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0-13 00:00:00| 人氣57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親族互助 老小在一起《親子文章分享》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翻拍報紙-圖/胡慧寧攝)

葛蕾蒂絲是我在幼兒遊戲班就認識的英國老阿嬤。一開始覺得她們出眾的不同,在於蘇菲吸睛的紅髮,以及這位老阿嬤實在是有異於一般阿嬤之老,後來聊起來才證實,葛蕾蒂絲是蘇菲的曾祖母,跨四代了,難怪搶眼呀!

今天路上又遇上葛蕾蒂絲,她問我要不進去喝杯茶。那一場半小時的茶談,引發我許多感觸,對於英國北方家庭之間的緊密性、互助感、關愛度,都有了另一層的認識。

最主要的是他們對親族的在乎,在理性的代數之間彼此尊重又協調著,因此解決了年輕人在工作與帶孩子之間的困擾,更部分填補了老人的寂寞跟協助問題。

在英國托兒論小時,一小時至少約新台幣三至四百元的要價,老人院也需要重金才能入住,卻又屢爆虐待醜聞的昂貴社會裡,感情好的親族互助,確實是比黃金還要值錢的寶物。

<四代好感情>不住一起 但互相照料

葛蕾蒂絲在今年8月初將滿80歲,獨居在三房兩廳的透天房裡,她的丈夫去年在睡夢中無預警辭世,從此她就一個人住在這屋裡。

都快80歲了,她的日子還很忙碌,一個女兒移民去澳洲,一個女兒在身邊。身邊當阿嬤的這個女兒,每天會去自己的女兒家把蘇菲接來跟曾祖母吃早餐。接著就是等葛蕾蒂絲的老朋友帶孫子到她家門口,大家一起走去學校,短短的路程,她們一整群一起在路上聊天開玩笑或交換生活情報。送完蘇菲去學校回來,老人家的朋友會過來聊聊天,下午三點半也是葛蕾蒂絲去接蘇菲,然後等蘇菲的媽媽下班後來接她回去。

全家以對這個孩子的生活安排為主,看得出四代人最真摯的關懷,從此設計出一個尊重孩子跟大人的整個配套系統。當暑假來臨時,蘇菲還會陪曾祖母出國,去澳洲找自己唯一的姨媽,在那裡共度一個月的時光。

葛蕾蒂絲一點沒打算跟孩子同住,不管先生在世前後,她們都習慣了自己生活的空間,沒人打算干擾對方的系統。但是她們會找時間出來相處,讓獨居者跟年幼者都有關照。

<社會老化>養老政策好 子女負擔低

事實上20世紀對人類最大的貢獻,就是延長了人類的壽命,但是這個貢獻的後遺症就是,老人問題開始在這個世紀困擾所有的家庭跟政府。

這些年每次回台灣,也是驚見滿公園的輪椅掛管老人,身邊搭配著滿口外腔的外傭;不只在台灣,在歐洲所有的國家,只要你受到醫療福利的照顧,幾年後就要面對人 口老化的難題。而且蠟燭兩頭燒過來的問題還有,年輕夫妻越來越不敢生孩子,讓所有社會都出現新生人口下降、高齡人口上升,整個社會缺乏照顧老人的妥善系統。

在歐洲社會裡,有學者將北歐至荷蘭歸類為較個人主義國家,子女願意跟父母同居的比例也相對較低,其次是中歐國家,到了地中海岸國度如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跟希臘等,同居互助的例子就明顯增加。

但這也涉及政府在養老政策上所採取的角色積極與否,當政府越積極介入養老,子女承擔父母老化的意願通常也會隨之降低,像是英國政府比較於北歐、德、法等對老年的照養相對較低,那子女不得不介入的成分就立刻升高。

<最佳照護>老人有事做 孩子有人愛

而根據許多研究顯示,如果子女願意承擔老人照養,通常會是最溫暖又最有效的照護方式。

這次在英國跟葛蕾蒂絲的短短茶敘,就讓我完全明白了這方式的美好之處。事實上我認識的很多英國老人都獨居,即使有兒女。但親族互助的現實就是必須在附近,有時候確實不是人人辦得到,像是對面住一位高齡九十多的老太太,因為唯一的兒子在很南方工作,能夠做的就是請鄰居每日送三餐、前去打掃探望母親,他只在假日探訪或是電話問候。

在英北這裡,你幾乎聽不到孝順或不孝順的論調,就是親人的互相關懷,維繫著整個自發性的照養系統。

就算是在醫療保健及養老金制度健全的國家,「人對人」的照顧還是以尊重「人」為最起碼的要求。因為錢不能買愛心、不能去除寂寞,在身體還能負荷行動時,讓老人家發揮繼續協助家庭的功能,只要別太過操勞,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肯定跟鼓勵;而對年幼的孫輩來說,有什麼比更多人陪你一起成長、給你更多的關愛來得更珍貴呢?

 

<本文轉載自由時報家庭親子版-全權觀測站-特派記者胡蕙寧/英國報導>

 

 

台長: 敏公主
人氣(571) | 回應(0)| 推薦 (3)|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家庭生活(育兒、親子關係、婚姻)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