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像是吸食毒品,明知道接觸它會傷痕累累,但人們往往寧願身陷其中,等待救贖...」
當世界都在藉用網路締造奇蹟時,我會說:「人可以活著寫作,就已是最大的奇蹟。」
我不諱言,作家這一行,聽起來就很迷人──閱讀文字,也同時再造文字。
很多人問我:「林恩,你什麼時候開始寫作的?」我每次給的答覆都是自從國小第一次參加作文比賽就拿第一名之後就開始寫作了。
「那你會有一天想不開就此封筆嗎?」我的答覆是:「沒時間沒靈感就不寫啦!」
而現在我有了更新一層的定義。
高中時,一次國文測驗中,題目要我們用短短幾句話來形容愛情。有人說愛情像酒,越陳越香。有人寫愛情像限制級電影,滿18歲才夠成熟去體會。滿分10分裡他們都拿了高分。我卻拿了零分,老師說我不應該用毒品這種負面的東西來形容愛情,這對心智不成熟的我們來說會產生誤導的作用。
我相信我的信念。愛情跟毒品一樣,觸碰了,會失去一些東西,然後寂寞...再一次地觸碰...無止盡地循環...
自從我第一次體會到感情帶給我的寂寞之後,我開始相信編織自己的文字就可以從中慢慢治療寂寞。寫了多久,我就逃離多久。等到哪天我不寂寞了,或許我將靜靜地關上螢幕,輕輕地離開。
寫作的人,想必對人世間有著無比的同情心。
他能偷偷地為你感傷的過往,轉換為自由的跑道,任你起降;看文章的人,接收了你發自內心的想像,繼續為無數個日子加添心力。「什麼人寫的文字,是多數人心中的記憶?」累積也許能夠回答你這個問題。發現自娛娛人最能在創作裡被找到!每個認定的角色都有某人的影子──也許是想法與個性;躍上文字中,他們對話著作者的經驗與觀察得來的結果。文末,你可能想改變結局,但人生的不完美,是人類偏執所導致,要是真能靜觀──受苦的一定不會是人,而是那些故事中引起的負面情緒與悲憤。
世上最具挑鬥性的便是「文字」,不管哪一國語言,而如燦亮鑽石般耀人,引人注目的也是文字。所以,會有那麼多作家,長年埋首於打造文字王國──它們的價值, 一方面是作者傾心煉製,當中故事性的啟發,讓它像隻從讀者心靈飛離感覺的蝴蝶,一旦有人將它找回,讀者通常會感激地再三將你的文一併喜歡,因為只有你懂;只有你願意為他們賣力;若說它們為人增加財利,那也是附加的效應而已。另一方面,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世上就是有太多無趣的事已發生或正在發生;人們需要火花。這「火花」能帶來不同於刻板現實的期待──你能想像在離你所居住地,千里之遙的人們,他們努力地想要讀懂你,藉著文字重新認識陌生的世界與自己──你已是兩者間的橋樑。
好人要做好事,不一定要用錢,只要稍稍把你專注的時間與思考與大眾分享, 自然會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傳萬,……一直無限倍增。聽起來你是不是就該為著被人所傳詠的作品而感到驕傲呢?因為你無意的闖入別人遺忘的曾經裡,將那些片段拼湊完整──在充滿寂寞滋生繁榮的地方──你自己的寂寞心情就可能會牽連各種可能性;我不說穿,人們也懂我在說什麼。用自己一小塊的夢境,去成就別人從未奢求的曾經,那就足以憾動,甚至是超越時間。
聽文字在說話的時候,人會適度地緩解受壓抑的心靈。由大腦中的活動反應在臉上;電腦的鍵盤上打著符合中文文法的字型時,少了握筆時的三百六十度力道,輕按指腹,文字隨即輕巧自另一世界浮現,連帶的也把極富意義的面相融入你想要傳達的訊息之中。受你影響的人不知凡幾──可能在你對於創作有了一定的自信之後,這些是身為作家必須面對的新思維。純粹的文字構圖,很精簡。表面上看似冗長,但精髓早已植入篇幅的起承轉合之間,那就算是成功的完成了創作。
奇怪的是作者愈親近他人時,卻與文字疏離了,不知是不是因為散盡對他人的奉承,生厭所致?那些快樂日子裡所推砌的一座座傳奇城堡,溜出了想像,佔據了現實,自己竟流離失所!
「創作時,請不要遺失自我」──那個最初想要表達的心聲,該留給自己──別人要讀的,只是你分享的幾個部份,何不還給自己獨享的權利!故事再好聽,也有落幕的一刻,那時才正是進入創作的尖峰。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