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11-18 10:57:26| 人氣5,0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以有情為本,外界與內心的活動,才能確定其存在與意義。

推薦 2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佛法概論  印順長老  開示

還有說得更具體的,如《中阿含經.苦陰經》說:「隨其技術以自存活,或作田業,……或奉事王。……作如是業求圖錢財,……若不得錢財者,便生憂苦愁慼懊惱。……若得錢財者,彼便愛惜守護密藏。……亡失,彼便生憂苦愁慼懊惱。……以欲為本故,母共子諍、子共母諍,父子、兄弟、姊妹、親族展轉共諍。……以欲為本故,王王共諍,梵志梵志共諍,居士居士共諍,民民共諍,國國共諍;彼因鬪諍共相憎故,以種種器仗轉相加害,或以拳扠、石擲,或以杖打、刀斫。」[A2]為了解決這些,世間提倡增加生產、革新經濟制度等。但世間的一切學理、制度、技術,雖能解除少分,而終究是不能徹底的。如世界能得合理的和平,關於資生的物資,可能部分解決,但有情的個性不同,體格、興趣、知識等不同,愛別、怨會等苦是難於解免的。至於生、死等苦,更談不上解決,一般人但能俯首的忍受,或者裝作不成問題。世間離苦得樂的方法,每每是舊問題還沒解決,新問題又層出不窮,總是扶得東來西又倒!這是由於枝末的而不是根本的。如從根本論究起來,釋尊總結七苦為「略說五蘊熾盛苦」[A3]。此即是說:有情的發生眾苦,問題在於有情(五蘊為有情的蘊素)本身。有此五蘊,而五蘊又熾然如火,這所以苦海無邊。要解除痛苦,必須對此五蘊和合的有情,給予合理的解脫才行。所以佛法對於生產的增加、政治的革新等,雖也認為確要,但根本而徹底的解脫,非著重於對有情自身的反省、體察不可。

進一步說,有情為了解決痛苦,所以不斷的運用思想,思想本是為人類解決問題的。在種種思想中,窮究根本的思想理路,即是哲學。但世間的哲學,或從客觀存在的立場出發:客觀的存在,對於他們是毫無疑問的;如印度的順世論者,以世界甚至精神,都是地水火風四大所組成;又如中國的五行說等。他們都忽略本身,直從外界去把握真實。這一傾向的結果,不是落於唯物論,即落於神秘的客觀實在論。另一些人,重視內心,以此為一切的根本;或重視認識,想從認識問題的解決中去把握真理。這種傾向,即會產生唯心論及認識論。依佛法,離此二邊說中道,直從有情的體認出發,到達對於有情的存在。有情自體,是物質與精神的緣成體。外界與內心的活動,一切要從有情的存在中去把握。以有情為本,外界與內心的活動,才能確定其存在與意義。

 

台長: deepmind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