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4-15 18:44:30| 人氣403| 回應3 | 上一篇 | 下一篇

狼聲嘶嚎中,母親該怎麼辦?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友人跟我提到她小時候被家裡工人性騷擾與猥褻的痛苦不堪經驗,至今他都不敢跟任何親人提起,這還包括她自己的母親,但是,她更害怕自己的女兒會遭受同樣的威脅,所以敏感神經繃得特別的緊。

  「我很擔心孩子遭受這種恐怖的對待,所以我分分秒秒都特別的小心,深怕出什麼意外!」友人惶恐地說著。

  看著友人,我有無限疼惜,因為她的痛我曾經歷過,只是,讓自己在暗夜哭泣與膽戰受驚的無間折磨裡,我們除了惶惶不安地擔憂自己女兒的安危之外,我們還能夠做什麼呢?

  小心,究竟心要多小才能填滿每一個性侵害的危機呢?

  危機,無所不在!性侵犯的倖存者既要舔舐自己的傷口,又還得加倍為親人的安危擔憂,那是一種石磨心的悲慘境地,更是蠟燭兩頭燒的加乘折磨。

  友人很害怕再次提起這樣的傷痛,但卻又揪著心、盯著眼,無時不刻地守著自己的孩子,但是,小心究竟能有多少的大能,真能讓我們的女兒倖免於難呢?耗竭的擔心還能有多小心呢?

  我很想告訴這位友人,性侵犯是隨機的,每個人都有同樣的危機,這是無法燒香拜佛與終日誠然惶恐就可以降低的!但是,我們所能做的,不僅僅是擔心與僥倖而已,相反的,我們要主動出擊,從受害者走到倖存者,並再從倖存者走向可以給出力量的人。
 
  就像暨南大學副教授強制猥褻女研究生一案,我們可以寫信鼓勵女學生,告訴他並不孤單,因為我們的愛都在她每一次的揪心裡,緊緊地擁抱住她。
http://tw.myblog.yahoo.com/mwf38mwf38/article?mid=489&prev=-1&next=451&sc=1#yartcmt

  就在給出支持與擁抱的過程中,我們等於認證了曾經的傷痛,也看見了受苦的自己,也於是對自己生起一份慈悲,願意陪伴自己走回事件的原點,進行自我療癒的過程之中。我們每一位受害者都需要自我敘事治療,從事件當中尋找意義的所在,也看見自己能夠倖存過來的獨特結果,給予自己一份獎勵,知道自己是勇者,於是,我們才能由此真正擁有一份柔軟且剛毅的勇氣與能量,真正用愛護衛著我們的女兒,免於性騷擾的侵害。

  狼聲,繼續嘶嚎中!

  但是,曾經經歷性騷擾的母親們只要勇敢地療癒傷痛,就能將愛的能量傳遞出來,並且與蔑視兩性平權的人挑戰,也讓全體社會的平權意識進化,這樣我們才能真正保護我們的女兒,擁有探索美好人生的無憂與自由。

  性騷擾受害者,不該只有傷痛與擔憂,我們擁有更多的能量與愛,所謂為母則強,身為母親的這份角色,正是可以將我們推向另一個故事敘事的開始!

台長: 品瑜
人氣(403) | 回應(3)|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人情浮世繪 |
此分類下一篇:媽媽的針.孩子的心
此分類上一篇:【行動帶來心幸福】幸福經濟學

如果談到教育
除了教育女性注意自身安全,輔助走出陰影以外
也希望有另一個面向的教育
教導自己的孩子不成為侵害他人的狼
2008-04-16 17:04:19
版主回應
所以,李姓教授能否受到懲罰,對於男孩而言就是一種教育的指標,讓他們知道這樣的行為是侵犯性別平權的,也必須接受法律制裁。

若是按照暨南大學的包庇模式,讓他依然狼嗥陣陣,請問社會裡這些男孩子會存有什麼樣的侵犯僥倖之心呢?
2008-04-17 09:55:11
妳說得沒錯,但是方向卻未必正確
媒體對於報導的興趣不一定及於這個層面
單純報導現實,也無法教給下一代思考與反省的能力

這個案子要不要好好判?當然要
但是能否帶來指標性的改變?未必
更何況許多人不看電視,不接受這種教育
他們只接受生活周遭的一切
生活環境影響給他們的影響更為直接
2008-04-16 23:14:10
版主回應
但你也不能否認一個不斷具有反省能力的司法體系,對於性別平權教育是有指標意義的,就像{北國性騷擾}這部電影裡的司法判決,不也是成為性別平權的重要里程碑。

你可以去研究一下女權發展史,或者性別平權,都需要與法律判決進化共進的。

你的說法太過單一面向,指標是多元的,我並未否定生活教育的重要性,為何你會這樣認為呢?那麼我許多文章裡與孩子提到的平權教育,不就是生活教育的一種嗎?

不要忘了,法律是由人制定的,對於判局的思為進化,也可以看見社會之中人類思維的演進。否則,你以為今天相較百年前的性別平權,難道你所謂的生活環境影響而以嗎?

我們需要的是反思自己被那些既定的社會脈絡框架所制約,從而更能有力量來展現自己的存在,否則也只是順民的自欺罷啦!
2008-04-17 09:56:02
在引起誤會以前,我先說明自己的立場
我鼓勵台長從事自己想作的事
為了性別平權努力也是社會所樂見的

那麼,既然被指責太過單向
請讓我反駁一下
我認為太過單向的反倒是台長
另一方面,如果將您的立場徹底強化,是否可以得到『社會演進,法律會自動變更』這樣的結果?
現在所爭取的一切是否會憑空出現?
答案當然是不會
認為某些案子將成為指標性的意義,但是所謂的指標意義必須讓後代判斷,否則只是不一定準確的預測

我在乎綜合的社會結果
那是無法量化的價值
也是無法文字化的結果
我對於法律能否作為指標意義這點感到疑慮,法律如果用來反應社會,那麼我們的社會比想像中的還要誇張,我在乎教育是因為我不信任法律,而不是質疑您的立場

說了這麼多,很遺憾的跟本文討論的內容沒什麼關連,只是想說明一點
當我採取不同的價值觀時,不代表我無法瞭解您的價值,當我說某一點正確時,也不代表其他方面錯誤。

看來我似乎是很容易與台長您發生爭執的類型
請恕我無法繼續回應
2008-04-18 00:26:53
版主回應
善意思辯是雙向的,若無法回應也無須作答。
一笑~
2008-04-18 14:35:45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