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7-01 18:31:45| 人氣97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戲說】《神雕》加減法Part A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寫在前面的話:只是一把尺】
  
  用主觀來評判一件事物的好壞,照理說是不應該的。它會使事物的真實性在某種程度被扭曲,從而失去被正確對待的可能。但是,在某些時候,我們又不得不用用主觀的態度來評判一些東西,這就是藝術。
  一部電視劇的好與壞,實在不能用類似數學運算的方式得到一個確切的結果。即使對照著影視藝術創作的概念來一一評判,所得的結果,也只不過是根據那些影視理論編寫者的思想所推斷出的一個主觀結論而已。所以,從這個程度上來講,世界上充滿了無數的好片,也充滿了無數的爛片,只看你怎麽評判而已。
  就像《臥虎藏龍》中說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把青冥劍”那樣,當面對一部電視劇,我們都有一把尺。這把尺的基準,代表了個人的情感,審美意志,以及若干年的情感和思維累積。可是,不管贊也好,不管罵也好,有一種東西卻是一致的。
  那就是對這部電視劇的深情。
  你儘管否認,儘管說這部電視劇很爛,或者說你只是個清醒而理智的看戲者,戲裏的故事與你毫不相干。但是,當你動了心思去喜歡或去討厭的時候,情也就動了。
  李碧華不是也說過:“恨也需要動感情。”
  當我決定寫下這些文字,我已知道自己不再是一個理智的人。我必須動用我的情感,來表達我的喜歡和討厭。以下對《神雕俠侶》所做的加減法,只是我個人意識上的瞬間觀念,你可以認同,也可以反對,但那都與我無關。
  就像你對這部戲的情感,總歸是無法影響到我的生活一樣。
  
  【情節的減法:吃力不討好】
  
  情節被大幅度削減,應該是很多人看完《神雕俠侶》後的第一感覺。
  爲什麽先提這個減法,實在是因爲這個減法所帶來的後果讓人無法忽視。單看第一集,李莫愁追殺程、陸兩女娃,遭遇黃藥師後就草草了事,隨後直跳郭靖帶著楊過上終南山拜師學藝,這個漏洞所造成的缺陷,足以造成後面情節的脫節。
  首先的問題,就是武三通一家的出場全部被刪除所産生的問題。儘管在後面的敍述中,很多細節已經被補述,但是,有一個致命的漏洞卻明顯的存在,那就是武三通妻子之死。原著小說中寫武三娘是爲了替武三通吸毒而死,而武三通之所以會中毒是因爲他與李莫愁相鬥中了冰魄銀針。可是在電視劇中,李莫愁血洗陸家莊時,武三通和妻子都未出現。這就出了問題,武三通到底是何時與李莫愁相鬥?武三娘又是何時爲替丈夫吸毒而死?大小武又是如何被帶到桃花島?還有,歐陽鋒又是什麽時候認識楊過,並收他爲乾兒子?這些事件的時間順序又在哪里?
  順序被打破,邏輯也被打破。曾經有很多人挑金庸小說的毛病,很多的Bug就是邏輯的錯誤。如果說此版《神雕俠侶》在其他的情節進行刪減,還不至於影響情節的發展,那麽此處的刪減,則造成了情節的大漏洞。
  製作方曾表示,這樣安排是爲了讓楊過儘快出現,以便展開故事的發展。如果真是這樣,那麽效果如何?我們不妨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
  從戲劇情節發展的觀點來看,原著小說中楊過幫程、陸兩人躲避李莫愁的情節,其實是在發展楊過的性格。對於情節性的戲劇和小說而言,人物的性格通常是在情節的發展中體現出來。楊過的少年浪蕩,單用對白或者後面一再呈現的調皮搗蛋來呈現,遠不如小說中他油腔滑調地說李莫愁也是個大美人來得鮮明動人。因此,被刪減的小說情節,不僅從某種程度損害了人物的塑造,更讓情節的合理性被破壞。對於電影電視這類視覺藝術而言,用語言的表述效果遠不如畫面,這從這部《神雕俠侶》對畫面的追求同理可證。既然深諳畫面藝術的重要性,卻偏偏捨棄這段重要的情節,轉向在後來的敍述中用言語以及片段式閃回(那種閃回只會引起模糊和反感,這將在後面部分進行細談),不僅無法完整地補全邏輯的漏洞,每一次的倒敍只會讓漏洞一再出現在觀衆面前。之所以會這樣說,只要我們從觀衆欣賞心理去看就可得知。當觀衆在流暢的故事敍述中被你拉去回想過去的事件時,事實上也就是要再一次編織邏輯關係網去補前面敍述的不足。而這些不足原本就在觀衆的心中已經留下了疑惑,可是在後面的欣賞過程中,因爲情節而漸漸轉移了注意力。當被轉移的注意力突然再一次被強硬地拉回前面的漏洞時,觀衆不得不以更高的注意力去回想曾出現的問題,導致的結果只會越想越不對。當然,可能有人會說,會有這種吹毛求疵想法的,是一些挑剔的觀衆,大部分觀衆可能只是順著情節被動地接受已安排的情節。既然是這樣,我們不妨從觀衆的角度來看這段刪減。
  對於張紀中拍金庸作品,我一直是喜歡的,也一路追看,我也很清楚他怎樣被又罵又捧。或者可以說,張紀中挨過磚頭,也聽過掌聲。就在這樣天堂與地獄般徘徊的過程中,他漸漸摸出了門路,這從他的金庸戲一部比一部製作得精良可以看出。從某種程度看,張紀中版的《神雕俠侶》,或許是拍給那些準備罵他的人看的。
  這部分人都讀過原著小說,而且一些還是之前電視劇版本的忠實擁戴者。他們隨時準備抓著某個段落不遺餘力地進行冷嘲熱諷,所憑藉的,全是痞子式的戲謔。爲此,這版《神雕俠侶》的每個段落儘量都做到漂亮新穎,因爲這樣可以避免掉很多的磚頭。這可以從一些片花與正式片子的剪輯差異(或許只是很小的一點)可以看得出來。對付那些人云亦云的嘲諷者,最好的方式就是拿出一套讓自己可以立得住的東西。當你說那個不好,我卻可以說很好。這就是主觀式的批評,好與壞全憑我的好惡,我是痞子我怕誰。
  在這種流行的主觀式評價方式前,製作方的注意力漸漸轉向細節。邏輯的疏忽並不會引起很大的浪聲,這是很顯而易見的。太多的批評者只會說楊過太老,玉女心經像跳舞……誰會記得,武三娘是在哪個當口犧牲的?
  於是,犧牲掉了邏輯,對於那些沒讀過原著,或者對原著不熟悉的人而言,第一集是個痛苦的開始。對於金迷來說,丟掉了華山論劍(這一段倒是不關邏輯性,只是可惜少掉了郭襄在秋葉中看著楊龍二人離去的蕭瑟感)更是痛苦。那開心滿足的,又有誰呢?是那些罵這部戲的人嗎?
  他們何嘗會爲你的漏洞叫好?!他們如果發現,也只不過大聲地嘲笑一番,然後走開。而掉落漏洞裏的,則是那些真正想入戲的人……
  既是這樣,這個減法,不免做得有些悲哀了。
  
  
  【片段的加法:天堂與地獄只在一瞬間】
  
  既然在情節上有所減,自然在一些地方有所增加。
  將小說改編成影視作品,自然不能原搬照抄。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就曾提醒,“如果把忠於文學原著理解爲必然消極地順從相異的美學原則,那也是錯誤的。”編劇的再創造,是電視劇所呈現不同面貌的基礎。匈牙利理論家巴拉茲·貝拉就在他的著作《電影美學》中對於改編者提出要求,“如果一位藝術家是真正名副其實的藝術家而不是個劣等工匠的話,那麽他在改編小說爲舞臺劇或改編舞臺劇爲電影時,就會把原著僅僅當成是未加工的素材,從自己的藝術形式的特殊角度來對這段未加工的現實生活進行觀察,而根本不注意素材所已具有的形式。”但是,再創作並不一定全是好的。
  張紀中版的《神雕俠侶》,不時可以看見被填充的片段,這就是一種加法。比如小楊過與鹿清篤的“鬥爭”、小龍女被姦污、守衛襄陽城時黃蓉與郭靖的情感等。
  這些加法所出現的效果,也呈現兩種狀態。一種是情感被放大、被加深。就如上面提到的郭黃二人夫妻情深,舍小家爲大家的情感,更好地讓人震撼其中。電視與小說的不同,就在於電視可以調動聲音、畫面、色彩等等因素,加以渲染。金庸的小說素來不乏情節性,而人物的情感也大多在情節的發展中加深。《神雕俠侶》就在抓住大情節大走向之餘,給予深入細緻的情感描寫。這種加法,宛如工筆畫,細細地描,細細地寫,很多時候,讓看得人驚覺,原來那些熟悉的情節,竟蘊藏著這樣豐富的情感。從這一點意義上來講,張版《神雕俠侶》就遠勝港版的。但是,港版的《神雕俠侶》又在節奏上,超過了張版。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也是因爲片段的加法所導致的。
  當細節被擴大,節奏自然會變得緩慢。當鏡頭凝固在一個情節點上,原本期待向下發展的觀衆不得不被固定在那個點上。觀衆看電視時,被強制性地接受戲劇的節奏。但我們不應該忘記,《神雕俠侶》是一部被翻拍了無數次的電視,而且小說的普及也已深入人心。對於武俠片的節奏,觀衆更是在心中有一個定義。這種定義是從哪里來的?究其源頭,應該是香港武俠電影。
  從早期邵氏一系列的武俠影片開始,很多觀衆就接受了武俠電影快節奏的固定思考方式。這種思考方式也影響了影視劇的創作者。儘管李安的《臥虎藏龍》以新一種武俠方式出現,但是很多人忽略了,李安所展現的武俠,並不是一個爭權爭利的江湖,他所關注的,是人本身,以及對舊有文化的展現。從這個意義上講,後來部分跟風的電影無法達到李安的高度,原因自在於此。因此,作爲創作方式與電影不一樣,受衆群也不太一樣的武俠電視,自然是無法去深刻反思太多東西,於是,節奏成了很重要的因素。
  張版《神雕俠侶》在細節上的加法,在情感的強化方面有了功用,但在一些時候,卻削減了戲劇的張力。就如一長段的玉女心經練習過程,還有小龍女被姦污的大段拍攝,使人有一種沈重的拖遝感。而且,在某種程度上會引起相反的效果。我就曾和朋友開玩笑說,如果小龍女被姦污的感覺是那麽美,那她乾脆就跟甑志丙在一起好了。這當然是玩笑話,可是,這何嘗不值得去思考?

台長: kivo
人氣(973)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視賞析(綜藝、戲劇、影集、節目) | 個人分類: 戲說 |
此分類下一篇:【戲說】《神雕》加減法Part B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