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4-05 03:38:31

竇娥冤(二)

*第二折 [賽盧醫上,詩云] 小子太醫出身,也不知道醫死多人,何嘗怕人告發,關了一日店門? 在城有個蔡家婆子,剛少他二十兩花銀,屢屢親來索取,爭些撚斷脊筋。 也是我一時智短,將他賺到荒村,撞見兩個不識姓名...

2006-04-05 03:25:05

竇娥冤(一)

竇娥冤 作者:元 關漢卿 秉鑑持衡廉訪法 感天動地竇娥冤 *楔子 [卜兒蔡婆上,詩云]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不須長富貴,安樂是神仙。 老身蔡婆婆是也,楚州人氏,嫡親三口兒家屬。 不幸夫主亡逝已過...

2006-04-05 03:04:49

老 殘 游 記

老 殘 游 記 作者:清 劉鶚 鴻都百煉生自序 人生如夢耳。人生果如夢平? 抑或蒙叟之寓言乎,吾不能知。 趨而質諸蜉蝣子,蜉蝣子不能決。 趨而質諸靈椿子,靈椿子亦不能決。還而叩之昭明。 昭明曰:“...

2006-04-04 03:20:25

白蛇傳

白蛇傳是中國民間流傳最廣的傳統故事之一,其故事是在長期的流傳過程中逐步豐富完善的。 這一故事最早見於《太平廣記》卷四五八所載的唐代傳奇小說《李黃》,寫隴西人李黃在長安東市遇見一位身穿白衣、(綽約有絕代之...

2006-03-21 03:22:06

戲曲劇本—牡 丹 亭(15~17)

第十五齣 虜諜 [一枝花] (淨扮番王引眾上) 天心起滅了遼,世界平分了趙。靜鞭兒替了胡茄哨。 擂鼓鳴鐘,看文武班齊到。 骨碌碌南人笑,則個鼻凹兒喬,臉皮兒刨,毛捎兒魈。 萬里江山萬里塵。一朝天子一朝臣。俺北...

2006-03-09 19:27:42

戲曲劇本—牡 丹 亭(13~14)

第十三齣 訣謁 [杏花天] (生上) 雖然是飽學名儒,腹中飢,崢嶸脹氣。 夢魂中紫閣丹墀,猛抬頭、破屋半間而已。 蛟龍失水硯池枯,狡兔騰天筆勢孤。百事不成真畫虎,一枝難穩又驚鳥。 我柳夢梅在廣州學里,也是個數...

2006-03-09 19:00:31

戲曲劇本—牡 丹 亭(11~12)

第十一齣 慈戒 (老旦上) 昨日勝今日,今年老去年。可憐小兒女,長自繡窗前。 几日不到女孩兒房中,午晌去瞧他,只見懷思無聊,獨眠香閣。 問知他在后花園回,身子困倦。他年細不知: 凡少年女子,最不宜戲游空冷無...

2006-03-09 18:45:09

戲曲劇本—牡 丹 亭(9~10)

第九齣 肅苑 [一江風] (貼上) 小春香,一種在人奴上,畫閣里從嬌養。待娘行,弄粉調朱,貼翠拈花,慣向妝台傍。陪他理繡妝,陪他燒夜香。小苗條契的是夫人杖。花面丫頭十三四,春來綽約省人事。終須等著個助情花...

2006-03-09 18:26:13

戲曲劇本—牡 丹 亭(7~8)

第七齣 閨塾 (末上) 吟余改抹前春句,飯后尋思午晌茶。蟻上案頭沿硯水,蜂穿窗眼咂瓶花。 我陳最良杜衙設帳,杜小姐家傳《毛詩》。極承老夫人管待。 今日早膳已過,我且把毛注潛玩一遍。 (念介) 關關睢鳩,在河...

2006-03-09 18:03:43

戲曲劇本—牡 丹 亭(4~6)

第四齣 腐歡 [雙勸酒] (末扮老儒上) 燈窗苦吟,寒酸撒吞。科場苦禁,直恁! 可憐辜負看書心。吼兒病年來并侵。 咳嗽病多疏酒盞,村童俸薄減廚煙。爭知天上無人住,弗下春愁鶴發仙。 自家南安府儒學生員陳最良,表...

2006-03-09 17:44:18

戲曲劇本—牡 丹 亭(1~3)

牡 丹 亭——作者:湯顯祖 作者題詞: 天下女子有情,寧有如杜麗娘者乎! 夢其人即病,病即彌連,至手畫形容,傳于世而后死。 死三年矣,復能溟溟莫中其所夢者而生。 如麗娘者,乃可謂之有情人耳。 情不知所起,一...

2006-02-23 21:48:30

開鑼嘍~上台唱戲唄!京劇《白蛇傳》(一)

劇本: 千年蛇仙白素貞,偕妹小青,前往西湖遊玩,邂逅英俊小生許仙,不禁動了凡心。 不巧,天降大雨,許仙不忍二人淋雨,主動將借傘借予二人使用,白素貞欣喜,益覺許仙足以託付終身,乃藉還傘為名,力邀許仙...

2006-02-09 03:17:15

崑曲—(一)

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節奏,以曲笛、三弦等為主要伴奏樂器。 故其腔調婉轉纏綿,華麗多變。 崑曲原稱「崑山腔」,在宋元之際(約十三世紀)產生於江蘇崑山一帶,到明代中葉(十五世紀末到十六世紀初),崑山腔是中國...

2006-02-09 02:05:25

豫劇—板式與唱腔

【慢板類】 「慢板」,是豫劇的唱腔的主要板式。唱詞是由上、下句組成。一段唱詞中第一、三、五…. .句(單數句)稱「上句」;二、四、六…(偶數句)稱「下句」;一個上、下句是一個基本單元,可以構成一個詞段,配上唱...

2006-02-09 00:58:12

豫劇—(三)

*梆子戲在台灣  從1949年到2006年的今天,「梆子戲」來到台灣,走過一段艱辛路程,適應了台灣的風土民情,也因著台灣觀眾的喜好而改造出嶄新的表演風貌。 在台灣提起「豫劇」,有二位天后級演員不能不知,那就是...

第一頁      ‹上一頁       1 .  2 .  3 .      下一頁›      最末頁
第 2 / 3 頁 , 共 41 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