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4-03-11 20:10:33| 人氣4,158|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一個KANO,各自表述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喜歡KANO這部電影,雖然我不怎麼認同這部電影的敘述手法及觀點。

這部電影,導演是馬志翔,不過廣義的說,仍是魏德聖導演的作品,因此我還是以魏德聖來評論,很期待馬志翔的下部作品,希望能走出魏導風格。

謝天謝地,終於這次的編劇不再是魏導一個人,劇情流暢太多,不再是相互獨立的兩個主線,這是我看完這部電影的第一個感想。

第二個感想是:熱血有餘,但噴淚度不夠。這群素人球員(兼演員),說真的,太過生澀,吳明倢的角色很吃重,但我感覺不出他的鬥志,要面無表情而情感澎湃,說實在的,還是需要專業演員,這群素人的表演無法為劇情加分,尤其是最後一場球賽,眼神實在無法殺死一隻貓。也可見得,在人物勾勒上,馬志翔尚未達到魏導的高度,所以看完KANO,幾乎想不起這些素人演員的精采表現。就連打群架也沒有表現出"是的,我不甘心你們這樣看扁我"~~

但資深藝人串場的表現,戲少卻精采,所以有些東西還是需要專業的。

第三個感想:本部電影值得買票去看,因為它是我最近這幾年,拍得最有誠意的一部片,不灑狗血,很誠懇的告訴你:台灣在紅葉少棒之前,也有過美好的記憶。

此外就是我對這部片的其他看法。

第一、這部片是孺慕,擁抱傳統價值、父權體制。將素人演員與永瀨正敏放在一起,其實是對父權體制的變相謳歌。男孩們從不向父親傾訴什麼,連指甲剝落這種劇烈疼痛,不會向父親訴說,反而要忍耐;而父親必須從男孩的肢體語言察覺男孩的疼痛。男孩的忍耐,是為了要成長,所以父親必須替他們完成夢想,不但要忍受他人冷語,要負勝敗全責--這一切都是為了男孩及自己未竟的夢想,至於母親(教練之妻),就是要煩惱孩子有無吃飽,面對丈夫的夢想要懂得忍耐、犧牲,這是多麼棒的父權體制的偷渡。

從頭到尾,男孩們不向教練(父親)質疑,教練除了告訴他們要進甲子園,卻沒有告訴他們為什麼要進甲子園,說了一大堆老鷹要如何要如何,但為什麼我只能當老鷹?不能當犀牛或河童?妻子為什麼必須完成丈夫的夢想,卻不能問他:"棒球的意義為什麼如此重要?"不能質疑父親,因為父親為了夢想,要面對多少辛苦、冷言冷語?所以大家要體會,這是很標準的父權體制--相信你的父親,因為他的出發點都是為了你們好。

等到男孩變成男人,父親(教練)也感受到男孩的付出,但他不能向男孩們開口說謝,因此他只能向男孩背影鞠躬;當父親遇上祖父(他的教練),也不能傾訴煩惱,只能說說工作上(比賽)的事情--這才是男人?

因此本片我看不到具有意義的溝通--只有單方面的灌輸信念。

所以同樣是說道理,李安在少年PI的說理轉換之間,就誠懇而柔軟的多。

因此我最想問魏導第一個問題:沒有反叛,如何反思?

再者魏導的電影,角色的塑造與劇情(主支線)都是硬傷,KANO本片主支線已經相輔相成,故不論(太好了,有新人加入果然不一樣),但人物的塑造依舊扁平。

魏導的電影,人物的塑造往往都流於片面化,沒有複雜而深刻的心理敘述,轉折都太過冷硬,沒有韻味,這是他電影給我的感覺。像賽德克‧巴萊,為什麼會演變成大屠殺?為什麼會一郎、二郎最後要選擇切腹?為什麼妹妹自殺未遂之後,要去招降哥哥?其中的情緒激昂、絕望及轉折,全都含糊而過,最後在一鍋煮中結局。為什麼?因為魏導給他的電影一個很大的敘事架構,但沒有賦予角色空間。

也就是說,魏導是先有架構才有角色,而不是有角色才有故事。所以每個角色都必須符合他的敘事主脈絡,卻忘記了每個角色都是人,而人總是有複雜而多元的一面,因此會偶而偏離被界定的角色--海角七號比較沒有這個問題,但賽德克‧巴萊及本片就很明顯的是如此,因此顯得他的電影只有一堆敘述,沒有人味。在意識形態正確下(當今),說一句刻薄的話:魏導的電影只不過是劉家昌愛國電影的鄉土版而已。以本片(KANO)而言,最後錠者博美最後把他的幸運球放置在KANO的練習場的本壘板上,有何意義?只是一個曖昧而又模糊的符號,無從說服我--從錠者此時日本皇軍的身分到真誠認同嘉農的努力,難道不算是嘉農--被殖民者的反叛成功?當然不是,因為導演從未交代為何錠者會如此轉變?

也就是說,當角色變成一種敘述結構下的符號時,將會削弱敘事的說服力。首先,錠者一被打垮就成為嘉農粉絲,表白被拒絕還是鐵桿,最後球賽已經要散場還狂喊:天下嘉農,最後還要到嘉農朝聖?為什麼?劇中沒有交代,但因為敘述架構需要這個角色,才能凸顯他所想要表達的主題:只要憑著努力,就可以讓人看得起你,如此而已。

因此第二個問題是:魏導,什麼時候可以用角色說故事而不是導演說故事?

第三個問題是:魏導,選擇性地呈現歷史,其實也是黨國威權體制的變種,只不過你選擇的是另一個意識形態而已。

從海角七號以降,魏導讓我最無法認同的地方就是這點,縱然秧歌被譽為反共愛國最好的作品之一,卻也不是張愛玲的最佳作品。魏導作品幾乎沒有思辨、省思,都是單一觀點,所以我才會很刻薄地說:他的作品幾乎是愛國電影的鄉土版(三部就有兩部),更準確地說,是準國族建構裡,虛假的神話過程之一。

愛國電影的特徵是:一定有個"正確"的意識形態,有很大的敘事架構,不論有無兒女情長,最後的主旋律必是"效忠國家",最後一定是光明的結尾(縱然結局悲壯,也是要然相信:未來是光明燦爛的)。用這個角度去檢視KANO,何其類似。

在三族融合下(正確的意識形態),台灣曾經過的多美好(以棒球比喻,也展開大的敘事架構),最後兒子們依偎於父親(教練)懷裡,說著美好的夢(有黃金燦爛般的稻田),多棒啊!!這不就是愛國電影嗎?只是這個"國"現在要改稱台灣。

這是我覺得最荒謬的地方,我看魏導的電影,很震驚的一點就是在這裡,他太過單一價值。

有個笑話:有記者問以前的黑名單中的一位異議份子為什麼反國民黨?他答:從小到大,我都相信國民黨的那一套,直到國外去,才發現國民黨那套都是騙人的,被騙了這麼久,你不會生氣嗎?

對我而言,魏導就是這類型的人,他只不過是擺盪到威權體制之意識型態的另一端。從海角七號以降,魏導的史觀,從日治遙遠的鄉愁直接過渡到現今社會,其中並沒有"中華民國"。海角七號,很明顯,以友子阿嬤,直接認同是連結到日本,然後就是現今社會,中間就消失了。倘若這是劇情需要,那賽德克‧巴萊更是如此,裡面沒有漢人的聲音,卻出現李經方割臺的畫面,在這裡,魏導只不過是忠實呈現獨派史觀--中國割台後,就與台灣無關。更為荒謬的是:賽德克‧巴萊完全沒有在台漢人的觀點,彷彿霧社事件與在台灣生活的漢人無關。我不相信魏導沒有收集到這些相關資訊,但官方說法是:我要拍的是以"原住民觀點"的電影,那為什麼又要呈現"日本軍的觀點",官方說法是:要表達的是:為什麼一個信仰太陽,另一個信奉彩虹的民族,無法共存於同一片天空?

我沒辦法理解,因為對我而言,難道日人歧視原住民的種種行為、無差別的屠殺原住民的手段,都無法觸及人性的共鳴嗎?因此賽德克‧巴萊呈現出是孤芳自憐的島國映像,而非史詩電影。魏導刻意忽略了在霧社事件中,勇敢的台灣人與日本人對於日本總督府的譴責,而將原住民孤立為他者(不被外界理解),而對日本皇軍(統治者)的祈求理解而非討個公道,是對統治者的一種開脫,也是一種扭曲。

在KANO更為嚴重。我搞不懂為什麼非得要歌誦八田與一。嘉南大圳的開發,非常了不起,但這不是統治者該做的嗎?那曾文水庫的總工程師、中山高及台灣鐵路電氣化的工程師,我們要不要比照辦理?甚至於八堡圳、瑠公圳及曹公圳,要不要也一併歌誦?更何況,嘉南大圳的開發與375減租一系列的農業政策一樣,總有政策犧牲者,因此牧歌式的禮讚而非批判性的理解,無疑是對統治者的過度美化與包裝。

最後,有關於KANO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必須釐清,台灣棒球造假的問題,不是從紅葉隊開始,KANO也有這個問題,是的,這位教練也是如此,他親自赴台東挑選一批原住民的球員,都是年紀超過20歲,有的甚至達25歲,但在"KANO"中,這支球隊早就已經完成,教練只不過是扮演啟發功能。這種選擇性地忽略,放置於"因為要打進甲子園",因為要創造出"三族共和",無疑是一種反諷。因此我才會說:KANO,是忠黨愛國電影的鄉土版,因為他--選擇性的呈現歷史。


 

 

 

台長: 硯子
人氣(4,158) | 回應(1)|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wei
很棒的分析
有同感
2014-05-07 20:05:2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