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2-28 10:06:32| 人氣2,73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工作坊介紹:生命之流與臣服 090228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工作坊介紹:生命之流與臣服


回歸生命之流,是我渴求而費心在上頭多年的目標,

臣服對我是個新的字眼,放掉被制約的抗拒之後,逐漸對我,成為一個美麗的字。


Gilligan老師在他的自我關係療法(愛與生存的勇氣,生命潛能出版)裡說:

內在有個柔軟中心(tender soft spot)

生命之流不停地流經你

生命是美好的,但有時也艱辛得彷若地獄

內在有兩個部份,二者的關係,是最基礎的心理單位

有個比你更大的智慧存在

道路是獨一無二的,你是個無可救藥的怪喀


他的教誨,在我的詮釋裡,就是發展出優雅的技巧,臣服在生命之流裡享受。

他在2008台北的工作坊裡,說過,我們可以學會像一隻狗狗,狗狗知道怎麼在流裡,

陪一個2歲的小孩一整日,會覺得很累,因為生命之流流過他,一整日,人性中的什麼面向都經驗到了。


在我的理解裡,Gilligan老師認為,

在成長中,不被父母所支持,被父母所排拒的經驗,

也就被排拒到我們的意識之外,也許遺忘、也許壓抑、也許自責.....

而與之相關的生命面向,也就無法順順地流過,

少了正向的支持,我們與真實的人性斷裂,生命之流的流量縮小了,

而治療,則是一個提供正向支持的過程(sponsorship),讓人們可以在一個場域中,再次與內在真實連結。


對我而言,當內在是什麼,就能覺知並柔軟地融入經驗中不執著,就是臣服。

對我而言,無論生命給我們什麼,都敞開柔軟的心在平靜中覺知,不落入框架或制約模式而能有創意地回應之,也是臣服。


臣服,需要一顆”不批判”的心,沒有什麼絕對不行,沒有什麼會阻擋生命流過。

臣服,需要覺醒,原來,那些經驗那些表象,不是真正的我,真正的我,比那些更大,是一件奇妙的事!



上週末,在我的蒲公英系列,不約而同地,週五與週六,我都使用了Gilligan的技巧,在此,將那歷程分享出來。


夥伴懊惱著,我不能...我不要.....

於是,我們這樣陪伴:

我:「親愛的朋友,要怎樣你才能被愛呢?」

夥伴:「我要把生活管理得很好」

我(在平靜中心中,敞開自己,觸碰那個管理得很好的能量,然後開口):「是的,親愛的朋友,你可以把生活管理得很好。」


然後,我呼吸著,柔軟著,透過另一個聲音,

另一個我:「是的,朋友,你也可以生活得一團混亂」

(另一個我敞開全身的能量,打開,觸碰那個一團混亂的能量,然後祝福之)


接著,我和另一個我,我們齊聲柔和地說:

「親愛的朋友,你既可以把生活管裡得很好也可以活得一團混亂,同時,不只這樣,你還更多更多,這不是一件很神奇的事嗎?」


這個練習,我也加入了。

這時候,我是被陪伴的人,

協助者問我:「理書,你在意的是什麼?」

我感覺全身的流動,回答:「呼吸。」

協助者親切地說:「理書,是的,你可以呼吸」

於是,我與呼吸同在,感受到生命的浩瀚與喜悅,非常輕盈。


另一個協助者,她有些卡住,

但在我支持下,還是說了重要的句子:「同時,你也可以停止呼吸。」

這時候,內在彷彿被打開得更大,那些內在,沒有真的呼吸的自己,都因為被祝福而醒來了。 我感覺豐沛的生命力流動,所有的我,一同呼吸著,一同在沒有呼吸的片刻被祝福。


這時候,兩個協助者同聲說:

「理書,你既可以呼吸,也可以停止呼吸,而且,不只這樣,你還是更大的存在,這不是很奇妙的事嗎?」


那時候,我感覺到生命之流的豐沛,就是簡單的安在,放鬆地笑了。




在上面兩個練習裡,揭露了,

 “不批判”,既可以.....也可以.....無論生命展現哪一個面向,都能得到支持與祝福

醒悟那”更大的我”,我們的存有,不在表象,而在那還沒成型的流動。


對我而言,這兩者,是臣服的鑰匙,可以打開臣服的大門。

這樣的理解,與宗教中所謂的臣服,有些先後次序的不同,

許多宗教的臣服,需要人奉獻生命,

對我而言,當我們能完整地活著不批判不二分,接著,醒悟那更大的我之臨在,

給出服務,給出自己,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本能,

因為,會體驗到萬物一體的更大的場域,愛,則是自然流動。

在這裡,給出服務,綻放出愛,沒有被規定,也沒有被期盼,而只是,生命奉獻給自身的本能,是如此自然而然。




在3/14,3/16的工作坊裡,

我們會經驗這個練習,這兩個精神,也是貫穿的主脈洛。


但不只這樣,我們要用這樣的精神,來迎回過往,被排拒的自身。

那些被排拒的部份,是童年,我們沒有完整的自主權與生存力,

在生存需求下,被壓抑或被忽視的,

但生命渴求完整,生命之流從沒停止要求重新流動,

因此,奇妙的靈魂,會將那些碎片,用不同的奇遇帶回給我們,

也許是,愛上一個不該愛的人,其實,是那個人的某個面貌,提醒你內在的呼喚。

也許是,沉溺於酒癮中,而其實,那酒,用來幫助你,打開那扇你害怕打開的自己之門。


這些,因為沒有聽見靈魂的召喚,

不曉得,這些生活的困苦或意外,都是靈魂碎片渴求回家的敲門聲,

當我們,面對真實的自己,願意打開門,迎接這些碎片回家,

生活,就不用那麼曲折,那麼拖磨,那麼受苦!


在3/14,3/15的工作坊裡,

我會使用Gilligan老師的教誨,使用Akasha花精與冥想,邀請光的存有來協助,

還有,很紮實的自我覺知的流程,

提供一個支持的場域,讓我們能夠,迎回此刻想要回家的靈魂碎片。



如果你們想來工作坊體驗,請參考這篇文章: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ishu/3/1311905507/20090124164348/

如果你們想理解更多歷程,可以參考,我最近的書寫: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ishu/3/1312192099/20090226160828/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ishu/3/1312192313/20090226165114/



喔! 對了,地點在園區,聯園,4樓,藝文中心

台長: MaLi
人氣(2,732)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與Mali相遇:真愛魔法卡 |
此分類下一篇:light & love :mali2009免費講座
此分類上一篇:隱喻工作坊

好喜歡「你即是...也可以是.....而且不只這樣,你還是一個神奇的存在」這個句型。

二月中上一個心靈課,我開始寫下自己是誰,我寫著:我是美麗的。一下子我想到自己也有很醜的時候,哈,我還蠻享受我的醜的,後來又寫:我是認真的,我馬上又想到自己也有很懶的時候,就這樣寫了一個優點,即刻又寫了一個缺點。想起老師教的這魔法句,我感覺到自己的神奇,我好喜歡自己喔!

後來,別班的孩子有一些優點,而我班上的孩子沒有,以前我會很生氣孩子的糟,很自責自己沒教好,但想到這個魔法句,反而有一種喜悅,因為班上孩子一定有他們自己獨特的優點的,只是我沒發現而已。

謝謝老師美好的分享。
2009-03-01 11:31:42
版主回應
祝福 芬以及你的學生,
這樣的寧靜,可以給出的支持場域,就更完整了。
2009-03-03 09:07:4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