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6-13 14:17:30| 人氣3,44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8 台北電影節(一)愛爾蘭篇(上)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今年花了太多心力去呵護游大湊展人(而且還沒呵護完喔,請密切注意我的中時部落格),導致影展都快開幕了我還沒生出半篇相關影評。好像太混了點。所以,不得已只好把我上個月幫台北電影節特刊寫的介紹增添修補一下,拿來貼上充數。還請大家多多包涵。

基本上寫手冊特刊的稿費很少,純粹是因為好玩(以前沒寫過)、虛榮(有些片可以搶先試片看到),而且可以挑戰自己的文案能力,看看有沒有辦法把很無聊的片透過自己的「文字詮釋」,生出那麼一丁點兒意思,好引起讀者興趣。

所以在接下來這一系列的「2008台北電影節」相關影評文裡,如果你發現怎麼好幾篇都跟特刊上的文字大同小異,那不用懷疑了,因為正是我寫的。如果那些文字不小心害你踩到地雷,先說聲抱歉;如果因此讓你看到一部改變你一生的好片,當然歡迎留言分享囉。
《愛爾蘭秘密行動》Irish Destiny

1916年的復活節起義(Easter Rising),是愛爾蘭自1798年以來最重大的起義事件。雖然起義在六天後隨即遭到鎮壓,但在歷史上被認定是通往愛爾蘭共和國之路的重要里程碑。1926年,喬治.杜何斯特為紀念復活節起義滿十週年,以此為背景並摻入真實歷史片段,拍出一部大格局的戰爭愛情默片史詩《愛爾蘭秘密行動》。

故事的主人翁丹尼斯是一名愛爾蘭共和軍,因為在無意中發現了一個秘密計畫的逮捕行動,遂緊急前往都柏林去警告其他成員,卻不幸被英軍抓住而生死未卜。正當他與其他獄友企圖逃脫的同時,遠在家鄉的家人及女友也因惡名昭彰的「黑棕部隊」的到來而面臨巨大危機。這部電影對愛爾蘭獨立戰爭時期的歷史氛圍有著相當傳神的捕捉,對當時的愛爾蘭觀眾而言更是一大鼓舞。難得的是,雖然這是一部不折不扣的政治宣傳片,但說教意味卻不濃厚。因為編劇I.J. Eppel花了很大篇幅去描寫丹尼斯的女友及母親這兩個女性角色,透過女性對愛情的憧憬與堅貞,以及對親情的母性慈暉與責任感,去柔化太過嚴肅陽剛的時代背景,讓獨立建國的故事主線顯得更具層次深度,豐厚且完整。

本片膠捲曾經一度遺失,重新出土並經數位修復之後,由愛爾蘭著名音樂家Micheal O’Suilleabhain譜寫配樂,並技巧性融入愛爾蘭國歌、巴哈布蘭登堡協奏曲第五號等知名旋律,使其更顯親近動人。

本片導演喬治.杜何斯特(George Dewhurst)出生於1889年的英國,為英國電影史上相當重要的先鋒級人物。他早年拍攝的默片作品如今已不可考。儘管他在攝製技術上缺乏開創性與突破,但他在1931年成功拍出個人的第一部有聲電影《A Sister to Assist ’Er》(根據imdb資料,應該是把自己的默片作品拍成有聲版本),證明默片導演同樣能跟得上時代。不過喬治.杜何斯特在1932年宣告破產,從此未再拍片。五十年代曾被人發現潦倒現身倫敦街頭,1968年在倫敦過世。



Ryan老實說:
如果預算多的話,還算值得進戲院見識一下。好歹本片也算是《吹動大麥的風》黑白古董默劇版。而且在大銀幕上看默片,那個質感與fu還是很不一樣啊。


《那年夏天的加油站》Garage

2007坎城影展國際同盟藝術電影獎/2007愛爾蘭電影電視獎最佳影片、導演等四項大獎

愛爾蘭中西部鄉村的某個夏天,一間勉強維持生計的加油站,一個遲鈍、善良、笑口常開的中年伙計喬西,竟因老闆延長營業時間而增僱的一名十五歲臨時助手大衛的到來,徹底打亂了他自己二十年來一成不變的規律生活……。

《那年夏天的加油站》是一部表面上平靜無波,內在洶湧翻騰的慢節奏人性悲喜劇。片中對郊區小鎮風土民情的刻劃,溫暖中帶著批判,殘酷中泛著悲憫。本片的故事背景與人物設定,不免令人想起美國獨立電影《下一站,幸福》;而片中關於人際溝通解碼的傷感無助,則與以色列電影《樂隊來訪時》互通聲氣。值得注意的是,愛爾蘭著名喜劇演員帕特.修特在片中改頭換面挑戰與本身性格截然不同的內向拘謹角色,也因此獲得愛爾蘭電影電視獎最佳男主角的肯定。而以《瑪德琳姊妹》成名的英國演技派女星安.瑪莉.道夫(《贖罪》男主角詹姆斯.麥克艾維現實生活中的妻子)在片中飾演喬西心儀的雜貨店員卡梅兒,戲份雖然不多,卻與帕特.修特擦出相當動人的火花。

李納德.阿伯拉罕森(Leonard Abrahamson),1966年出生於都柏林,大學先後主修過物理及哲學。他在校時就開始執導短片,畢業後以十六釐米短片《3 Joes》贏得包括愛爾蘭影展最佳歐洲短片獎等多項國際獎座。在前往美國史丹佛大學哲學系作短期進修之後,他返回愛爾蘭開始拍攝商業廣告,2004年執導的劇情長片處女作《Adam & Paul》在國際間獲獎無數,並獲得愛爾蘭電影電視獎最佳導演獎的肯定。《那年夏天的加油站》是李納德.阿伯拉罕森與編劇馬克.歐哈洛藍(Mark O’Halloran)的第二度合作,總計獲得愛爾蘭電影電視獎十一項提名(成績超越他們首度合作的都會喜劇《Adam & Paul》的八項提名)。馬克.歐哈洛藍同時也是一名演員,他在《Adam & Paul》中的亮眼表現,曾獲歐洲電影促進會(European Film Promotion)選為2005年度的閃亮新星(Shooting Stars)。



Ryan老實說:
不錯的心靈小品,喜歡《下一站,幸福》那類平淡小調的觀眾,應該也會喜歡這部片。


《少女飄浪記事》Pavee Lackeen: The Traveller Girl

2005倫敦影展薩亞吉雷新導演獎/2005愛爾蘭電影電視獎最佳影片、新導演獎

十歲大的女孩溫妮與她的「愛爾蘭流浪者(Irish Traveller)」家庭,居住在都柏林郊區的活動拖車裡。溫妮的爸爸不在,母親酗酒,哥哥在牢裡,姊姊連基本算術都成問題,她自己則經常與同學起衝突,被老師要求暫時待在家中好好反省。當政府單位準備驅逐溫妮一家人的時候,儘管有各式各樣的福利團體與社工嘗試協助她們解決困境,為她們找一棟貨真價實的房子,但情況顯然只有更加糟糕。

「愛爾蘭流浪者(Irish Traveller)」是一群居住在拖車上,到處流浪的群體。隨著長時間的發展,他們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背景、文化及語言,被視為一種特別的種族(註)。《少女飄浪記事》原片名Pavee Lackeen,取自愛爾蘭流浪者慣用的雪爾特語(一種根基於愛爾蘭語和英語的黑話),其實也就是流浪者少女(The Traveller Girl)之意。故事的主人翁溫妮(Winnie Maughan)與她片中的家人,在真實生活中正是不折不扣的愛爾蘭流浪者家庭。

透過技巧性的戲劇化處理及誠懇的創作態度,《少女飄浪記事》呈現出愛爾蘭流浪者在政策官僚體制的壓迫、社會大眾精神層面的偏見、及窘迫的經濟狀況間不斷掙扎的難堪處境。無論政府官員、社福義工、激進示威者,還是環繞溫妮的師長、友人,各有各的立場與侷限,而溫妮一家人最終只能在縫隙中自己咬著牙,無力又頑強地與這個世界對抗。沒有高潮起伏的通俗煽情與激昂,《少女飄浪記事》卻盈滿著《早安孟買》那般憤怒直接的人道主義;而尾聲那組充滿生命力的長鏡頭跟拍,不免令人想起達丹兄弟的代表作《美麗蘿賽塔》。

1961年出生於英國的派瑞.奧格登(Perry Ogden)是著名時尚攝影師,曾為Ralph Lauren及Calvin Klein等知名品牌拍攝平面照片。1999年出版的攝影書「Pony Kids」不但完整展示他對都柏林流浪者族群長期的關注與紀錄(台北電影節真該順道辦他的攝影回顧展才是),更因此結識溫妮而催生出《少女飄浪記事》這部劇情長片處女作。其晃動的手提DV攝影風格,冷靜、節制、近乎紀錄片質地的真實電影(Cinéma vérité)風格,獲得倫敦影展薩亞吉雷新導演獎評審團的一致肯定。


註:
「愛爾蘭流浪者(Irish Traveller)」:http://en.wikipedia.org/wiki/Irish_Traveller


附記:其他參考資料
http://www.filmireland.net/reviews/paveelackeen.htm
http://www.iofilm.co.uk/festivals/london/2005/20060212.php
http://film.guardian.co.uk/features/featurepages/0,,1706302,00.html



Ryan老實說:
為了認識一下「愛爾蘭流浪者(Irish Traveller)」,實在該進戲院看一看這部片。收場那極其平實卻又充滿無力感的頑強姿態,讓我非常感動。


台長: Ryan
人氣(3,44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 個人分類: 影展觀測站 |
此分類下一篇:2008 台北電影節(一)愛爾蘭篇(中)
此分類上一篇:奧斯卡電影筆記(下)傑作百分百(完成版)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