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能源產業在未來是很吃香的喔!嘿嘿!廢晶圓用光了還有一些市面上淘汰的IC顆粒呀!說不定這也是未來新興產業之一喔!請看以下報導:
【聯合新聞網 記者何易霖/台北報導】
全球最大太陽能電池裝置建構案-加州百萬太陽屋頂法案(SB1),日前終獲加州眾議院通過,立法指日可待;不過,全球太陽能產業蓬勃發展之際,上游多晶矽(polysilicon)原料卻頻頻缺貨。
業者預估,目前多晶矽材料供給缺口至少兩成,過去每公斤僅數十美元的報價,如今已有人喊到超過200美元,仍爭相採購。由於缺料問題嚴重,過去乏人問津的報廢晶圓,由於可以再製為太陽能電池原料,身價也水漲船高,以8 吋廢晶圓來說,去年一片回收價僅1.2至1.4美元,現在則漲到6.5至7美元。
上游缺料問題難解,今(2006/7/4)日舉行的「台北國際太陽光電論壇」邀集全球前兩大矽材料供應商美國Hemlock及日本德山化學公司,與全球前三大太陽能電池業者日商夏普(Sahrp)、德國Q-Cells、日商京瓷,以及台灣太陽能電池雙雄-茂迪、益通等主要太陽能電池廠進行交流,共謀因應之道。
工研院統計,2002年時,世界主要國家裝設太陽能發電系統總量約1,446MW(百萬瓦),2004年時成長至2,694MW,預估2006年至2010年,需求複合成長率約27.4%,到2010年時,全球主要國家在太陽能發電系統裝置量約達15,340MW,是前年時的五倍以上,若以每1MW產值約新台幣1億元換算,2010年時,相關產值超過新台幣1.5兆元。
台灣兩大太陽能電池供應商茂迪與益通今年仍會積極擴產,茂迪在與材料大廠MEMC簽訂長期原料供應協議後,今年年產能將由去年的85MW增加至200MW,希望2010年能成為全球前三大太陽能電池供應商。
益通也在與日本原料大廠M.SETEK簽訂長達10年的原料供應合約後,今年年產能將由去年的28MW增至100MW,明年規劃倍增至200MW。
不僅台灣業者如此,全球第二大太陽能電池廠德國Q-Cells ,正架設第四條產線,年底產能將增至420MW時,第三季也將展開第五條生產線架設計畫,新增240MW產能;全球第四大太陽能電池廠三洋(Sanyo)也宣布,將在未來五年內投入3.5億美元擴產,在2011年將年產能增至600MW。
分析師表示,雖然不少新進業者看好這塊市場大餅,紛紛搶進,但技術及商譽與老字號業者有一段差距,與上游原料廠關係也缺乏長期合作默契,即便生產線架設完畢,恐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面臨缺乏多晶矽材料可生產的困境。大同集團旗下太陽能長晶廠綠能科技總經理林和龍認為,目前太陽能業最大的挑戰在於上游缺料問題,導致發電成本居高不下,大家都把焦點放在中、後段的太陽能電池與模組發展時,也應發展上游原料技術,政府應扮演關鍵角色。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