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二十九歲結婚,僥倖躲過母親密集轟炸的道德勸說,以及父親威逼利誘要以收取高額聘金把我“賣”給一個擁有六棟樓房的醫生,但是我兩位可憐的弟弟,似乎難逃被人指責心理有問題,以及讓母親背上“教子無方”的莫須有罪名。
「你弟弟們若趕快成家立業,我這樣就能“走得開腳”(台語:捨得放下離去,通常指人能放下萬緣逝去)了!」母親三番兩次地向眾人宣告她畢生惟一的心願,讓人聽了無不膽顫心驚,趕緊拿著馬錶倒數時間。
「母呀!ㄚ你嘛幫幫忙,你是在交代遺言喔!」我心想著,這般對話讓我這親情倫理劇的配角,實在快陪演不下去了。
拜託!母親大人是不是傻狗血的連續劇與社會版新聞看太多了,怎麼會有這麼“戲劇化”的念頭呢?
這親情倫理大戲究竟該怎麼演呢?
命終之前的父、母親,彷彿能在兒女的結婚事件中,含笑而逝地為自己的一生功過蓋棺論定。兒女的成婚表示他們個人功德圓滿,對於國家社會、列祖列宗無所負欠。
忍痛含悲的兒女們,似乎也能在自己結婚的生命事件裏,成全了自己的孝道,因為子育養而親不待,這結婚儀式算是臨門一腳地補齊了所有為人子女的責任。
只是這戲碼看了幾千年,我們不會覺得太歹戲拖棚了嗎?
我常常覺得媒體實在是鼓吹傳統仁義道德的最佳工具,殊不知社會新聞經常刊載一些看似溫馨親情的訊息,這些內容無不是父親或母親罹癌彌留之際,兒女在病房內含淚完婚跪拜,好讓父母安心死去的感人新聞,這也常讓許多逼婚的父母親,起了無明的執著—「我這些不孝子女,是不是一定要等到我快死了,才讓我可以看見他們完婚呀?!」我猜,我母親大概看多了社會新聞,才有了如此這般的哀怨。
另外,還有灑狗血的肥皂劇,老狗永遠變不出新把戲地也大玩這個倫理親情橋段,一位臨終彌留的父親或母親,看著女兒跪地拜別之後就咳然而逝,喜事與喪禮悲欣交集地在同一天舉辦,果然賺人熱淚、感人至深,收視率瞬間跳了好幾個百分點。這老掉牙的戲碼,倒是讓逼婚甚急的家長,在滿臉淚水中滿足了替代性參與的快感,並且提供給想像力缺乏的家長們,一個教孝的神靈活現最佳典範。
每次一接觸到這些倫理樣板訊息,我都急忙逃竄,或嚇得屁滾尿流,大喊:「你嘛幫幫忙,麥擱演了啦!我實在看沒落去呀!(台語:看不下去)」
現實人生,這些晚婚與不婚族,真的就只能活在不孝或於德有損的標籤裏過活嗎?難道這些人的婚姻生涯規畫,就非得讓父母親操持著自己的生命馬錶,而且氣喘吁吁地死命趕到所謂的終點嗎?
為什麼孩子的結婚與否,就成為這個人是否孝順的絕對指標?
為什麼孩子的生命規劃,就得按照雙親的生命終點來倒數完成?
有時與未婚的朋友聊天,問他們什麼是他們當前最主要的任務呢?許多人苦笑著回答:「當然是趕快找個對象結婚呀!不然我爸媽快瘋了!」
我很心疼也能感受到那種親情催逼的痛苦,卻是靜定地反問:「真的只能這樣嗎?」
我這樣問,並非自己有更好的方法與高見,因為即使當我站在他們未婚的位置上,承受四方而來的巨大壓力,我猜自己也很難採取其他的生存策略,大概只能被所有道德壓力五馬分屍地拖在地上滾吧。
我甚至承認,當年以二十九歲的“熟齡”趕緊把自己嫁出去,多少也是跟父母壓力與道德指責有關,根本不是一種全然自由意志的展現。
只是我現在的已婚位置,讓我擺脫親情與主流價值的關愛眼神,才能讓我有免於被壓迫的自由,於此而獲得比較開闊的視野。
我想於未婚者分享的是,他們現前的生命責任或許不是找個人結婚好安父母的心與堵住眾人的嘴,反而是利用他們被道德催逼的痛苦歷程,逆緣增上,幫助週遭的親人一起生命成長。
未婚的朋友被孝順的大帽子扣著,的確會脖子痛得抬不起頭,但是這不代表他們就得被眾人無明的魔音傳腦,因為在苦的承受當下,他們可以將苦轉為智慧,成為週遭親友開悟的菩薩。
藉由思索結婚的道德合法性、孝道成全性,不過只是祖先們傳承的生物智慧而已,卻不一定是一種最究竟的快樂智慧,就能開始向內探索觀照真正至樂的所在與空間,一旦清楚了知自己並非極端排斥或熱衷婚姻制度,只是不斷在與內心廣大相接的同時,並接受所有的因緣示現,一份成熟、開闊的因緣觀就此憶起。
若能把這份從心出發的因緣觀與父母,甚至是親朋好友分享,讓他們也能從社會道德的概念世界的囚禁狀態,獲得自由,那麼不管結婚與否,所有人都能在幻化現起的表徵世界裡,深知一切皆無自性的來去,那麼輕安自在就能在微笑中浮現。
這才是一份最深邃的孝道,以及回饋眾生最大的慈悲。
未婚者將周遭如火燎的催逼,轉變成一種純淨的生命訊息,這就是將受苦經驗轉為大智慧的作法,也自然是每位耽溺結婚至上的眾生的菩薩。
當下未婚的朋友,不管是晚婚者或決定不婚者,除了單方面承受孝道成全的壓力,以及週遭無明的道德關愛之外,若能發揮生命智慧,陪著所有人一起穿越婚姻的表象,而得到真正與心相接的豐富、開闊,那麼真正的孝道與人性才得以完成。
若只是上山打獵般地努力找個人結婚,充其量也不過是完成了狹隘的孝道,讓自己成就孝子的美名,但卻更增添了父母的煩惱無明,並且也給世間的三宅火燎,添了更多道德的材薪,這豈不枉費了自己在未婚過程裡的受苦經驗?!
其實在台灣社會,身為一個未婚者,除了需要有高超的抗壓性之外,大概最需要的就是菩薩的慈悲智慧,願意在自己受苦的經驗裡,帶領父母至親與眾生,領悟生命實相,看破這婚姻的社會制約與傳統規範,不過只是輪迴歡樂的一個共識而已,但那種歡樂畢竟有漏、不夠究竟,最重要的應該是反觀自心,無論在結婚或未婚,都能當下自在與快樂,真正返回心的本然自性。
我期待也感恩更多的未婚菩薩,將當下承受世間道德造作的苦,為人間帶來清涼的菩提,讓慈悲孝道遍及十方三世的眾生如母。合十。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