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上一篇文章說的備份事件,再加上許多新聞台台長群起抗議資料不見的事,不禁令人想來談談這個問題;我說,要備份什麼東西,就要看你在乎什麼東西……似乎留與不留就陷在這種放不開的執著裡。
嚴格說起來,沒有留下網路日誌、沒有保留簡訊的內容、沒有拍下漂亮的風景,對你會有什麼要命的影響嗎?它們跟你打報告忘記存檔是不一樣的,因為沒有人會逼你說「某某某,明天交出你8月7日的網誌內容」,也不會有人說「明天把你出去玩的回憶做成一份簡報給我,否則當掉你…」這樣看起來,我們死放不開一些東西佔著電腦的硬碟空間或是家裡的儲藏室又是為了什麼……?一切的留與不留,似乎也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
關於這個問題,我最近剛好接觸到一個很有趣的個案,正好驗證了我這學期所學到的心理學,也順便拿來分析這個去留問題。
這個暑假,我在一家設計公司實習,因為這個個案也讓我有了一些新的體認;有一天,同事拿了一堆”羅太太”(業主)的古董家具的手繪圖要我畫進平面圖裡,並且善用空間盡量把它們都擺進去,聽老闆說,羅太太是從上海來的,這些家具都是古董級的,再加上羅太太的新家是在仁愛路的精華地段,又買了兩層樓……雖沒有看過羅太太本人,但已經有些主觀意識在影響我了,所以在做要給羅太太看的提案簡報時,忍不住就加入一些「風華絕代」、「台北人」的形容,我想,是白先勇筆下的台北人在潛移默化我該有的客觀吧!直覺羅太太應該就像遊園驚夢中的竇夫人;貴氣的裝扮或是其他更甚的台北人那般典型,她有能力,但她無法放下那些曾經的古董家具,所以要帶著舊的它們進入新的家。不過後來我才知道,我果然是中白先勇的毒太深……才會把這些畫面過於美好化。
(這個『台北人』的個案已經快把”去留問題”的主題越拉越遠了…快從白先勇的人物中醒過來……言歸正傳。)
不過因為不管我怎麼擺,這些家具都很難全部擺進去,再加上沒看到實體的家具,真的很難掌握什麼家具該擺在哪,什麼家具是什麼風格的,所以我們決定親自再跑一次羅太太家,要把她的古董家具拍下來做記錄……
不過沒想到,當我走進羅太太家後,真的令人感到很傻眼……但我還是裝做一副很鎮定的樣子,我心想,這種地方怎麼還能住人呀?整個環境充滿蚊子、灰塵、霉味,矮小、搖搖欲墜的日式平房,彷彿不屬於這個時間與空間,真的很難想像他們一家怎麼有辦法在裡面生活,而她的古董家具跟我想像的也有很大一段落差,風格獨特…放在新家裡可能很不搭調,再加上耗損的又很嚴重,如果真要搬過去,恐怕要花不少心力跟金錢做整修,真令人質疑這些家具到底還要留著幹嘛?﹝有圖有真相唷﹞而我的一連串疑惑,隨著拍照的過程中 不斷在擴大……
回到家後,我開始整理家具的照片並且一一編號,看著那些家具我突然覺得很沉重……要不是她現在住的地方要拆掉,她也不願意搬家,而且羅太太不是沒有能力買新的家具,她大可丟掉他們全部翻新,想必會是很現代很舒適的生活環境與品質吧!但她卻執意要帶著他們,只因為那些家具是陪著她一起長大的,儘管對我們來說覺得很不可思議,但對她來說,卻可能是她拚了命想捍衛的。
這讓我聯想到佛洛依德的人格發展理論,一到三歲是佛洛依德心理學主張的肛門期,在這段時期父母的教育方式會左右你長大的性格,﹝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去查查這些理論﹞簡單來說,如果那段時期你在外面跟父母說想上廁所,父母要你忍住回到家在上或非得找到乾淨的廁所才讓你上,那麼你將來的個性可能就偏向小氣、謹慎、不捨得丟東西的那種;若父母是很隨性的,要你就地解決的那種,那將來你的個性就可能很海派、很隨性………﹝還有一種是父母反反覆覆,有時讓你就地解決有時又叫你忍住,那長大後你就有可能有時海派大方,有時又小家子氣放不開,一些沒用的東西就有時留著有時又卯起來丟掉﹞,所以當我接觸到羅太太這個個案後,腦中就開始幻想她一到三歲不能隨意上廁所的情形。
話說回來,這樣的執著不好嗎?你覺得這樣過日子很辛苦很放不開,那羅太太的感覺呢?這讓我想到上次在公司烤牛排的那天,我又開始發揮我記錄生活每一刻的使命,所以我開始猛拍照,同事看我東拍西拍,問我這樣生活不累嗎?累嗎?我從來不覺得……如果沒有留下這些生活細節,應付未來那個後悔的自己,才會比較累吧!對我而言,記錄這些曾發生的點點滴滴,成為我生命中很重要的部分,所以我隨身都會帶著相機,方便讓我記下生命中我想留下的一切。
所以你能說羅太太這樣的執著很累嗎?也許你覺得累、覺得誇張,但對於這些人,他們甘之如飴呀……你能評斷人生中這些放不開的執著是對或錯、好或壞嗎?抱歉……你不行,因為你不是當事人,你無法幫別人決定什麼樣是好的,你只是用你的一廂情願在評斷別人罷了。(話雖如此……還是希望羅太太可以灑脫的放下一些家具,不然光把那些家具塞進平面裡,都不知道要裝潢什麼了……)
留與不留 沒有絕對 看來 果然還是應該把一切都推給佛洛依德吧。
※這樣的鬼行李箱,羅太太有好幾咖,而且她也說她要帶過去……-_-
※後記:礙於篇幅,有空再來談談我自己的執著吧,我想,我也沒有多少資格質疑羅太太留著這些家具要幹嘛……如果照這理論推敲,我的1到3歲時期,應該也是屬於很中規中矩,死也要找到廁所的那種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