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4-01 19:23:00| 人氣10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沒有「藍圖」發展的建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當建築師受業主委託要設計一建築物的時候, 可能會出現兩種截然不同的設計態度與作業方式。

其中一類的建築師, 他閉關在事務所裡, 在圖桌前拿起了尺規, 開始畫起一個一個交疊的圓形、 矩形、 或是三角形, 完全陶醉在幾何圖案組合的美感, 對那精心裡略帶些直觀,擘畫出來的或水平、或垂直的粗細線條,甚是感動, 等到那「了然於胸」的建築形式完全在平面、 立面、 剖面圖呈現時, 製圖的手還在微微顫動, 激情尚無法立刻像酒精、像潮水般退去。因為此時的建築師可說是徹徹底底藉由形式操作、 邏輯推演等等 ,實踐了他的設計概念以及建築美學。


然而,這麼完美的建築作品就要活生生被移植的現實的基地環境中去, 彷若故宮博物院中美麗的瓷器, 就要被拿去人家的宅落裡, 用來盛水, 大口大口的水,往肚子裡灌下去。 這類建築師,除了滿意、 感動, 恐怕難掩心中的不捨與落寞!?

值得欣慰的是,他們堅持有自己獨特的品味以及強烈的風格, 且隨著這樣的品味、風格誕生的建築式樣,是有普世價值的, 是可以放諸四海皆準的。


另一類建築師, 不是在安靜幽微,一如沖洗黑白照片的暗房般的工作室裡, 捻著鬚 ,細聽著自己心中的轉折起伏, 一步一步把心中的山水,在鋪開的長紙張上一點一點落筆, 還不忘記講究細節中的皴法。 不! 他們走出室外, 他們走到真實的基地環境中去。


他們即使來到基地, 卻也「胸無成竹」, 坦白說,他們完全不清楚最後會設計發展出什麼結果來的建築!

拿著相機、 拿著速寫本, 建築師在基地裡踱著腳步,偶而低頭沉思, 偶而抬頭看看天空整齊有致變換隊伍形式的一群鴻雁飛過基地的領空。 建築師甚至走到了基地外方圓幾里內的巷弄裡, 然後他看到這附近的居家用浪板、 鐵皮、 鋼骨增蓋的違章空間, 他更看到陰雨連綿,紛紛霏霏的細雨,使得這一帶都是積水、 漏水。

在難得的晴天裡, 陽光生猛, 居民愛用遮陽板架在窗戶的上方, 遠遠看來像極了一頂一頂高低錯落有致的球帽前方的帽緣, 建築師想沿用並稍加改造這種當地常民發展出來的遮陽板形式 ,他要將他的建築物與週遭整個環境攪和在一起 ,他並不想拔地而起,貿然突兀地放置了國際風的建築量體, 讓大家瞠舌啞然。

他得處理多雨水的問題 ,除此之外,他還企圖做示範, 想從他尚未想清楚的設計作品中, 提出一種鋼骨、 鐵皮的高明構築方式, 要告訴常民這類陽春的建材,也可以玩出名堂, 也有它們合理的接合 、組織的道理。

建築師更跑去了業主現有的家中小住一兩晚, 充分了解業主的生活習慣、 行為模式。他於是知道業主看重風水對空間格局的影響, 這也使得他必須睜開眼睛望向基地北方的遠山山脈與山勢, 去充分感受山的氤氳靈氣,思考如何與建築主體的呼應與吸納? 當然,他決定採用傾斜的屋頂來排去甚多的雨水, 斜頂傾斜的角度, 還引發他呼應配合座座橫亙的遠山的一道道清楚有序的走勢。

這樣多雨的基地環境, 使得他在逛巷弄的同時, 似乎可以嗅到通風不良所造成的霉味, 於是他除了思考通風的物理問題, 他更有一股衝動, 想在基地種植兩百株桂樹, 他已然嗅到遍地的桂花香。

回到事務所, 建築師還必須與一群夥伴,逐項從不同比例大小的模型中,商討各種建築因素糾纏下設計的可行性。

這類的建築師也許可以稱為「認知建築師」, 從個人的偏好、 真實環境狀況 、人文歷史 、業主的需求等等因素互動牽扯, 最後出現了適合的建築形式, 而這樣的建築形式不是建築師一路線性思考下來的結果, 卻是大規模的局部因素交互作用下可能出現的現象。這樣的建築發展,沒有高偉、絕對的「藍圖」,沒有中心、唯一的指導原則以及設計概念, 讓建築師按表操課 ,好經過了三天建築設計,就大概可以發展到既定的階段, 到了一個禮拜後,設計又可以順利發展到下一個階段, 然後漸趨成熟。 沒有一個抽象、遠大的設計概念,在逐步推演出建築的設計結果( 例如由一枝鉛筆為設計概念發展出一棟刺破蒼穹的尖聳高樓)。

建築恐怕沒有這麼縝密地在規劃、安排建築師的設計發展的中央系統,或設計概念吧?!

學者克拉克( Andy Clark) 提出了「無藍圖的發展( Development without Blueprints)」 :藉由汽車、 營造建築物,必備的「藍圖」做比喻,來說明小孩子的認知能力的發展與改變。 小孩從小一步步到長大成人的每一個過程, 漸漸發展成熟的種種行為模式, 背後沒有藍圖的指示。 種種行為模式、 認知能力,並非由一個單一的因素在做決定的, 而是很多局部因素的高度互動導致的, 例如身體的成長、 環境變因、 腦的成熟、 學習狀況等等, 每個因素都是同等重要的, 並沒有一項因素是主要的宰制。 人的認知如此, 其他生物亦然, 例如鳥類的飛行變化隊形, 並不是由一隻在帶頭設計變換隊形 ,或是鳥的腦中有變換隊形的計劃書。

都不是! 而是每一隻鳥都遵循了一些簡單的指令, 每一隻鳥跟隨著身邊的臨伴們有密切的互動 ,如此一來 ,整個隊形就如同建築師在基地見到的壯觀飛行隊伍的畫面。

台長:
人氣(10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淺言淺灘 |
此分類下一篇:再見青春 再見童顏 猶太文化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