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想和志願應該是不一樣的。夢想,是晚上作夢時候想的事情,至於志願,則是白天裡勵志去想的願望。以Kenneth來做例子,Kenneth每天睡前都在想,如果我中了4千萬美金的樂透彩卷,明天就請假在家睡大覺,這個想的過程,就叫做夢想,基本上沒有發生的機率。但是如果Kenneth一早起床就到菸酒店去買了一張彩卷,然後等待中獎和放假,這個就叫做—我的志願。
從小到大的Kenneth的志願,其實都很踏實,沒有那種我要當飛行員或是太空人,這種不“腳踏實地”的夢想。國小二年級的時候,Kenneth的第一篇我的志願,就是希望將來要當科學家。想想看,科學家每天都穿著潔白的衣服,在高科技的研究室裡,研究各種可能和不可能發生的事情,不時還會有政府要員或記者,謙卑的來詢問你的意見,這樣的工作,多麼令人神往。所以Kenneth在第一篇我的志願裡,就寫著:
“我的志願,是將來要當一名偉大的科學家……”
結果,老師的評語回來了,紅色的大字寫著
“有志向很好,但是科學家不是一種職業……”
雖然Kenneth到現在都沒搞懂,為什麼科學家不可以是一種職業(難不成那些在研究室研究的人都不用養活自己嗎??)Kenneth想成為科學家的夢想,就活生生的破滅了,唉…愛迪生就這樣被一個國小老師殺死了。
國小四年級的時後,Kenneth看了丁松昀神父的一本書,叫做“一個不像神父的神父”,書中幽默的描述了丁神父如何成為一個神父,如何在光啟社工作,如何演了電視連續劇,如何救濟難民…著實看得Kenneth亂感動一把,所以一回家就跟我老媽說:“媽媽!我以後要當神父”
老媽聽了也沒說什麼,只是笑一笑說“好啊”。
但是,當Kenneth下一次在百貨公司看到想要的玩具時,Kenneth的媽媽就說話了“你將來不是要當神父嗎,那要節儉一點,看非洲有多少難民沒東西吃,神父怎麼可以亂花錢買玩具呢?”
在飯桌上,看著可怕的苦瓜排骨湯在Kenneth面前,Kenneth的媽媽又說了:
“非洲那麼多小孩沒東西吃,你還挑食,將來怎麼當神父呢?”
於是,丁神父得那本書,就被Kenneth悄悄地放回了書架的最上層。台灣的第二個丁神父,就被Kenneth的親生媽媽給殺死了。
上了國中以後,Kenneth的志願是要當作家。
原因當然不是因為Kenneth的作文特別好,而是因為Kenneth的數理特別爛。為了證實數理爛的人一定會變成作家,Kenneth總是天天沉溺在圖書管理,只要看到哪個作家說,自己年輕的時候,數學也很爛,Kenneth馬上心有戚戚焉,加深了自己可以成為作家的信念。
不過當作家的志願在,只存在了兩個學期,當Kenneth國中二年級,班上換了一個年輕貌美又溫柔賢慧的理化老師之後,Kenneth的理化成績突然黑馬似的名列前矛,然後有一天,這個貌美的女老師溫柔的問Kenneth:“你理化成績很好,為什麼數學都考不好呢?”,結果下一次月考,Kenneth的數學成績也突然名列前矛。
於是,Kenneth想成為三毛或是張愛玲的志願,又被這美貌的年輕女老師給抹煞了。果然,紅顏禍水,這句話是不錯的。
高中和大學,Kenneth的志願就是要變成有錢人,但是這個志願從來也沒實踐過,所以算是夢想。退伍以後,因為不想再回去做相同的工作,所以帶著四個大皮箱飄洋過海的來了美國(沒錯,人家都是一只皮箱走天涯,Kenneth硬是婆婆媽媽的帶了四大箱)。本來只是來美國玩玩的,結果托福,GRE,I-20,甚至獎學金都莫名其妙的生出來,畢業之後,在美國玩了一圈,準備打道回府,竟然收到工作的通知。這些從來不是Kenneth計劃裡的事,卻一個個成為現實生活,因為從來每想過,所以稱不上夢想,更稱不是我的志願,唉…我的童年志願,你們到你都到那裡去了呢?
發現,夢想和志願,對Kenneth來說,竟然都是不可知不可得的事。反到是那些想不道的事情,一個個像奇蹟一般的在生活中發現(Ken:真是感謝上帝)。回頭看看Kenneth在美國的這三年,也許什麼都不想,安安靜靜的踏實過日子,才是幸福。
不過,Kenneth現在的志願,可不是安安靜靜得過日子喔。志願這種東西,真是越追求,結果越得不到。Kenneth現在每天多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享受每一天在美國的生活,明天去哪裡和什麼人在一起,不是靠志願就可以決定的,未來,就留給失眠的夜去想吧。
人有夢想而偉大,卻也因為沒有夢想而幸福。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