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時候,我聽過卜乃夫(著有《塔裏的女人》等多本書)先生講過的一場演講,演講的題目是││無字文學。
雖然我離開高中已經快三十年了,但是我還是很清楚的能夠記得卜先生當時演講裏所說的一些內容。卜先生的那一場講演,對於我來說可真的是受用無窮,我很感激能夠拜聽卜先生當年的那一場演講,我真希望卜先生他能夠知道,他當時對一群小鬼頭們所講下的話,是有人很認真的給聽進去了,遺憾的是我永遠都沒有機會去跟卜先生講了。
我對卜先生所講的那一席話覺悟得恨晚,當我在經歷了幾番挫折忍受過許多風霜的際遇之後,我才能夠慢慢的咀嚼體會出卜先生那一席話裏頭所蘊含著的深刻人生歷練以及平靜悠遠的智慧出來。
卜先生說: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遍地都是文章無處不有詩歌,我們應該要習慣用文學的眼光來閱讀、感受、觀想發生在我們周遭的所有一切事物。不論是風吹葉落的那一種悲秋的傷懷;還是陽光透進窗簾照射出來的光束與暗影間靈動的共舞;抑或是小雨飄飄輕落下來的朦朧迷離……這一切全都是文學,是真真切切明白透亮而且又還十分寫實的文學,是我們在生活之中垂手拾來就可以獲得的文學。我們只要學會了去用我們的眼、去用我們的心,平意靜息的來虛誠的領受與體會,我們就能夠讀得到一篇篇優美的詩篇,感染到文學裡邊的優美、喜悅、愁苦與及哀傷,挑觸起我們心靈上那一股莫名的悸動。
其實閱讀可以是很任意的一種型式,但凡是我們感覺器官可以意識感應得到的外在刺激,都可以成為我們閱讀的對象;任何一種閱讀的模式,都可能會給予我們很深刻的體驗跟感受。不管我們是看過了一場電影,還是聽到唱一首情歌,或者歡喜的望見那滿樹的紅花,此時,我們的心弦就都如同是遭遇到了一遍遍輕柔的撫摸;那怕是我們僅只不過是隨意的在注視著公園裏邊孩童們跟狗兒玩樂的嬉戲,我們的內心都一樣的可能會受到啟迪,情緒也可能會因此而遭到感染掀動了起伏的波瀾。因此所謂的「閱讀」也就是我們所有的感知器官在和環境彼此之間的交流互動;所以我們應該要放空掉我們的內心,平息住我們那難平的雜念,那麼我們就會如同那千手千眼的觀世音一般的有著無數雙能夠看清和觀望的「眼」。
我們不是常在說「人生就是一本大書」嗎?在生活裏我們所遇上的種種事情,不就都是一場場認真的閱讀嗎?這一些不同型態的閱讀,我們都應該給予同等認真的關注。這理由就跟我們對平常對閱讀所理解的含義是一樣的,它們同樣的能夠增長我們的知識,也同時滋養豐富了我們的心靈。古今中外有無數個高人異士英雄豪傑,他們全都是目不識丁無法閱讀的人,但是他們都比一般的人多出了很多雙能夠「閱讀」觀望的眼;而所謂的「無字文學」又豈只是僅僅限於「文學」而已?我想卜先生是書生性格,恪守著自己的專業不想越份,這是卜先生的謙和,也是他沒有說出來的一段「無字文學」。
轉個觀念,換個角度來想一想,我們雖然是閱讀者,但是我們同樣的不也就是一個創作者嗎?當我們默默的在觀察一件事情的進行的時後,我們可能以欣賞的態度平靜的心靈來感受它們的美,或是用批判的眼光來檢驗審視它們的得與失,因此我們不就是這一個進行中的事件的主動參與者了嗎。所以我們不僅不是一個旁觀者,也不是一個單純的閱讀者,其實我們就是那一個創作者;當我們沉浸在閱讀中的那一種喜悅歡欣與快慰裡之時,這一個時候的我們也隨即同步的在與作者相互之間共同的搞起了創作上的比試交流。※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