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謝選駿
丹布朗寫過許多小說,而《達﹒文西密碼》的暢銷,使得丹布朗的四部小說在2004年初的同一周內,同時登上《紐約時報》的暢銷書排行榜。一時間,丹布朗成為了眾多媒體關注的焦點,他先後被美國有線新聞網(CNN)、今日秀(The Today Show)、美國國家廣播電台(National Public Radio)、美國之音(Voice of America)等邀請成為節目嘉賓,同時,他也接受了多家雜志的採訪,包括《新聞周刊》(Newsweek)、《時代周刊》(Times)、《福布斯》(Forbes)、《人物》(People)、《GQ》(GQ)、《紐約客》(The New Yorker)等。他的小說已經被翻譯成了40多種文字在全世界出版。

(一)其中《天使與魔鬼》(Angels & Demons)也是講述的類似驚險小說:
一個古老的秘密隱修會、一種破壞性極大的新武器、一個不可思議的目標,等等: 當世界知名的哈佛符號學家羅伯特﹒蘭登(因書中主角同【達文西密碼】,故也被視為【達文西密碼◎前傳】,也極有可能被搬上大銀幕…)被召到瑞士的一家研究機構分析一個神秘符號──這個符號烙在一位被謀殺的物理學家的胸口上──時,他發現了一樁費解之事的証據:一個叫做光照派──曾經在地球上出現的最強大的地下組織──的古老秘密隱修會的重現……
光照派從隱匿處浮出水面是為了完成它與它最恨的宿敵──天主教會──之間傳奇式的深仇大恨的最後一步。當光照派的信使告知他已將一枚無法拆除的時間炸彈藏在梵蒂岡市市中心時,蘭登的最擔憂的事情在梵蒂岡的神聖集會前夕被証實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蘭登飛赴羅馬與一位漂亮而又神秘的意大利科學家維多利亞聯手,奮不顧身地努力幫助梵蒂岡市幸免遇難。
穿過封閉的地窟、危險的地下通道、廢棄的大教堂,甚至抵達地球上最秘密的地下室中心,蘭登和維多利亞開始了一場緊張的搜尋。他們沿著400年之久標有古代符號的小道行進,小道蜿蜒著穿過羅馬通向長期被人遺忘的光照派的藏身之處… 一個存在拯救梵蒂岡市惟一希望的偏僻之地。
(二)欺騙要訣(Deception Point)也是大同小異:
一項驚人的科學發現、一樁具有驚人才智的騙局、“一部你從未讀過的政治驚悚小說”等等:
當一顆新發射的國家安全局衛星發現了一個深埋於北極冰塊中驚人的稀有物體的証據時,錯誤百出的太空總署宣布了一個急需的勝利……這個勝利對美國的太空政策以及即將來臨的總統大選具有深刻意義。
美國總統辦公室處於緊急狀態,總統派出白宮情報分析員雷切爾﹒塞克斯頓赴米爾恩冰架証實一下這項發現的真實性。由一組專家──包括很有個人魅力的大學教師邁克爾﹒托蘭德──隨行,雷切爾揭露了一樁難以置信的事情──一個關於科學騙局的証據──一個大膽的陰謀,揚言要將世界陷入紛爭之中。但是,在雷切爾能和總統取得聯系之前,她和邁克爾遭到了一個致命特遣隊的襲擊……一個秘密暗殺小組,受一個不顧一切隱瞞真相的神秘權術家的控制。為了活命他們逃入一個既危險又荒涼的地方,他們隻抱有一絲生存的希望,要找出策劃這一妙計的人是誰。
(三)數字堡壘(Digital Fortress)也是鬼話連篇:
世界上最強大的情報機構、一個不可破譯的密碼、“一個你永遠難忘的竅門”等等:
令人感到陣陣恐懼,而且充斥著比湯姆﹒克蘭西更多的情報秘密,《數字堡壘》把讀者深深帶入地球上最強大的情報組織──國家安全局──一個直到現在不足3%的美國人知曉的極為保密、擁有幾十億美元的機構。當國家安全局最為機密的技術精品──一台無敵解碼機──遇到了一個它不能破譯的神秘密碼時,國家安全局打電話給這台機器的負責人,密碼專家蘇珊﹒福來切爾,一位漂亮的著名數學家。她所揭露的事實在權力中心掀起了軒然大波。
國家安全局不是被槍或炸彈而是被一個精巧復雜的密碼劫為人質,一旦解開這個密碼將使美國情報系統陷入癱瘓。被一場越來越猛的秘密和謊言的風暴所裹挾,蘇珊奮力解救她所信任的國家安全局。在被各方出賣之後,她發現自己不止是為了她的國家,而且是為了自己的性命,最終也是為了她所愛之人的性命而戰鬥。
《數字堡壘》一書也是人造的懸念不斷,用一個令人吃驚的竅門使國家安全局勉勉強強阻止了美國歷史上最大的一場情報災難。從地下電力通道,到東京的摩天大樓,再到高聳的西班牙大教堂,一場殊死角逐展開了……一個毀滅非凡天才的重大圖謀……一個牢不可破的加密公式,威脅說要破壞國際均勢。
總之,從小說家的角度看,可以為丹布朗辯護說:“編造故事無罪,冒充歷史有理”──“只要我喜歡,幹什麼都可以。”

P.S.丹布朗的身世和官司 :
丹布朗何許人也?原來,他畢業於安赫斯特大學(Amherst College)和菲利普﹒埃克塞特學院(Philips Exeter Academy),在他全心投入寫作之時,一直擔任該學院的英文老師。1996年,丹布朗出於對從事密碼破譯工作的秘密政府機關的興趣,寫作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數字堡壘》(Digital Fortress)。而這部小說立刻成為了國內首屈一指的網絡小說。它以美國國家安全局(National Security Agency)為背景,探究了公民隱私和國家安全之間的界限。丹布朗的第二部小說名為《欺騙要訣》(Deception Point),反映了公民道德與政治、國家安全和機密技術之間的矛盾。
丹布朗的父親是一名曾獲得總統榮譽獎的數學教授,母親是一名職業宗教音樂家,他可能從小就生活在父母造成的科學和宗教的沖突中。這些互補的觀點後來成為了丹布朗那部神怪小說《天使與魔鬼》(Angels &Demons)的靈感來源。這是一部描寫科學與宗教之間的矛盾的驚悚小說,故事以瑞士一個物理實驗室和梵蒂岡城為背景。他後來創作一系列符號學驚悚小說,故事的主人公是很受歡迎的羅伯特﹒蘭登(Robert Langdon),一名哈佛大學符號學和宗教藝術學教授。這一系列即將問世的小說的場景跨越了巴黎、倫敦和華盛頓。
丹布朗的妻子既是一名“藝術歷史學家”,也是一名“油畫家”,她不僅和丈夫一起“合作研究”,還一直“陪伴”著他完成“頻繁的研究之旅”。他們還專程到巴黎,“在羅浮宮完成了《達﹒文西密碼》”。這是多麼夸張的一對男女。小說《達﹒文西密碼》自2003年出版後,在上市後的第一周就取得了空前成功,很快就登上《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位,還在《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出版商周刊》(Publishers Weekly)以及《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等多家期刊的排行榜上名列榜首,成為全美國各主要暢銷書排行榜的大贏家。至今已譯成四十多種文字出版,總銷量逾四千萬冊,包括在美國賣出的1200萬精裝本。在美國推出平裝本後,又迅速賣出五十多萬冊。出版商已決定將首印的500萬冊增加到600萬冊。
與此同時,丹布朗本人也涉嫌剽竊,並在英國遭遇版權官司。邁克﹒貝金特和理查德﹒李昨天向英國高等法院起訴了《達﹒文西密碼》的出版商蘭登書屋,稱丹布朗的《達﹒文西密碼》竊取了他們作品的創意。

邁克﹒理查德和另一位作者亨利﹒林肯曾合著了名為《聖血與聖杯》的書。此書出版後成為1982年的暢銷書。而集懸疑、偵探、陰謀等元素於一身的《達﹒文西密碼》在2003年出版,講述了梵蒂岡力圖掩飾耶穌有子嗣的真相的故事,題材上跟《聖血與聖杯》非常近似。作者丹布朗也承認,他的確受到過《聖血與聖杯》的啟發。書中的大反派名叫李﹒提賓,看上去就像是把邁克﹒貝金特和理查德﹒李的姓合起來構成的名字。
如果丹布朗敗訴,將會影響該片在英國的上市。不過2006年4月英國倫敦高等法院裁決,暢銷小說《達﹒文西密碼》不算抄襲非小說類著作《聖血與聖杯》,被告作者丹布朗和出版商蘭登書屋在這場“學術克隆”官司中勝訴。
法官指出,抄襲指控的証據不足。雖然《聖血與聖杯》的兩名作者2月就提出了上訴,說《達﹒文西密碼》剽竊了他們1982年出版作品的主題構思,因為兩本書都是圍繞“耶穌血脈論”展開內容。在歷時一個多月的庭審後,法官彼得﹒史密斯還是認為,丹布朗沒有侵犯著作權。史密斯在長達71頁的判決書中指出:“如果小說要經過挖空心思地研讀,才能找到‘侵權’之處,那樣的指控是錯誤的。”他還表示:“即使兩本書的主題存在雷同,但還不足以構成侵犯著作權。”
丹布朗獲悉宣判結果後,說“我至今還很驚訝這兩位歷史學家會提出上訴。我很高興看到今天的結果,不僅是從個人的立場,還是以一名小說家的身份。”丹布朗在法院作証時承認,他在創作過程中參考了39本著作以及數百份相關資料,其中確有《聖血與聖杯》。但他同時聲稱,自己參閱《聖血與聖杯》時,《達﹒文西密碼》已大致完成;而“耶穌血脈論”的資料由來已久,該理論過於廣泛,早有其他學者或書籍提到過類似說法。丹布朗還在另一份聲明中表示:“小說家務必能自由從歷史著作中汲取適當材料,而不用畏首畏尾,擔心被指控抄襲或人格遭到質疑。”丹布朗接下來會集中精力創作另一部新小說。
《聖血與聖杯》的兩位作者敗訴之後,不僅無法得到侵權索賠金,還要面對高達175萬美元的起訴費用。雖然輸掉了官司,但他們的著作《聖血與聖杯》卻因此名聲大噪。自侵權案開審以來,該書在英國的銷量已猛增六成,一周內即賣出7000本。由於《達﹒文西密碼》、《聖血與聖杯》的出版商同為蘭登書屋,因此外界曾懷疑蘭登書屋為了“一舉兩得”故意炒作,以便提升兩本書的銷量。對此,蘭登書屋執行主席予以否認:“作者時隔二十余年起訴老東家出版商十分罕見,也格外令人悲哀。”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