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步刊登於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官方網站,轉載煩請註明出處,謝謝。
攝影師出身的劉吉雄,已經在《高校有刀》中顯露了他獨樹一格的影像調度。這回《草木戰役》由許多訪談與一連串以台灣植物昆蟲為紀錄主角的詩意鏡頭組合而成,配合著節奏感強烈的合成音效(註)及精雕細琢的旁白敘述,同樣讓人印象深刻。雖然只有短短五十六分鐘,《草木戰役》卻被巧妙地切割成十五個小段落,佐以「爬樹的樹」、「蟑螂的鼻子」、「我家在外國」、「亞細亞的孤兒」、「沒有腳的花」、「敵人的敵人」、「草木無祖國」等或是讓人會心一笑,或是漾著童趣,或是意有所指的小標題。《草木戰役》從上千根進口木頭為起點,宛如歐佛斯(Max Ophuls)的《輪舞》般,帶著觀眾上山看原住民攀上八九層樓高度的樹摘愛玉果實,聽賽夏父老講遷居歷史及與客家泰雅從和諧到對立的往昔,看殖民時期用途多而廣甚至引發英日戰爭的樟腦如今成了滿足觀光客鄉愁的替代品,從義大利來台的蜜蜂隨著蜂農如游牧民族般逐「花粉」而居,當年肩負造林製紙大任隨荷蘭人來台的銀合歡竟威脅到台灣生態…。滄海桑田,四季交迭,人死了,地平了,高樓蓋了,蟑螂蜜蜂草木依舊,總統府前的外來種大王椰子樹依舊。改變的是,蕃薯葉成了養生菜;改變的是,中華民國不再是秋海棠葉的形狀;而無法改變的是,象徵台灣島的蕃薯,原來是歐洲大航海時代的舶來品。
由於本文已收入《台灣電影愛與死》一書,此處不再全文刊登,不便之處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