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小綠》(Sayonara Midori-chan)
2005南特三洲影展最佳女主角銀氣球獎
平凡OL夕子與落拓不羈的裕,維持著淡淡的床伴關係。因為裕總是聲稱自己在沖繩還有一個叫小綠的正牌女朋友,所以夕子也只能把自己對裕日漸濃烈的愛意埋在心底。在裕的身邊,環繞著許多關係曖昧的異性朋友;在夕子身邊,則有一個純情男孩太郎不死心地戀慕著夕子。愛情究竟如何來去?該怎麼說出口?保存期限又有多久?夕子、裕、太郎、以及這個故事裡的男男女女,都徬徨無助到不懂如何守住心底那塊柔軟的聖地。慾望是一種感性、激情的本能,更是一股肉體性的生理需求,與腦子中的理性思考不斷相互撞擊。而這個簡單、安靜的故事,從開頭到結尾,就宛如電影開場那窗外的飄雪般,輕輕地落下、融化、消失,然後再也沒有痕跡。
《再見小綠》改編自南Q太的同名少女漫畫,可以視為古廐智之自PIA體系發跡後十年的一次資格審查。其清澈質地與平靜節奏恰好介於深受影評人喜愛的獨立作者風格前作《初夏之戀》、《惡童日記》,以及偶像卡司題材通俗的《Robokon》之間。事實上,對於年輕女性角色「潛在主動性」的深入挖掘,以及「愛要怎麼說出口」的細部描繪,顯然已成為古厩智之作品中的招牌作者印記。無論《初夏之戀》中勇敢表達對於愛情的渴望的女主角,或是《Robokon》裡由長澤雅美所飾演誤打誤撞加入學校機器社團進而激發自身熱血的高校女生,還是《再見小綠》裡終於忍不住跨線對炮友表白愛意的夕子,皆具備一脈相承的主動性格與溫熱血型。值得注意的是,西島秀俊(《愛情白皮書》)與星野真里(《新白色之戀》)這兩位日劇迷並不陌生的前偶像派明星,這回皆有不同以往既定形象的突破性大膽裸露演出,星野真里更因此獲得南特三洲影展最佳女主角銀氣球獎的肯定(最後那場卡拉OK戲演得實在很好)。
古厩智之在1992年以首部十六釐米短片《激烈的躲避球》獲得第十五屆PIA影展大獎,並因此獲得首部十六釐米劇情長片《初夏之戀》的拍攝基金。他在2001年以描述八零年代日本小鎮學生暴力體罰的成長電影《惡童日記》獲得鹿特丹影展最高榮譽金虎獎及會外賽費比西影評人獎的雙重肯定。最新作品為上野樹里與三浦春馬主演的暢銷馬拉松漫畫改編電影《奈緒子》。
Ryan老實說:
十多年前在欣欣晶華看《初夏之戀》的美好記憶猶在,如今看《再見小綠》卻有一種滄海桑田的唏噓(包括已經變成大叔的西島秀俊及奮力一脫的星野真里)。當然古厩智之功力上的進展毋庸置疑,感嘆的是美好世代的已然不再,只因為我們都已長大。
《電影少年愛作夢》The Early Years Erik Nietzsche, Part 1(Erik Nietzsche sagaen del 1)
2007東京影展正式競賽入圍/2008丹麥金像獎最佳製作設計入圍
在上個世紀的七零年代末期,聰明但缺乏經驗的伊瑞克決心要成為一名導演,當他意外地拿到丹麥國家電影學院的入學許可之後,他開始與情緒不穩定的指導教授及行事缺乏邏輯的一群怪胎同學奮戰,努力拍出他的第一部作品,朝向大導演之路邁進……。
《電影少年愛作夢》對於丹麥電影工業有著尖銳黑色的幽默嘲諷,非常適合與去年台北電影節開幕片《誰才是導演》相互對照觀賞。而一群熟面孔丹麥演員的友情助陣,加上丹麥大導演拉斯‧馮‧提爾身兼本片編劇、旁白兩職,更是讓本片頗有「逗馬同學會」的超現實戲外戲的後設趣味性。事實上,拉斯‧馮‧提爾雖未親自執導,但他所編寫的劇本依舊強勢地在片中展露屬於他的招牌作者印記。
或許拉斯‧馮‧提爾個人的確開始對過往自己所擅長的種種心機操弄與惡意試煉感到厭煩,以致《電影少年愛作夢》在直指電影人核心創作理念時,竟流露出在他過去作品中少見的一股激情與熱血。本片無疑是拉斯‧馮‧提爾私人的秘密電影夢,片中不乏向《八又二分之一》、《日以作夜》等影史經典作品致敬的神來之筆,懷舊中流露出濃濃的感性。戲中有戲的層層解構與相互堆疊,讓本片宛如拉斯‧馮‧提爾早期代表作《瘟疫》的前傳、首部曲,絕對是死忠影迷瞭解拉斯‧馮‧提爾這號傳奇人物的創作心路歷程的絕佳參考片目。
本片導演賈柏.蘇森(Jacob Thuesen)1962年出生於丹麥,1991年從丹麥的電影學院畢業,在校時主修電影剪接,曾擔任《醫院風雲》的剪接師,也與約根.萊斯、蘇珊娜.畢葉爾等重要丹麥導演合作過。他的紀錄片作品《Under New York》獲得舊金山國際影展大獎,首部劇情長片《性控訴》曾入圍柏林影展正式競賽,並於2006年台北電影節映演過。
Ryan老實說:
假如你是拉斯‧馮‧提爾的信徒,那本片必看;假如拉斯‧馮‧提爾的電影對你沒啥意義,那本片可以直接跳過。
《傷心蔚藍海》Wonderful Town
2008鹿特丹影展金虎獎/2008香港電影節影評人費比西獎
Ton是因公出差來到泰國南方的建築師,Na是獨力經營小旅店的年輕寡婦。在濱海小鎮的安靜旅店裡,兩人的視線一次又一次交會,透過各自不同的動作與神情,隱微而曖昧的愛情氣味,慢慢在空氣中發酵、進而濃郁。然而過往的陰影與傷痛,就如同故事開始時那一波波來襲的海浪般無法預測,也無可避免。Ton來自曼谷,海邊小鎮上的小旅店之於他,似乎只是生命旅途中的一個暫時休憩點;Na是南亞海嘯下的倖存者,經營旅店代表著她生命中唯一能夠全然守護的一項具體肯定。在這片曾經滿目瘡痍的海灘上,新的渡假飯店計畫在Ton的監工之下,逐漸成形。然而心靈上的重建工作,卻遠比想像中還要巨大、艱難……。
Ton洗澡時哼唱的那首小調,在Na的芳心深處掀起陣陣漣漪;事實上,《傷心蔚藍海》宛如一首聽似簡單,實則澎湃洶湧的小曲,溫柔的音符掩飾了黯黑深邃的潛在危險性,也覆蓋住一觸即發的暴烈可能性。入侵的外來者,終究被迫消失,傷心小鎮註定回復過往平靜。
泰國新銳導演雅狄也.阿薩拉(Aditya Assarat)初試啼聲,其凝鍊穩健的調度語法,以及不向通俗敘事妥協的作者姿態,讓靜謐詩意中突如其來的衝突性更顯震撼與反差(雖然我嫌構圖精緻有餘,情感豐厚度稍嫌不足),不但在專門獎勵新銳導演的荷蘭鹿特丹影展中獲得首獎肯定,更不讓另兩位近年在國際影展備受矚目的泰國導演彭力雲旦拿域安、阿比查邦‧魏拉希沙可專美於前。
雅狄也.阿薩拉,1972年出生於曼谷,十五歲時前往美國求學,在紐約大學修習歷史,後來轉往南加大取得碩士學位,短片作品《摩托車》就是他的畢業製作。這部描述父子情感與過往傷痛的短片處女作,不但在許多知名國際影展例如芝加哥國際影展獲得首獎殊榮,其核心主題也與首部劇情長片《傷心蔚藍海》互通聲氣。其他短片作品包括《等待》、《天才小子》等。
Ryan老實說:
嗯,其實看Screener看得昏昏欲睡。也許看大銀幕效果會好很多吧。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