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詩有一個重要的名詞,那就是幾乎所有的詩評都會提到的「意象」兩個字。那麼,什麼是意象呢?
我用最淺顯的例子來談一下,先看這首童詩:
【媽媽的愛】(作者:海山國小六年級-徐千雯)
媽媽的愛
像我家的水龍頭
關緊了
它還是流
一滴水看不見
水滿了
我看見了
我看見了媽媽的愛
媽媽的愛好深哦!
【解析】
這首童詩說媽媽的愛就像是「水」,一滴一滴的流(我們常常沒有注意到)。等水滿了,才看得到 (媽媽的愛) 水好深哦!把愛表現得多麼具體(象),又多麼傳神動人(意)!媽媽的愛,不就是像水,點點滴滴匯聚而成的嗎?
這種用具體的物象(關不住的水龍頭)來表達無法說出的內心意思的寫法,就是「意象」的使用。
「意象」是現代詩中最重要的兩個要素。一首詩的好壞往往能從它的「意象」運用去做評價,所以可以說:「意象」是詩的靈魂和肉體。這也就是古人說的「虛實相生相(助)長」,「意」是「虛」;「象」是「實」。文章中「有虛有實」才會有「深度」。
當代文學理論家朱孟實(光潛)對寫情與寫景有這樣的見解:
寫景不宜隱,隱則流於晦;寫情顯,顯則流於淺。深情都必纏綿委宛,顯易流於露,露則淺而易盡。寫景的詩要顯,言情的詩要隱,如梅聖俞所指:「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
情趣與意象恰相熨貼,使人見到意象,便感到情趣,便是「不隔」。意象含糊或空洞,情趣淺薄或粗疏,不能在讀者心中產生明瞭深刻的印象,便是「隔」。
這段話談的是「情和境」,但直接指涉的也是「意和象」。簡單的說,一首好詩,不管是寫情寫景,或者是敘事、諷喻、詠嘆、記錄,甚或詩劇或史詩,都一定要具備良好的意象,有虛實的交互作用,才配稱作一首好詩。
如何能造出虛實交互作用有意象的詩句和整體組成呢?這必須靠長時間文字的鍛鍊和心得,才能運用自如有良好的駕馭文字功力。不過我有個簡單的「原則」可以提供初入門寫詩的人參考,那就是「象要淺顯,意要深長。」
用「具體的象」來表徵「深切的意」,這樣會使人感覺句子有更深度和張力。這麼說有點抽象,舉個例子說比較明白:
例如你要寫「你的愛使我的心受傷害」,這是個寫情的直敘句,愛、心、傷害都是虛詞,這樣寫一點都沒有「象」根本不是好的詩句!如果寫成「你的眼淚貫穿了我的心碎…」,眼淚是(具)象,心碎是虛,這樣是不是很有詩味?
再舉個段落的例子:
你的詩,像柔和的秋風 →把詩形容成秋風,實→虛
把葉子一片一片翻過來 →葉子(實)代表什麼(虛)?留下想像空間…
好像把我的生命給一扇一扇打開 →生命(虛)一扇扇(實)打開
洗淨了我的葉脈 →(葉脈代表血管?或是心靈,思路?)
以上只是隨意摭取自琴歌作品【秋天的約會】的某個段落,用意是舉例說明句子的虛實交互作用,沒有褒貶之意。意象只是評論一首好詩的一個量尺(條件)而已,並不能只看意象就去論斷詩的好壞,但一首詩的優劣和詩的意象息息相關,也還要看整體的節奏、氛圍、寓意如何、用字遣詞精準度…等等。總而言之,詩雖用字少,卻是一門學問,千萬別以為把字句分段分行排列,就可以說是一首「詩」?那可差得遠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