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題〉
作詞:陳陸輝 作曲:張雨生 編曲:屠穎
司機把月票截去一格
我卻將缺口留給記憶
一格一個里程
一個缺口一個痕跡
看車在夾縫中穿梭
思緒也隨漫天遊走
想呼吸點自在的空氣
吐吶間仍擺脫不開那片天空
而熟悉的身影
今夜又將孤獨倒在月影婆娑中
車開了才知指南山麓是這回的終點
而我七百多個日子的漂泊
卻沒有給我一個答案
何處是我的歸途
蠻以為握住這塊冰就握住一季清涼
蠻以為想過該走的路就掌穩一世方向
卻總在冰融盡的剎那
點醒了一再沉睡的我
在一連串的忙碌奔波
在無止盡的四處穿梭
我好希望有本空白行事曆
滿滿地填上屬於我自己的生活
----------
張雨生,這個逐漸在歌壇淡去名聲但相信永遠不會被忘記的名字。在他已逝多年後,他的歌曲仍傳唱在某些人的心裡,不是故意要洩漏自己稍稍有了點年歲(每當自己以6開頭的年紀說老,就會被我老爸笑說在他面前,竟敢言老),而是好的歌及歌手就像好書一般,歲月只是多為他們增添了些過往時代的迷濛韻采,但絕無損他們自身的經典性光芒。張雨生就是這麼一個歌手,也該是這麼一個歌手,一個橫空出世、才華洋溢的歌壇奇子。
張雨生數的出的賣座歌曲不少,如〈我的未來不是夢〉、〈想念我〉、〈大海〉、〈一天到晚游泳的魚〉等等,但對於張雨生來說,這些都不是他真正想要表達的內心情感,這些都只是考量市場流行需求元素,而由他人打造出的歌曲。真正讓雨生做回自己的應該是那張發行於1992年的《帶我去月球》專輯,尤其是專輯同名歌曲〈帶我去月球〉,整首歌裡有著雨生高度自主的自由及批判概念,一種在當時欲跳脫傳統歌曲形式的嘗試,文白夾雜式的文人式歌詞與曲風特異的走向,讓這首歌在市場上的接受度不若他已往走溫情風的賣座歌曲來得高。不過,這首歌在某種程度上算是為歌壇投入了一顆震撼彈,標榜出了雨生有自己的獨立創作性格,也讓歌壇的曲風多了一種走向。〈帶我去月球〉中迷人的一段是,雨生將彷彿與旁人對話般的口語帶入,要旁人將他的小提琴拿來,這段似是不經心的橋段安排,激昂地獨奏成歌曲中一段過場的小提琴旋律,手法甚是新穎且有一種雨生的熱情傲嘯之感。多年後聽歌,腦海裡雨生彷彿真在曲中陶醉拉著小提琴的畫面,還會在想像中幾乎穿透歌曲而出。
其實文章真正想講的是一開始所引的〈無題〉一首,雨生的歌曲繁多,但真正讓心裡有深刻感受的歌常不是那些賣座歌曲,而是一些他自主創作但卻銷量不好,如《兩伊戰爭》這類幾乎遠離市場風向的專輯。而我一直想講的〈無題〉卻又擺在當年雨生入伍前那張賣座的《想念我》,這張專輯其實已開始摻雜了雨生自己的創作概念,一種欲讓自己從流行市場氛圍裡突圍而出的姿態。常常問自己,雨生的歌我最愛哪一首,心裡沒有答案,但若將問題改成最常想唱或無甚意識下會唱起的是哪一首,那便是這首〈無題〉。這首歌的詞是來自雨生的一位政大同學所寫,雨生譜成曲,詞意內容是對大學生活的一種反省與思索,淡淡地寫出一種對人生忙碌無緒的年少輕愁。詞的內容其實不深,但卻有種心裡輕輕掙扎過後的痕跡,這對當時尚是國中生且對大學生活有著憧憬的我來說,有了些還不能甚解的迷濛衝擊。直到多年後,不止大學,連研究所生活都遠去後,當年這首歌軋入我心中的力道似又漸漸回返到較淺層的意識。那句「何處是我歸途」,以前簡單的想法或許只是考上哪間學校,現在隨著年紀漸增,倒變成了心中對於人生的一個大哉問。於是常常在車陣中、洗澡時或百無聊賴的一瞬間,雨生的這首〈無題〉便會從口中哼唱出。是對人生的不甘心還是不安心呢?或許終究永遠心中「無題」吧!
值得另一提的是,《想念我》專輯中,還收錄有〈沒有煙抽的日子〉、〈他們〉這種在當時亦屬於另類的非主流歌曲,但卻深有味道,那首〈沒有煙抽的日子〉是中國大陸六四學運領袖王丹的詩,在雨生的聲音詮釋下成了許多人至今仍不忘的經典。而〈他們〉寫出了雨生所聽聞自己父親及父親同袍的老兵生活,亦是值得一聽的歌曲,也算是早期歌壇少有的類似RAP曲風的嘗試。
雨生的生命遠去了,但他的歌曲、精神都還在,我不曉得每一年還會懷念他的人是遞增還是漸少,但我曉得自己是不會忘的,他的聲音是讓人難忘的高亢天籟,但他一些歌曲的意涵更令人緬懷及慨嘆某種精神消逝的今日。不記得誰說過,雨生的才華是超越他當時存在的歌壇起碼十年的距離,這幾乎是一個世代了。當年的特異,今日眼中的奇才,若身處江湖,他就像是一個少年奇俠般的出世,以橫掃睥睨的武功浪遊當世而無敵手(難怪他演過舞台劇中,金庸天龍八部的藏經閣無敵掃地僧),沒有被武功境界更高的敵手打敗,而是自己以無常的姿態落下了人生的劇幕,直讓人除了欷噓還是欷噓!
站內延伸閱讀:
1997年,張雨生,你離開的11月12日......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