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刊於〈電影欣賞〉季刊,請勿轉載,謝謝!
昆丁‧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在擔任2004年坎城影展的評審團主席時,曾在記者會上說過:「一個健全的國族電影工業,應該要製拍各式各樣的電影」。台灣的電影工業健全嗎?我想這是無須討論的;那英國呢?每個人的看法可就不同了,這甚至成了去年愛丁堡電影節其中一場座談會的辯論題目。
事實上,老牌英國導演,同時貴為英國電影協會(British Film Council)主席的亞倫‧派克(Alan Parker),就曾經不客氣地批評自家電影工業實在不健全,拍出來的電影風格小眾、難以接近,根本就是把市場口味晾在一旁。至於較年輕一輩的安東尼‧明格拉(Anthony Minghella),儘管對英國電影還抱持著希望,卻也含蓄地承認,「較能」欣賞英國電影之美的,大概剩下藝術片影迷了。
亞倫‧派克覺得該把格局放遠,把方向對準全球,才有辦法讓擴張英國電影的市場。安東尼‧明格拉則覺得目標全球、向外找資金,並不是振興英國電影工業的第一要務。如何說服英國自家投資者對自家影片的信心,如何拍出一部有著散發著獨一無二英式風格的市場導向商業片,也許才是重點。這兩位拍片走國際合資路線的英國導演,對英國電影看法的歧異,其實或多或少揭露了現今英國電影工業所身陷的泥沼。
在台灣,有人抱怨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三大天王佔盡資源優勢(還好李安去好萊塢發展了),間接扼殺了新導演出頭的機會;在香港,王晶更曾經公開批評王家衛永遠在搞小眾崇拜耍自溺。在英國,由英國電影協會所總管的各式各樣輔導金制度,其實同樣被批評太過「名牌導向」,往往以最優渥的資金(Premiere Fund)來支持麥克‧李(Mike Leigh)、麥可‧溫特波頓(Michael Winterbottom)等國際名導,以及獲好萊塢資金挹注的計畫。其他名氣較低的,只能去競逐New Cinema Fund或Development Fund。至於電影拍完之後,排不排得上院線,又是另一個問題了。所以,台灣的電影導演也無須對自己的處境感到太過悲哀。畢竟,金光閃閃如《天使薇拉卓克》(Vera Drake)者,除了在幾個大城市能夠擠上主流影城,其他城鎮還不是落寞地在藝術戲院或社區文化中心演個幾場意思意思。麥克‧李假如有機會瞭解《天邊一朵雲》全台四十幾間戲院聯映的盛況,說不定還反過頭來羨慕起蔡明亮哩!
從這幾年三大影展的入圍、得獎名單來看,英國電影表面上看似風光。然而,就如同台灣電影的國際地位長年靠三大天王撐場面一樣,現今上得了檯面的英國導演,撇開麥克‧李、肯‧洛區(Ken Loach)及彼得‧格林納威(Peter Greenaway)三尊大師後,還有誰走得出英倫海峽?麥可‧溫特波頓距離大師還需一些努力;彼得‧穆蘭(Peter Mullan)、蓋瑞‧歐德曼(Gary Oldman)、提姆‧羅斯(Tim Roth)這三位演技派男星,雖以光彩奪目的處女作證明其當導演的潛質,卻還是決定把演戲當成事業主力。亞倫‧派克雄風早已不再;至於史蒂芬‧佛瑞爾(Stephen Frears)及李察‧隆克蘭(Richard Loncraine),創作上似乎後繼無力…。
至於年輕一輩的英國創作者,多數缺乏三大國際影展加持,又不像丹尼‧鮑爾(Danny Boyle)、羅傑‧米契(Roger Michell)或葛蘭德‧恰達(Gurinder Chadha)等人,憑著過往的輝煌票房記錄來吸引好萊塢資金。偶而出現一位值得期待的潛力新導,例如以《天王流氓》(Gangster No. 1)崛起的保羅‧麥格根(Paul McGuigan),面對好萊塢優渥條件的招手,隨後獻上的新作再也難以波濤洶湧。看來,要如安東尼‧明格拉充分利用好萊塢的財大氣粗,實現英國難以提供支援的電影夢,還真得有一番實力才行。
即使每年的愛丁堡電影節,總記得煞費苦心為潛力新秀鋪紅毯;即使每年的英國獨立電影獎(British Independent Film Awards)總不忘提攜備受忽略的本土獨立創作者;即使連早已遭好萊塢狠狠殖民的英國影藝學院電影獎(BAFTA),也體貼地設立「年度最佳英國電影」及「年度最佳英國影人」(跟金馬獎一樣)兩個特別獎來表揚自家人…,這些年來,這群自家的入圍、得獎者,其作品國際能見度仍嫌太低。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