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莉史翠普和茱莉亞羅勃茲在一部片子裡會如何衝撞?我很早以前就決定非看這部片子不可。
所以今天中午下班,跟孩子們吃過午餐,就出發前往電影院。
"Life is too long”
電影”八月心風暴”以英國詩人E.T.Eliot 這句詩開頭,讓剛坐下還沒定神的我,有些傻住。
我習慣說:「人生苦短」;但這部電影經由一個家庭的老主人,開宗明義說:「人生太長了!」,預埋下影片慢慢帶出的家庭問題,以及對於這些問題完全無能為力時的厭世,甚至可以說,的投降。
而這個和緩的起頭,竟是一連串紊亂的引子。 老主人一消失,包括梅莉史翠普和茱莉亞羅勃茲等女角陸續登場,觀眾就像看人家剝洋蔥似的,跟著逐層被揭露的真相而驚嚇;跟著接連被迫說出的心事而心痛;並對眾人終於忍不住的咆嘯感到無力,而不得不認同老先生自盡的合理性。真是一部不流血卻血淋淋的片子!
母親的刻薄個性起因於她的母親,大女兒的犀利完全與母親一樣,而大女兒的女兒,短短幾句台詞,也明顯承襲了家族的尖銳口舌。 這一點的劇情安排,雖說在在劇中等於"宿命論"的骨架,我卻覺得比較偏向於為了舞台效果而編排。 如果這是舞台劇(本來就改編自舞台劇),在一幕幕接續中,母親,然後大女兒,然後大女兒的女兒,現場觀眾必會感受到很強烈的衝擊而恍然大悟。 可惜,放進實景的連續劇情裡,有些弱掉了。至少我只覺得彼此互揭瘡疤,只覺得這個家族亂得可以,亂到足以令人崩潰。
整部戲最令我驚訝的是飾演阿姨的兒子的班尼狄克康柏拜區。 我們在"福爾摩斯"裡看見他俐落、勇敢而驚人的智慧與記憶力,那眼神多麼乾脆犀利、形態多麼優雅自信。 然而在這裡,班尼狄克演起劇中軟弱而神經質的第三代,舉手投足、眉宇收揚及眼光閃爍,都讓人幾乎不敢相信兩個角色是同一人,太厲害了。
話說回來,其實我覺得老先生依舊對人生抱著最後一絲希望,所以他留了字條,並先去投宿旅館,而不是直接自盡。身為詩人,就像詩句裡常常出現的”but we…”; “ why don’t you…”,如果妻子挽留,或許彼此長期藉酒與藥物掩飾的婚姻問題,可以有攤開然後取得原諒的機會。 我想,這是編劇厲害的地方,在每個細微處掛上鉤子,勾著角色的合理性。
走出暗黑的電影院,一顆心沉重到說不出話,卻仍惋惜著老夫妻失去的那絲剎那機會,然後安慰自己:沒關係,事情都說開了,最壞的已經走過,這個家庭接下來必會有轉機,必有甚麼,足以安慰那位紳士般的老人家在天之靈。
啊!我在擔心甚麼? 不過是戲,何必太認真呢? Life is too short to be bothered by somebody else’s nothing.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