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2-09 02:05:25| 人氣716|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豫劇—板式與唱腔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慢板類】

「慢板」,是豫劇的唱腔的主要板式。唱詞是由上、下句組成。一段唱詞中第一、三、五…. .句(單數句)稱「上句」;二、四、六…(偶數句)稱「下句」;一個上、下句是一個基本單元,可以構成一個詞段,配上唱腔,也就是一個樂段。

唱詞一般都是三、三、四格律的十字句或二、二、三格律的七字句組成;有時「十字句」又分成六、四格律,「七字句」分成四、三格律。唱詞中有時也會出現字數不等的句子,在「慢板」中也都將它們相應地歸納在上述各種格律中來處理。不管它如何變化,都是「一板三眼」(也就是4/4拍節)組成,每小節的第一拍稱「板」、第二拍稱「頭眼」、第三拍稱「中眼」、第四拍稱「三眼」。

「慢板」一般都是起唱於「中眼」而落到板上。「慢板」類中可分為「慢板」、「連環扣」、「快三眼」、「金鉤掛」及其衍生板式等幾種類別。


選唱「這幾日老爹爹疾病好轉」

( 唱詞)

這幾日老爹爹疾病好轉,居家人才都把心思放寬。
且偷閒來機房穿梭織布,但願得二爹娘長壽百年。

這是一段傳統中「慢板」的最基本、最常用的程式。速度緩慢、曲調迂迴宛轉、優美動聽,既善於敘事、更善於用來抒情。以下分析關於它的曲詞結構、格式與特徵:

一、前面為六梆過門( 因其間梆子要打六次 ),叫「起腔過門」。它的拍節、節奏與旋律的組織是嚴謹的。

二、第一個上句是由三個分句組成,中間有兩個分句過門,這是「慢板」的第一句唱腔的特有結構。因它是第一個上句,不同於一段上句,所以叫做「起腔」,而不叫「上句」。

三、起腔於第二句(下句)中間,有一個「八梆過門」(即梆子打八次)。

四、第三句(第二個上句)也是由三個分句組成的,中間也有兩個分句過門,這是「慢板」上句的板式變格唱法,這一變化唱法既不同於「起腔」,也不同於一般的「上句」,而叫「三句腔」。「三句腔」是上句的一種花腔變化的唱法,變格部分主要是在第一個詞組裡,是由相對稱的三個花腔分句組成,故名「三句腔」。

五、第三句唱完後,沒有過門緊接第四句(第二個下句),而且第四句後只有兩小節過門就結束 了。這是「慢板」結束時常用的曲調終止式,叫「送板」。
  

根據以上的分析,可以把「慢板」的結構列成這樣一個公式:

起腔過門→起腔→上句過門→下句→

(可以根據唱詞多少反覆)

下句過門→上句→上句過門→下句
 
( 或「送板」、或接唱「上句」)
【二八板】

二八板類 (二八板)在豫劇唱腔的四十主要板式中,是程式變化最豐富,表現力很強的一個板式,除了它的基本程式之外,還有(慢二八)、(中二八)、(二八連板)、(快二八)、(緊二八)、(緊打慢唱),派生板式有(二八亂彈)、(垛子板)、(勾絲咬)、(踢腳靠)、(搬板凳)、(兩鑼鑽子)…等。

二八板早期在傳統程式中,是固定在由兩個八板(八小節)組成的一個樂段來循環反覆使用,故而稱它為(二八板),這種呆板的程式,由于它本身的不斷豐富發展,這種格律何結構早已被突破。 (二八板)的豫東流派,一般中、快速較多,而豫西不僅有中速,還有慢速,適用於表現悲痛、哀傷、憶事的情緒。

二八板類中的唱詞與句法結構,它的正格都是由三、三、四格律十字句或二、二、三格律的七字句所組成,曲調都是由普通常見的中速一板一眼(2/4拍節)組成。

它的旋律與落音變化,如同(慢板)一樣,上句可多變,而下句則相對比較穩定。
【流水板類】

「流水板」也屬豫劇唱腔的主要板式。唱詞多以三、三、四格律或二、二、三格律組成,有時也會在一個句裡多字出現。不管字的多少,它還是要在一句中完成一個上韻或下韻。它是豫劇唱腔音樂中曲調比較自由靈活的一個板式。「流水板」由一板一眼( 2/4拍節)組成,它的特點常用跨小節的切分節奏,曲調經常轉換拍節與節奏的強弱關係。

快速的「流水板」近似有板無眼(1/4拍節),實際上它仍然是嚴格的一板一眼,或者說它是 快一板一眼(2/8拍節)組成的,它的節奏也比較自由靈活,旋律歡快流暢。

「流水板」的唱腔一般都是眼起板落,如同「慢板」,它的上下句可以多變,不受限制,而下句則比較穩定,落音也必須是自己特定調式的主、屬音(5、1)。它也有一套不同速度的板式變化程式。「流水板」除分慢、中、快、「流水連板」外,還有各種不同的衍生板式。


選唱「在繡樓我奉了小姐嚴命」
選自「紅娘」紅娘(花旦)唱段

(唱詞)
在繡樓我奉了小姐嚴命,到書院去探那先生的病情
上繡樓我要把小姐來哄,我就說啊張先生的病體不輕
妳若是救遲慢哪可就要喪命,看一看我小姐怎把事行
一路上把心事盤算一定,急忙忙快移蓮步去上那樓棚

這是一段歡快又跳蕩的「快流水板」,綜合了「豫東調」和「豫西調」的唱法。上、下句的唱大部分起於「眼」(即弱拍),整個旋律自由流暢,第一句的開唱花腔恰到好處,音域跳躍變化大;部分唱腔似說似唱,採用了生活中的說話口氣,場面學腔模仿(行話叫「學舌」),更顯得俏皮,把紅娘的天真活潑、聰明伶俐刻畫得更加生動而鮮明。
【飛板類】

點一下「大腳皇后」裡的一段「飛板」唱腔

選唱「今日審案先審腳」
選自「大腳皇后」馬秀英(刀馬花旦)唱段
(唱詞)
今日裡審案先審腳,
請諸位各抒己見把邊鼓敲,
說一說這雙腳究竟是大還是小?
且看我以大見小、
以小見大 大小之中把真金淘

這段唱叫「飛板」,同於京劇的「散板」,無板無眼、節奏自由,但有時也會出現無板中的有板;唱詞的規律和其它板同樣,也有長短句和近似口語化的韻白,一般唱段不長,但比較難唱,因要求演員對唱詞和語調、語氣的抑揚頓挫、旋律的高低起伏、
以及節奏的快慢、潤腔、裝飾等就要更加自然和真切,傳統中有「有板好唱、無板難行」的說法正是這個道理。

從這段唱段可以體現到「飛板」的自由與難度,表現了皇后馬秀英的聰明以審腳為名、實為對眾大臣的考量。
【吸收其他劇的板式】

「曲劇」豫劇除本身的唱腔音樂,不斷得到豐富和發展外,同時還吸收了一些姐妹劇種的腔調來豐富自己,如「河南墜子」、「曲劇」、「道情」、「越調」……等,在劇中唱上一兩句或一兩段,既使唱腔更豐富,又別有一番趣味,讓河南老鄉聽到了鄉音的美,讓豫劇觀眾得到新的享受。

曲劇選段「紅雁離去紫燕歸」
選自「邵巧雲」邵巧雲(花旦)唱段
(唱詞)
紅雁離去紫燕歸,桃李競豔柳稍垂
一年四季春為貴,哎呀月兒韶光易逝永不回
遍野奇花卉,蜜蜂採花蕊
牧童含笑騎呀騎牛背,洋洋得意橫呀橫笛吹
木橋跨越澄清水,風吹殘花水面飛
青青石邊魚擺尾,鱗光閃閃緊追隨
觸景使人心如醉,一陣花香水縈迴


這段唱由「曲劇」中的「滿州」、「剪剪花」、「釘缸」三個板式綜合組成,多以表現歡快活潑的場合。此外還借鑑了「曲劇」的「揚調」、「書韻」、「上流」、「詩篇」等板式。

(註:「曲劇」是河南省第二大劇種。)
*(有興趣學唱可參考此網站:http://w90.bengzi.org.tw/a-main-1.htm )

台長: chernyan
人氣(716)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豫劇—梆子戲 |
此分類上一篇:豫劇—(三)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