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5-04-29 21:06:53| 人氣2,793|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辛鬱/病友(轉)--詩人走了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辛鬱/ 病友2015/4/7聯合報

那天一早,他獲知我可出院的訊息,為我高興甚久。當時我並未細心體察他那份羨慕神色,待我的看護幫我換穿日常服裝,收拾好從家裡帶來的物品,坐在床沿靜等家人來接應,偶一抬頭,目光正好與他投射過來的目光接觸,我才發現那份他臉上深沉的黯然,取代了一直掛著的笑意,我怯弱的低頭迴避。 圖/陳裕堂

分享

兩個不同病情的病人,被移住一病房,在任何醫院恐不多見。

我卻過上了。林先生患的是大腸癌,我患的是肺炎引發心臟衰弱。雙人病房裡,因此而顯得熱鬧些;因為有不同的醫療人員進出。

林先生從竹東來,小我三歲,很體面的一個人。在商場打轉近五十年,景況不差,所以他帶來的印尼籍看護已在他家服務七年多。

我請用的看護湖南人,屬短期聘用,因為移出加護病房時,主治醫師親口告訴我最多只住十天。

作為病友,總得弄清楚對方病情。這方面,林先生似乎熟門熟路,我一移入安頓妥當,他就作了自我介紹:

「小弟姓林,老兄的姓很少見,可以念蜜蜂的蜜嗎?(編者按:辛鬱本名宓世森)別擔心,老兄的病小意思,按時服藥聽醫生的話,不到外面受風寒,一個禮拜就可以出院。」

近似滔滔流水,我心想:這一下糟了,碰上一個嘮叨鬼,不得安寧!糟糕,還沒等我回話,他又開了腔:

「肺炎觸發心衰,老人家的小毛病啦!你放心。小弟生病生出一點心得,也可說是經驗,就是把病當作朋友,歡迎它住進我這幢肉造的房子裡來,我們相安無事。到時候,這位病朋友,住久了沒意思就會自動撒兵。」

這是什麼理論,病朋友?我腦子空轉想不通。

但是他一再替我灌輸這一套。八天後,我獲出院通知,他比我更高興,坐起身嚴肅的說:

「老兄,祝福你,病朋友不請自走,這一下你應該輕鬆些。」

我謝謝他。轉開話題問他上午照片子的結果;因為我一直不談及他的病情,這一動問,竟使他頗感意外並興奮,挺一挺身說:

「黃醫師告訴我,過兩天可以撤掉食管,改吃稀飯喝牛奶啦!」

還未待我說出「恭喜」二字 ,他竟拍手自慶,引動我也不得不拍手,一面說:

「太好了,老弟,太好了!這麼一來,往後,就得收起流口水這句話了。」

「流口水」成為話頭,是我住進這間病房,與一個素不相識,異病相憐,來自不同地方,出自不同背景,甚至連說話腔調也大不相同,卻「一見如故」由對方先出口的。當時的情形是──

午餐時分,看護為我買來雞湯米粉,在加護病房挨餓三十六小時,吃這碗分量不大的雞湯米粉,自然是又急又快,而且吃得津津有味。鄰床的林先生看得有點目瞪口呆,當我嚥下最後一口,還在回味中,傳來了怪聲音:

「我──要流口水──啦。」

接著是他的看護咯咯的笑聲。我略吃一驚,側臉看向林先生,他正向我招手,笑意滿臉的說:「我流口水囉。雞湯沒喝到,滋味留我心。」

然後,向我解釋說:

「因為腸癌開刀,傷口復元期內,不能進食,只能靠注射方式,把高單位液體食物打進體內。

我還來不及答話,他又說:

「我平常貪吃,很多東西都不忌,這下可好,連水都不准喝,所以想流口水,都沒水可流。可是也怪,這流口水的感覺,只要看到別人嘴巴一動,就會從喉頭湧出來,甚至看到餐盤端進端出,也會這樣,你老兄有沒有?」

我無從回答,場面冷了下來。

他嘴巴稍一牽動,漏出一個字來:笨!

我裝著沒聽見,不予反應。不過,「流口水」這話頭就常常掛上我的嘴角。

從兩個不相干的人結為病友,少不了的是互相多說好話,多展笑顏。說好話我雖不擅長,卻也略知門道。展笑顏可就難為了自己。我一向臉上肌肉緊縮,加上牙齒歪歪斜斜,叫我笑口大開,不如罰我喝三杯白乾。我不笑、避笑,免笑之餘。得了一個「冷郎君」綽號,老來易為「冷公」。也有人說我「自以為了不起」,也有點近似。

林先生真的是笑口常開,如果他胖一點,可尊之為「彌勒佛」。但是,在哈哈哈背後,林先生也會微微流露一絲自傷自憐;他真的病得不輕。好在,他的親切得人重視與尊敬,我自然格外珍惜。

他消息靈通,知道我是個「文化人」。開口閉口稱讚我有學問,常令我苦笑。我只知他商界經歷五十年,見多識廣,其他方面就一概不知。於是,稍微深一層的探問,似有必要。

「老弟出門做生意,想必跑過不少地方,不知道對我家鄉杭州,你的印象如何?」

「杭州!你家鄉?」他有些錯愕。

我肯定的點頭。

「那我就說說,」他調整睡姿,正色說:「杭州好地方,只是夏天太熱。我在那裡賺了些錢,生病前三個月,我還在杭州把一點小生意交我女婿接手。他是當地人,老兄你曉得的,當地年輕人,活了一點。」

他頓一頓,彷彿想轉換話題。從口氣中我略知其意,他所謂「活了一點」,其實是「滑了一點」;「活」、「滑」,不可用道里計。

「我女兒看上他,非跟他不可,怎麼辦?」他等不到我的回答,只好自作結論:「我就做這個人情。」

口氣裡的無奈,我這局外人無須多言。

做生意難免有得有失,他似乎不想多說,倒是生活上的點點滴滴,引得起興趣。

譬如酒,從「金門高粱」到「茅台」、「大麯」,從「酒鬼」到「五糧液」、「郎酒」到「燒刀子」,甚至黃酒系列的「狀元紅」,他都品飲過。有一回在紹興,喝到了陳年「狀元紅」,你聽他怎麼說:

「真想不到,小小一罈,喝下去,入口如飲甘露,舌喉無比舒暢,說不出的那種甜香滋味。怎知道一滑進心坎,它的後勁如此之強。」

「紹興酒系列,」我湊興說:「獨獨不曾喝過狀元紅。小時候家裡長輩說,喝了狀元紅一定狀元及第。老弟到這個世界晚了一步。」

他哈哈大笑,我只能以淺笑回報。跑了大江南北不少地方,最令他感慨的,是交通擁擠,人們不守公共秩序,不愛乾淨;這方面,我深有同感,卻未置一詞。

有一回談到他家鄉竹東,他很興奮,為竹東的山水、人情驕傲。我說曾隨軍二次路過,對竹東的印象只是,街上安靜清淨,卻沒有機會一嘗竹東的小吃。他聞言接應:「我們都早一點病好出院,我留地址電話給你,歡迎你到竹東來吃全套客家大餐。」

我說曾吃過竹北的全席客家菜,他立即加上一句:「比不上竹東的全套客家大餐。」

足見他求勝心切。不僅在一般的言談中,對於病情的樂觀,心理上更有十足把握,因此他總是稱讚主治的黃醫師、醫師助理與護理師。

我不善觀察病者的氣色,只因為林先生那種視病如朋友的態度,以及談吐間表露的信心,我不僅祝福他,更深信他必然能戰勝病魔;林先生非常不喜歡聽到或看見「病魔」二字。

那天一早,他獲知我可出院的訊息,為我高興甚久。當時我並未細心體察他那份羨慕神色,待我的看護幫我換穿日常服裝,收拾好從家裡帶來的物品,坐在床沿靜等家人來接應,偶一抬頭,目光正好與他投射過來的目光接觸,我才發現那份他臉上深沉的黯然,取代了一直掛著的笑意,我怯弱的低頭迴避。

我不知道應該對他說什麼。八日相聚,在病房中,這人生無以名之的一段機遇,我感染的那份對生命的熱愛、執著與自信,即使是浮動的、飄蕩的、飄忽的,對我來說,卻有積極的深意,鼓舞了我,令我對生命重生了樂觀。

而林先生呢?我不知道怎麼向他道別。

我不願說再見。


備註:2015.04.29午後,驚聞辛鬱(宓世森1933-2015,浙江慈谿人)詩人辭世。

注:《軍曹手記》、《豹》、《在那張冷臉背後》為辛鬱詩集名。前輩詩人覃子豪重病時在台舉目無親,在台大104病室幸虧有辛鬱、瘂弦、管管等十多位學生詩友守候看顧,其情令人感佩。
 (備註   轉自詩人俱樂部)

----------

辛鬱病逝 文壇痛失史料庫

20150430 04:10 

郭佳容/台北報導

  • ·                                                                                                                                                                                                                                                                                                                                                                                                                                                                                                                                                                                                                                                                        

 

0

 

 

辛鬱 小檔案

投身《創世紀》詩社40餘年、推廣現代詩創作不遺餘力的作家辛鬱,昨(29日)上午8時因肺炎併發心臟衰竭病逝於台北,享年82歲。半年前,他因肺炎多次進出醫院,文訊總編輯封德屏表示,一、兩個禮拜前,還聽聞辛鬱病情好轉,與創世紀詩社朋友聚會,昨天突傳病逝,令人不捨。

「辛鬱象徵那個時代的史料庫,半個世紀來他投入文學、現代詩推廣不輟,且對朋友充滿熱情,提攜後進不遺餘力。」封德屏說,辛鬱勤於筆耕,且每月一次親自將作品送交出版社,「每次他來,都順手帶零食、茶點,我們聊天談話,他就像一位熟悉的長輩、親切的朋友。」

辛鬱1933年生於杭州,本名宓世森,15歲從軍後隨軍隊來台,36歲退伍後,歷任《科學月刊》主編、社長、主任祕書至顧問,完成「重點科技簡介叢書」8輯共96冊,推廣科普叢書長達35年。

他18歲開始寫詩,曾任《創世紀詩刊》社長、總編輯,曾出版詩集《軍曹手記》、《豹》、小說集《未終曲》、《不是駝鳥》等著作,獲得中山文藝獎肯定,後來創辦十月出版社,出版文學叢書《白痴》、《決鬥》、《存在主義論集》等書數十種。「辛鬱左手寫小說、右手寫詩集,文字不渲染情緒、不故弄玄虛,語言掌握精確。」詩人張默說,辛鬱繼承紀弦的現代詩派,作品兼擅文學和針砭時事,文風雅俗共賞。

辛鬱寫詩筆觸細膩精確,代表作《豹》與《順興茶館所見》,分別從豹的角度寫出自然的孤絕,以及失落舞台的老兵心情。張默說,辛鬱晚年創作〈垃圾世家〉,寫下200餘行長詩,並發展系列詩作,針砭現代社會的各種畸形現象,文字犀利。

封德評說,辛鬱曾出版《我們這伙人》,描繪情同兄弟的洛夫、瘂弦等現代詩社同儕20餘人,表達兄弟間共同創作的美好,現今他尚有多篇詩作未發表,近日文訊將規畫辛鬱專題,紀念這位創世紀詩社大將。

-----------
【詩路作品選】 豹 / 辛 鬱
─────────────────────────────────

 一匹
 豹 在曠野盡頭
 蹲著
 不知為什麼

 許多花 香
 許多樹 綠
 蒼窘開放
 涵容一切

 這曾嘯過
   掠食過的
 豹 不知什麼是香著的花
 或什麼是綠著的樹

 不知為什麼的
 蹲著 一匹豹
   蒼穹默默
   花樹寂寂

 曠野
 消 失 


    一九七二年三月於《現代文學》四十六期

    文章出處:創世紀第113期,1997年.冬季號




辛 鬱

  拋開生活,無詩可言。辛鬱,作為高齡現代詩人之一,
雖然肉體呈現老態,但內心卻永遠年輕,始終不懈的追求生
活內容的充實。這個江南人氏一副北方人的貌相,性格也近
似北方人之爽朗、豪邁。奇怪的是,他的詩卻不見顯現這種
氣慨;而以深重的沉鬱見長。究其原因,是他在生活歷程中
,吸取了太多近世中國人的共有的痛苦與悲涼。

  有人說:這是幾百年來中國文化中缺少「科學」的精神
,因之而豦豦落後,所以,將近三十年來,辛鬱一面寫詩,
一面投入推廣科學行列,希望科學經由傳播媒體的不斷推廣
,能夠在社會普及。他在這方面所做的已經被多位朋友推許


  現在,年過六十,則希望在現代詩的推廣方面盡點心。
辛鬱,寫詩之外也寫小說、評論、雜文、電視及廣播劇本,
四十多年來,出版有「豹」、「未終曲」、「不是鴕鳥」、
「因海之死」及「在那張冷臉背後」等十餘種現代詩及小說
集。他的另一項本事,就是唱民謠小調。


------------
無眼的雲---辛鬱

不可做衫的雲
讓山與河流穿著
風是它的孿生的兄弟
讓森林與草原穿著
也許有人穿著
不可以做衫的雲
終於夢見他住過的一所
房屋    在風中搖曳

白雲故鄉
而雲是無眼的    故鄉無聲

 ------------
辛鬱:重量都在棉絮中/ 呼喚/天怎麼不亮起來 (百位詩人百句話)

 

台長: 荷塘詩韻
人氣(2,793) | 回應(1)| 推薦 (5)| 收藏 (0)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佳文轉載 |
此分類下一篇:王爾德名言錄
此分類上一篇:懷爾德的

旅人
走了
到一個安祥的地
唉,生老病死
2015-04-30 15:48:23
版主回應
我之前才讀到詩人散文作品,以為他出院脫離險境了。

那裡知道仍沒逃離死神召喚。是自然律,卻仍不捨。
2015-04-30 20:01:41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