由時報》「四方集」、《皇冠雜誌》、《蘋果日報》、《今周刊》、《Oggi》、《好讀》等刊物專欄作家,劉黎兒的著作甚豐,主要以描寫兩性之間的關係為主,另外也有介紹日本現況的著作。書寫對於日本都會情愛和生活文化的觀察和解析。並曾擔任日本東京電視台新聞節目、日本「RADIO短波」世界經濟節目評論員。

最大的特點是幼稚、好奇;最大的願望是慢慢咀嚼幸福;最大的嗜好是讀書、美食和旅行,而玩遍日本的黎兒,最愛遊訪的城市就是京都。對黎兒而言,京都是癒療與靈感的基地,在京都洗心、恢復自己,然後沐浴在京都無所不在的刺激裡,就能獲得嶄新的自己、以及再出發的活力!

著作:《超越地震》、《新種美女》、《新美女主義》、《新種男人》、《東京愛物語》、《男女不完美主義》、《東京滿喫俱樂部》、《大劈腿》、《大分手》、《大不婚》、《京都滿喫俱樂部》(時報出版)、《東京.風情.男女》、《東京.愛情.物語》、《東京.迷絲.迷思-黎兒的日本情思》、《好色時代-黎兒的慾望東京》、《東京情色手冊》、《愛してる》、《黎兒流》、《純愛大吟釀》、《醉心日記-幸福Café》、《黎
2011-11-28 19:29:57
5N205 45 張育甄
兒遊-邂逅深層日本》、《黎兒純愛俱樂部-上班族優先入場》、《女人25後》、《換個姿勢愛》、《棋神物語》、《女人30後》。

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zh-hant/%E5%8A%89%E9%BB%8E%E5%85%92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ReadingTimes/ProductPage.aspx?gp=productdetail&cid=mchc(SellItems)&id=PO0024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timeshtml/ad/CM0048/index.html#4

3.摘要:
這本書有關於作者去京都遊玩的感想,京都是滿喫不完的無盡
寶藏!作者熱愛京都的日本都會文化,以在地、深度而獨特的
旅人視野,搭配豐富的京都實景圖片, 抒發漫遊京都的豐沛
感受、分享自己的私遊路線和美食秘境, 從夢幻櫻花、燦亮紅
葉、樸寂古寺,美不勝收的京料理、京野菜、京果子, 到薈萃
的歷史文藝與感性的人物風情。
京都不僅是只有A級美食或A級文化的王國,而且是玩也玩不完的主題公園,處處都蓄積了無數智慧的寶藏,只要到了京都,就能不斷地拾寶、吸收智慧,每一次,都希望自己多吸收些京都的智慧、沾染些京都的氣質回去。經過一千二百多年,京都蘊含了許多在這個變革、混沌的時代所想追求的要素,它長年以來都是日本政治與權力的舞台,也是日本文化的核心,凝聚了日本的認同,京都智慧,從美景、美食乃至生活日常,隨處、隨時都能讓人有所領悟。
京都三步一小院、五步一大院,在狹小的盆地裡,二千座以上的寺社佛閣讓京都成為心靈的主題公園、也成為建築的主題公園;而且整個京都本身就是博物館、美術館,京都的美感甚至洋溢到每一個街角,讓它成為一個精神公園城市。
京都也是遊樂很專業的城市,遊樂現在是文化的重要本質,也是一切服務業的源頭,舞妓、藝妓等所代表的遊樂文化,甚至還成為日本的象徵,歷史與文化也在這些專業遊樂中誕生。
水是人的精神支柱,京都人最瞭解,從「源氏物語」至今,京都人都會在水邊談情說愛。也因為是水鄉,所以飲食文化,都是建立在京都的諸多名水之上;而且因為深知水與生命的關係,京都才會有茶道文化等,京都人自古就有高昂的水意識。水也是生命力的來源,京野菜、京料理以及豆腐、茶、酒等京都飲食文化,都是建立在京都的諸多名水之上。
2011-11-28 19:33:02
5N205 45 張育甄
4.他人評價: 他人感想
我很喜歡京都(說完全是因為晴明的關係也是可以的 ~ ^+++^)因為晴明進而深入了解京都這一個地方,發覺對京都的喜愛只是有增無減,回想一下自己看的有關京都的書,除了旅遊手冊(要去京都自助旅行的在這裡推一下皇冠出的那一本,有很實用的行程建議),大多是很有京都味的文章,例如壽岳章子 - 「千年繁華」「喜樂京都」和「京都思路」,川端康成「古都」,三島由紀夫「金閣寺」,水上勉「五號街夕霧樓」(??忘了是否這本),再不就是林文月的「京都一年」更久遠一點的「枕草子」「源氏物語」(林文月翻譯的那四大本是不可能看完的,但看漫畫一樣可以長智慧哦,推大和和紀的13集漫畫),當然還有讓我一迷不可收拾的「陰陽師」系列,以及延申的茂呂美耶的「平安日本」。

以前,很愛買/看遊記,後來有一陣子(尤其BLOG風行以後),遊記類的書大量出版,因為看了幾本不是很好的,後來除非很愛的作家,或有人推薦,否則也不買了,頂多到書店時會翻翻。

我沒買過劉黎兒的書,但她的幾本著作大多翻閱了,個人覺得還不錯的作者,因此有機會得到這本「京都滿喫俱樂部」其實還滿開心的,也是第一次看京都的書看得這麼悠閒,就像京都該有的感覺,「滿喫」的意義,一是指飽餐一頓;另一是指充分領會與享受。全書的主題分別為「印象京都」「絕景京都」「美味京都」「文藝京都」「男女京都」,劉黎兒以聊天的口吻,說著京都的種種,櫻花、楓葉、寺院、庭園、陶藝、藝妓、文學、藝術.....,京都的吃喝玩樂,與生活文化都涵蓋其中,配上超級無敵美的照片,看著看著真的很想讓人馬上到京都一遊。
京都 ~ 真是一個迷人的地方。
出處:http://seimei.pixnet.net/blog/post/21996030
2011-11-28 19:35:45
5N205 45 張育甄
5.佳句摘錄:
(1)任何一個角落都是京都人美之意識的展覽場去了一次京都,就好像
鍍了一層藝術金粉。-第14頁 印象京都 洗心到京都
(2)想要洗心時就到東京去!京都有澄清人心的作用!-第14頁 印象京
都 洗心到京都
(3)在京都,人的表情、語言,一點一低都格外清楚、細緻起來,讓人
忘記日常的喧囂,時間在此止步,自己體驗的每一件事,都會留有
餘韻回味無窮。-第15頁 印象京都 洗心到京都
(4)望著池裡的鯉魚或坪庭內細密的翠苔,慢慢享用有歷史淵源的食器
內盛裝的多彩料理。-第15頁 印象京都 洗心到京都
(5)每次我都會去未曾造訪的古典老舖,但永遠有無數百年、千年老舖
,等著我去探險。-第16頁 印象京都 洗心到京都
(6)京都是洗心用的,或是來京都洗心過的男女,愛情週期也會慢點、
長些吧!-第17頁 印象京都 洗心到京都
(7)料理的師傅和客人,都需要高度的集中力及纖細的品嘗力。-第110
頁 美味京都 京料理的美學之旅
(8)一小碟、一小碗都自成一個小宇宙,讓人吃後五官服貼、餘韻猶存,
真心感嘆:「不愧是京都!」-第110頁 美味京都 京料理的美學之

(9)整個地區都充滿京都陶瓷的空氣,讓我覺得舒服,很想滿喫這種味
道,而實感自己在京燒、清水燒的中心地。-第186頁 文藝京都 京
都陶瓷散步(二)
(10)《古都》中提到紅色的垂枝櫻,如此寫到:「至今沒想到是如此有女人味」→3號蕭婷〈P50最後一行~P51第一行結束〉

6.讀後心得:
張育甄:看了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京都美食的部份,雖然我常常
在家自己做料理,但看到它食物裡面的不管是擺設還是味道食器,
都讓我大吃ㄧ驚有種想去京都的感覺,不過其他地方倒是值得一看
在看的地方,例如它的陶瓷、藝文…等,都是值得多看的。
而作者劉黎兒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作家,雖然是第一次讀到,但竟
然讓我有種莫名的熟悉感,絲毫沒有一點陌生的感覺。
2011-11-28 19:37:05
5N205 45 張育甄
5N205-6號 王馨苡

這本『京都滿喫俱樂部』介紹了許多京都的美景與美食,作者她將多年來尋訪京都風情的實地體驗和深刻感受以在地、深度而獨特的旅人視野和精彩文字呈現出來,搭配豐富的京都實景圖片讓我們能更深入導覽京都這個迷人的城市,充分理解京都的幽雅美學與領略古都的絕美姿態與韻味,抒發漫遊京都的豐沛感受,甚至會讓人想進一步自行去發掘,京都令人著迷的那一面。

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私遊路線和美食秘境,包括夢幻櫻花、燦亮紅葉、樸寂古寺,歷史文藝與感性的人物風情,擺脫觀光客走馬看花的層次,更快速、也更深入京都的旅程之中,遊出京都的精華和精髓,讓身心滿載而歸。作者的文筆非常好,用詞典雅,又不會讓人覺得有距離感。而且會用自己的觀點解讀京都的文化和現象、分享許多台灣人較不熟悉的景點,看完這本書後,讓我更想親自到京都這個滿喫不完的無盡藏,體會看看那豐富的歷史遺產、美麗的自然景致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想在幽深靜謐的京都寺院洗心、療癒自己,跟著作者筆下好好細細體會一番,並捉住京都的道地氛圍!
蕭婷感想

我覺得京都滿喫俱樂部,這本書是在介紹京都的吃喝玩樂,其中以介紹櫻花,讓我對櫻花有不一樣的感覺,在我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圖片,日本櫻花竟然是白色的時候,感覺好特別好不一樣喔!因為我是第一次看到有白色的櫻花呢!相較起來,台灣的櫻花好像居多都是粉紅色的,難怪日本的櫻花讓我有特別的感覺,不過,不管是日本的櫻花還是台灣的櫻花,對我來說都很漂亮很美麗,對於我這喜歡櫻花的人,櫻花在我心目中,是不分國際的。
2011-11-28 19:39:27
5N205 45 張育甄
林靖紋感想
看完了這本書,讓我越來越想要去日本,因為那裡有美麗的櫻花和楓葉,在那美麗的風景下賞景是一個多麼詩情畫意,讓人很難不喜歡。
這本書讓我知道了,日本當地的人文風情,雖然是從書上知道的,但我卻覺得像親身體驗一樣。
所以將來如果有機會,我一定會去日本京都和沖繩玩一回,但要選好日子才行,因為日本櫻花在四月才有,但楓葉在秋天才有,所以這是一件有點傷腦筋的事情,不過總有辦法解決的。

陳家輝感想
這本書讓我明白藝妓的起源和故事,也讓我知道藝妓對日本男性代表什麼。
我想到日本去看看京都的風景,據說非常得漂亮。
櫻花在日本是國家的代表,就像台灣的代表是梅花一樣,又因為櫻花一年四季只有春天開花,代表日本子民是風之子,不怕春天的寒冷。
有機會到日本去的話,我想去吃吃看他們有名的天婦羅和生魚片,這兩種食物在日本是非常有名的,雖然台灣也吃的到,日本大多數食物是屬於較冰冷的食物,所以我還是習慣吃台灣的熟食。
2011-11-28 19:42:16
5N205 45 張育甄
詹雅茹的感想
這本書裡面,有很多讓我印象深刻的東西。其實從小就很夢想去日本玩,因為
覺得他們的和服非常得漂亮,還有他們的祭典,想著可以穿著和服在神社裡面
參拜,然後開始逛他們的攤販,不管是吃的玩的都顯得格外吸引,還可以和大
家一起跳舞,我覺得這是一件很棒的事。書裡面還提到藝妓,以前有些地方指
有男生可以進去而女生不行。裡面藝妓的妝,大多都使用紅、白、黑三色,雖
然不多,但是卻可以有一種無法形容的美,這也是西洋文化那邊所意想不到
的。現在這些地方,已經有一些轉變成為觀光了,由於這些地方以前女生是禁
止進去的,所以報名的人絕大多數都是女生,去裡面學習他們的妝扮和一些交
際手腕。京都被作者形容的如此完美,不論是在藝術方面還是文化,都讓我加
深了更多的興趣,希望哪一天我也能出國到京都去走走,親身體驗作者所形容
的京都之美。

吳詩亭的感想:
在以前,對於日本的印象只知道櫻花、和服、神社、壽司、鮪魚、茶道及拉麵。
對於上面的幾的名詞,我人為我已經熟知日本的代表物,但,其實我不知道的還多著呢!!
在看完這本書之後,讓我深刻的了解到日本的文化、飲食及風俗民情,
不僅僅只有表面上的如此膚淺,更有其中我們一直以來從來不知道的人事物,
而他最著名代表都市就是「京都」。
京都就是一座古董的主題公園,每一個角度望出去都是藝術的無盡寶藏,任何一個角落都是京都人美之意識的展覽場。
京都的智慧,從美景、美食乃至生活日常,隨處、隨時都能讓人有所領悟。

藝妓,是日本特有的一種女性表演藝術工作者,但相較於中國的娼妓,日本藝妓社會地位較高,且已形成一種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
日本藝妓原則上並非性工作者,其工作內容除為客人服侍餐飲外,主要為在宴席上以舞蹈、演唱、演奏等方式助興。
而並不是一般人眼裡的性工作者,其真正的身分而是藝人。
2011-11-28 19:45:33
5R201 21江建承
京都滿喫俱樂部

班級:5復201

5R201 28 陳柏霖

5R201 32 李佳憲

5R201 21江建承

5R201 29 蕭淮根

5R201 30施明偉

5R201 12李昌隆
2011-11-28 23:15:12
5R201 21 江建承
分工表


5R201 32李佳憲
分工表

5R201 29蕭淮根
作者簡介

5R201 28陳柏霖
他人評價

5R201 30 施明緯
摘要

5R201 21江建承
佳句摘錄

5R201 21江建承
封面設計

5R201 12李昌隆
影映版權頁

5R201 21江建承
上傳檔案
2011-11-28 23:17:02
5R201 21江建承
作者簡介

劉黎兒
  基隆人,畢業於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一九八二年赴日,曾任《中國時報》駐日特派員、東京支局長,現專職寫作,為《蘋果日報》、《今周刊》、《時報周刊》、《新新聞週報》、《Oggi》、《好讀》等刊物專欄作家,書寫對於日本都會情愛和生活文化的觀察和解析。

  最大的特點是幼稚、好奇;最大的願望是慢慢咀嚼幸福;最大的嗜好是讀書、美食和旅行,而玩遍日本的黎兒,最愛遊訪的城市就是京都。對黎兒而言,京都是癒療與靈感的基地,在京都洗心、恢復自己,然後沐浴在京都無所不在的刺激裡,就能獲得嶄新的自己、以及再出發的活力!

在京都,人的表情、語言,一點一滴都格外清楚、細緻起來了,
讓人忘記日常的喧囂,時間在此止步,
自己體驗的每一件事,都會留有餘韻,回味無窮。
京都是慢食、慢想、慢感、慢愛的寶庫。
京都是滿喫不完的無盡寶藏!哈日的巔峰與極致,應該是哈京都!
熱愛京都的日本都會文化觀察家劉黎兒,
以在地、深度而獨特的旅人視野,搭配豐富的京都實景圖片,
抒發漫遊京都的豐沛感受、分享自己的私遊路線和美食秘境,
從夢幻櫻花、燦亮紅葉、樸寂古寺,美不勝收的京料理、京野菜、京?子,
到薈萃的歷史文藝與感性的人物風情,
為你導覽前所未見的本格京都、邀你賞味風雅精粹的京都情緒,讓身心滿載而歸。

【黎兒私著作】
《超越地震》《新種美女》《新美女主義》《新種男人》《東京愛物語》《男女不完美主義》《東京滿喫俱樂部》《大劈腿》《大分手》《大不婚》《京都滿喫俱樂部》(時報出版)《東京.風情.男女》《東京.愛情.物語》《東京.迷絲.迷思—黎兒的日本情思》《好色時代—黎兒的慾望東京》《東京情色手冊》《愛》《黎兒流》《純愛大吟釀》、《醉心日記—幸福Caf?》《黎兒遊—邂逅深層日本》《黎兒純愛俱樂部—上班族優先入場》《女人25後》《換個姿勢愛》《棋神物語》《女人30後》。
2011-11-28 23:18:10
5R201 21江建承
他人評價
日本賞櫻持續發燒!近來,賞櫻之旅仍是旅遊市場詢問度最高的主題行程之一;但如果想來點不一樣的,其實在行程安排上可以有與眾不同的規劃,日前,適逢旅日作家劉黎兒發表新書《京都滿喫俱樂部》,在黎兒筆下的京都,有著不同於一般傳統賞櫻行程的走法,令人驚豔的私房景點及美食推薦,真的很不一樣!

京都是日本相當具有代表性的賞櫻景點之一。日本觀光協會表示,日本是極愛櫻花的民族,也讓全球愛櫻旅客為之瘋狂,每年三月、四月之際,日本總有另人異想不到的「花見」熱潮,一月從沖繩出發,花四個月左右縱橫日本列島,終點為北海道;而四月時節,像京都的平安神宮、清水寺、醍醐寺、嵐山、平野神社等,都是熱門的賞櫻景點,讓京都成為最迷人的「櫻」都,令人流連忘返!

而很幸運的,想要赴京都賞櫻、又不想和大家走老行程的朋友,今年多了新選擇;時報出版近日甫推出旅日作家劉黎兒《京都滿喫俱樂部》新書,分享許多台灣客較不熟悉的景點,讀者可以跟著黎兒的筆下京都好好細細體會一番。

例如想要賞櫻,京都除了清水寺、平安神宮等是大家熟悉的景點外,也可造訪墨染寺或勝持寺;墨染寺別名"櫻寺",以墨染櫻聞名;勝持寺別名"花寺",寺內有四百棵櫻花;醍醐寺有"豐太閣花見行列"活動,從這裡的豐臣秀吉賞櫻宴開始,可說賞櫻習俗才開始普及,如果時間足夠,一定要一探究竟的賞櫻景點。
2011-11-28 23:20:35
5R201 21江建承
《京都滿喫俱樂部》一書在美食方面也有著精彩的推薦,造訪京都一定要品嘗道地的京料理─「川上」是指揮家小澤征爾、文學家井上靖愛去的店;「祇園佐佐木」的主廚被譽為當今京料理第一人,不容錯過;「旅籠屋」適合想試試不一樣的京法料理的遊客,此棟建築物是由老町屋改造,西式的用餐禮節卻面對純和風坪亭的造景,對許多旅客而言,絕對別有一番風情;而想要體驗京野菜,當然就不能錯過「錦市場」;愛吃甜點的話,京都藝妓最愛的甜點店-甘泉堂、或到谷崎潤一郎、池波正太郎等文學家來京都必到之處-豬田咖啡小憩一下,都是難忘的體驗。

從夢幻櫻花、樸寂古寺,一路介紹到京料理、京野菜、京果子再到下半年的燦亮紅葉,薈萃的歷史文藝與感性的人物風情,在黎兒筆下更增添令人心醉的京都情緒;黎兒以其在地的人文視野,分享她的私遊路線和美食祕境,如她書中所說,京都是個滿喫不完的無盡藏,帶給她人生的元氣,她要一次分享給所有讀者。






轉貼自http://www.travelrich.com.tw/info/news/news01.aspx?Info_News_id=5314&CheckID=efdc04f6-f586-4939-b02d-879fd0847309
2011-11-28 23:21:29
5R201 21江建承
摘要




在京都,人的表情、語言,一點一滴都格外清楚、細緻起來了,讓人忘記日常的喧囂,時間在此止步,自己體驗的每一件事,都會留有餘韻,回味無窮。
京都是慢食、慢想、慢感、慢愛的寶庫。京都是滿喫不完的無盡寶藏!哈日的巔峰與極致,應該是哈京都!熱愛京都的日本都會文化觀察家劉黎兒,以在地、深度而獨特的旅人視野,搭配豐富的京都實景圖片,抒發漫遊京都的豐沛感受、分享自己的私遊路線和美食秘境,從夢幻櫻花、燦亮紅葉、樸寂古寺,美不勝收的京料理、京野菜、京?子,到薈萃的歷史文藝與感性的人物風情,為你導覽前所未見的本格京都、邀你賞味風雅精粹的京都情緒,讓身心滿載而歸。
2011-11-28 23:22:32
5R201 21江建承
佳句摘錄



1.京都真的是一個最尖端的「慢王國」。 〈019頁〉

2.說櫻花是情婦,或許有人不以為然,不過櫻花的花期短暫,盛開期只有幾天,
很符合紅顏薄命,人生無常的感覺。 〈055頁〉

3.面對秋天,不斷湧出的傷感但秋天會如此,並非僅只我一人吧! 〈203頁〉

4.他們沒有任何多餘的動作、語言,隨時都是抬頭挺胸,讓人覺得他們深以做京料理為傲,每一到順應季節變化端上菜餚,都有他們的講究、哲學在內。
〈114頁〉

5.京都本身就是一個美術都市,京都的建築、街道、市容、室內空間、人的表情,甚至一草一木的自然,都像是經過人工班的設計。 〈102頁〉

6.和京都有緣的文人墨客非常多,京都隨處都可以看到許多文人留下的詩碑、落款的商號招牌或繪畫,尤其是美術古董店眾多寺町一帶。最重要的還是以京都為舞台的文學作品,不斷地書寫京都,吟詠京都。 〈156頁〉

7.在日本久了,就會覺得京都富含了我所追求的各種元素、美學;到了京都,就會覺得人像海綿體般,每個細胞都很貪婪地想要吸收。 〈022頁〉

8.在京都站搭上回東京的新幹線,但我的京都之旅並不會因此結束。 〈132頁〉

9.京都是一個處處皆是文學的城市,也因此為京都打下最佳賢感的底色。
〈157頁〉

10.京都是一個巨大的藝術主題樂園,對於愛好陶瓷的人而言,更是一個陶瓷的主題樂園。 〈173頁〉 
2011-11-28 23:23:34
5R201 21江建承
心得感想


5R201江建承


日本京都是一個維持最多傳統的革新城市,日本京都承受過封建制度影響,但許多文明薈萃都是封建制度所造成的,如今到現在京都是個不失傳統,是歷史、自然、現在共生的城市,作者介紹了許多歷史人物、歷史景點、與傳統,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京都的四月雪櫻花,櫻花的盛開時間只有一週,更加珍貴,京都的花不只櫻花物語還有紅葉物語,每到秋天,京都的紅葉,連山燦爛,這種美景真讓人不得不想去京都遊玩。日本京都的美,不是三言兩語就可以帶過的,京多許多的古城、傳統的藝妓、傳統美食,都是讓人趨之若鶩。
印象深刻的還有京都的寺廟,京都有許多的禪寺庭院,寺院旁有許多美景,山水還繞著寺院,映稱寺院的美,雖然京都是千年古都,因為發生應仁之亂,京都也曾有化為焦土的慘痛歷史,現在看到的古寺大都是五百多年前重建,但也歷史悠久。
這本書裡面有許多的美景照片,藉由作者的描述帶領我們慢慢的去認識京都這個歷史悠久的古都,從京都的人事時地物,了解京都的美,藉由這本書,彷彿穿越時空,回到過去,京都的建築、歷史、傳統文化,都傳承了幾千年,如今也還大量得保持這些東西,難怪作者會說: 京都真的是一個最尖端的「慢王國」。我終於領會到作者要說的意思。
我真想去看看京都,體驗這些悠久的文化歷史。
2011-11-28 23:24:31
5R201 21江建承
心得感想


5R201 29 蕭淮根


在京都滿喫俱樂部這本書裡面,讓我們能忘記平常都市的喧囂,讓生活步調慢下來;京都美景美不勝收,滿滿的日本文化等著人們去探索搜尋,書中的幾行字幕讓我們猶如身在其中。
   生活中步調有時候是否該慢下來呢,生活中許多人事物值得我們去細細品嘗,探索不同文化的歷史,常常讓人發現驚喜呢,大家應該去京都瞧瞧!
2011-11-28 23:25:25
5R201 21江建承
心得感想


5R201 28 陳柏霖


再這本書裡讓我了解京都的五個主題,分別是印象京都、絕景京都、美味京都、文藝京都、男女京都,作者介紹了京都每個特色、傳統以及美食與生活文化,看完書感覺讓自己也身在京都似的,也讓人很想去京都探索那美不勝收的古城。
21世紀的每個人是否都被時間追著走而忘了停下來欣賞周圍的美景呢,大家應該要放慢速度的欣賞四周的美景。
2011-11-28 23:26:18
5R201 21江建承
心得感想


5R201 32 李佳憲


看完京都喫俱樂部這本書,作者把京都這個地方描寫的相當好,相當細膩~看完都很想去京都遊玩,然而讀完這本書之後發現:京都人是與自然共存而不克服自然的,所有的作為都以無損自然為前提。作者也提到說:哲學之道便是象徵,孤獨思索的美學在京都十分發達,因此日本的哲學家都誕生在京都,創意也因此源源不斷地湧出。可見京都是個非常棒的地方,不管人、事、物、或者景觀,都是非常的愜意!!以後有機會一定要去那裡走走,體會作者所述說的那樣的意境。
2011-11-28 23:27:02
5R201 21江建承
心得感想


5R201 12 李昌隆


我讀完這本劉黎兒寫的這本金都滿器俱樂部,知道了金都的傳統美食,歷史,發現了天龍寺的名庭是由夢窗國師所造,讀者一人獨占天龍寺名庭,體驗阿彌陀無限的靜止力量,西陣是京都紡織重鎮,目前在西陣織會館還是有定期的和服秀表演京料理,松葉的鯡魚蕎麥麵,京都跟其他的國家的都市一樣,都有豐厚的歷史及傳統美食。
2011-11-28 23:27:55
5R201 21江建承
心得感想


5R201 30 施明緯


這本書介紹了京都當地的人文特色、料理美食、歷史文藝還有觀光景點‧京都是一個充滿歷史以及結合現代共生的大城市,當地的自然景觀和歷史建築都非常漂亮,京都的河流很多,到處都有水流著,潺潺的水流聲可以讓人放鬆,而且為酷暑帶來清涼:水是京都人的精神支柱,他們深知水與生命的關係,所以將水融入到當地的美食,讓他變成京都當地的最佳特色。
2011-11-28 23:28:42
5R201 10洪松平
作者簡介

6年5班,陽明大學醫學系20屆畢業。台灣第一屆外交替代役男。顛覆了大家對當兵的刻板印象。
  在布吉納法索一年八個月的時間,對外募集大量物資,改善當地環境、為居民掘井、興建一所可收容約一百名孩童的孤兒院,並透過一封主旨為「垃圾換舊衣」的電子郵件,為非洲的居民募集了七萬多件的衣服,改善了他們的環境。深受布國上下一致肯定。也贏得外交部頒發「睦誼外交獎章」,他是有史以來這項殊榮最年輕的得主。


他人評價

連加恩他的愛心,他的作為都成了全球關注的焦點,他說了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我在乎的是人,即使是微小的個人。」因為連加恩,西非的古都古因此有所不同。對他而言每一個人都是有血有肉真實的、在上帝的天秤上與我們一樣貴重。這麼樣的謙卑、熱情、敞開心胸的他深深改變周圍的人、遙遠的人,甚至因此改變了自己。這讓我想到了嚴長壽總裁所講過的話:「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我是自己的天使,只有我能決定自己的未來,而當我願意去做別人的天使,生命才得以圓滿!就這樣連加恩成了我仿效學習的楷模。
2011-12-04 23:55:26
5R201 10洪松平
佳句摘錄

<1>好命的孩子,應該比別人付出更多、為了幫助更多的人甚至比別人更勞累,這樣,好命才有意思。P85

<2>生活問候語「有沒有拉肚子?」等同於台灣的「吃飽了沒?」,才知道地球上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乾淨的水喝。P102

<3>我也發現,其實經驗的價值,有時候不在於讓我們學到多少東西,而在於信心的突破。P122

<4>活著真是太棒了,時間太重要了,我的人生還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做,太多地方還沒去。P120

<5> 總有一些事情可以讓我做吧!總有辦法改變一些什麼吧!P111

摘要
發起“垃圾換舊衣”的第一屆替代役男、外交部“睦誼外交獎章”最年輕的得主連加恩,在非洲一年八個月的感人故事。

他說:“我被送來人家說的黑暗大陸,卻經歷到一些人生中我未曾理解的光明面。”

騎腳踏車去來回五十公里的地方探望朋友,才體會到什麼叫做攝氏45度的氣溫。

常聽到周圍的人在參加葬禮,才知道國民平均年齡四十幾歲是怎麼回事?

生活問候語“有沒有拉肚子?”等同於台灣的“吃飽了沒?”,才知道地球上不是所有的人都有乾淨的水喝。
2011-12-04 23:56:14
5R201 10洪松平
心得
朱承偉(8號)
連加恩告訴了我,透過去做,才知道原來世界這麼大、可以去的地方這麼多、可以做的事情範圍這麼廣、可以經驗的新鮮事這麼多。不要害怕去面對事情,人生和命運沒有一輩子不可能的,因為everything is possible. 在我人生有些事也是覺得不可能完成的、不可能做到的,但我敢去做、敢去面對和接受,最後都能順利達成和圓滿。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就應該憑著我們的專長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永遠不要吝嗇自己的愛心,看完此書有很多的感觸,其實不論何時何地,我們在生活的任何領域助人拓展自己,就是幫助他們,因為我們而使他們能有改變,拓展他們的能力、幫助他人成功,拓展人也是一項投資,沒有人會一面成長,卻毫不影響自己的。讓自己成為有影響力的人吧
洪松平(10號)
我覺得有像連加恩這種精神的人越來越多了,願意為了那些窮困到不行的人們進入西非,幫助他們。
想想看這是需要多大的勇氣才做的出來的事情啊?進入一個什麼都沒有的世界,沒有電燈、電視、電腦、電話,而且還藏有許許多多人們不曉得的病菌在,想想看這需要多大的勇氣才做的出來呀~所以連加恩的精神我非常的佩服他。

吳宗翰(7號)
連加恩在布吉納法索不務正業的做了許多和醫療沒有直接相關的事,而他所作的這些大事,可以說是誤打誤撞!不過,從他硬著頭皮去做,到後來相信上帝自有安排而放心去做,可是因為相信上帝,所以放心去做,也可以說是經過一連串的事情之後,他對於在異地如何處理事情已經有所領悟了。
2011-12-04 23:57:30
5R201 10洪松平
林佳鴻(47號)
回想自己從小到大,我必須承認,自己也是個受上天眷顧的人!當我失去父親的照顧時,有外公、舅舅、阿姨們對我更加憐惜。當我用不理性的態度對待我周圍的同學時,我遇見了願意好好開導我的老師,事實上,在求學過程中,老師幾乎可以說是上天派來的天使,我的老師們總是對我特別的照顧。他們讓我知道,不論我的生命中有多少難過傷心的事,都要用樂觀的態度去面對,我不能用這些做藉口去消極墮落,我也沒有這樣的資格。和那些連吃飯都成問題的人相比,我的喜怒哀樂,實在是微不足道的。就如連加恩說的:「這就是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人生道路,就算一路上風風雨雨,還是得往前行,不會停滯不動,只能去面對,因為這就是人生。
林志成(45號)
對於 一個從出生到大學畢業都待在台北的都市小孩來說,來到布國前,對於聯合國網上公佈貧窮國家的相關印象,除了年雨量、年均溫、國民年所得及平均歲數等客觀數 據之外,連照片都不多。但是當自己真實生活在所謂的「第三世界」的村子裡,隨著生活中看到、學到、及感覺到的事物日益增加,他才開始真正去感受這些數字及 其背後的各種意義。



作者簡介-http://163.17.96.4/big5qcdn/list.asp?unid=180
他人評價- http://2011lib.blogspot.com/2011/05/no8.html
摘要- http://www.anobii.com/books/011feb6a7544945bd5/#
2011-12-04 23:58:32
5N205-21 林羿均
陳思佑<48號>
看完了這本書,給我了一個很大的啟事,書中的主角奇克,因為被爸爸製造的一場
騙局給騙了,所以錯過了他唯一的母親死前的最後一面,當最後奇克知道真相後,當然會非常的後悔,就想我常聽到一句話,「人在失去後.才懂得珍惜」我想就是這個意思吧,這本書也警惕著我們晚輩,父母親都是默默的在為我們子女來附出,沒有求回報,要在父母有生之年,要多多孝順她們,不要等他們不在以後,才在那邊想說早知道就應該要多麼的孝順。
2011-12-05 21:02:08
5N205 45 張育甄
老師
怎麼好像說您沒看到我們班的9號林靖紋的報告您要不要再看看我們班京都滿喫俱樂部的那組的報告
2012-01-07 21:04:17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