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論消文284 284頁1行-12行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未三、尸羅差別分五: ① 總說菩薩戒的差別 ② 律儀戒 ③ 攝善法戒 ④ 饒益有情戒 ⑤ 特申律儀戒之重要性
第三,戒差別分三: ① 律儀戒; ② 攝善法戒; ③ 饒益有情戒。
申一、總說菩薩戒的差別
論源
《菩薩地》說:“云何菩薩一切戒?謂菩薩戒略有二種:一在家分戒,二出家分戒,是名一切戒。又即依此在家出家二分淨戒,略說三種: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
菩薩淨戒有哪些差別呢?可以從所依和自性的角度顯示其差別。
一、所依的差別
從所依上廣說菩薩戒有很多種分類,可簡略歸納為兩類,即在家菩薩分所攝和出家菩薩分所攝。在這兩類所依身中具有的淨戒,叫一切戒。
總之,依照菩薩是否具有出家五眾的律儀,可以將菩薩戒分為在家和出家兩分。
二、自性的差別
依於在家和出家兩分的菩薩淨戒,又可從自性的角度略分為律儀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三種,原因是:以這三戒能無餘含攝菩薩所護的一切戒律。
以下宣說三戒的數量和次第決定。
(一)數量決定
所有菩薩的所作只有兩種,即成熟自相續和成熟他相續,在第一所作“成熟自相續”中,決定只有“遠離惡行”(律儀戒)和“攝集妙行”(攝善法戒)這兩種事,這就是律儀戒和攝善法戒。在第二所作“成熟他相續”中,必須要有饒益有情戒,因此三戒數量決定。
(二)次第決定
《雲海釋》說:“共諸聲聞能斷(防非義)淨戒,為後二因。不共戒中,若自未度而欲度他,不應正理,經說自未寂靜不能靜他,故未先修攝善法戒不能利他,故次第決定。”
共聲聞的能斷淨戒——律儀戒,是後二戒——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的要因,因此最先宣說。不共聲聞的二種淨戒中,“自未得度而欲度他”不合乎正理,經云自未得寂靜不能令他寂靜的緣故,首先若不修攝善法戒,則不能利益他人。因此在律儀戒之後先說攝善法戒,再說饒益有情戒。
申二、律儀戒分二: ① 正說 ② 別說圓滿律儀戒的十因
今初。
酉一、正說
《菩薩地》說,即是七眾別解脫戒。
《菩薩地》中說,律儀戒即是七眾別解脫戒。
《菩薩地》說:“律儀戒者,謂諸菩薩所受七眾別解脫律儀。即是比丘戒,比丘尼戒,正學戒,勤策戒,勤策女戒,近事男戒,近事女戒。如是七種,當知是名菩薩律儀戒。”
七眾 佛光大辭典
即七類弟子,構成釋尊之教團(出家與在家)。又作道俗七眾。七者即:
(一)比丘(梵 bhiksu,巴 bhikkhu),又作苾芻、乞士,指滿二十歲之出家男。
(二)比丘尼(梵 bhiksunī,巴 bhikkhunī),又作苾芻尼、乞士女,指滿二十歲之出家女。
(三)沙彌(梵 śrāmanera,巴 sāmanera),又作勤策男,指未滿二十歲之出家男。
(四)沙彌尼(梵 śrāmanerikā,巴 sāmanerī),又作勤策女,指未滿二十歲之出家女。
(五)式叉摩那(梵 śiksamāna,巴 sikkhamānā),譯作學法女,乃沙彌尼為比丘尼前二年之稱呼。
(六)優婆塞(梵 upāsaka,巴同),譯作近事男,指在家之男信徒。
(七)優婆夷(梵 upāsikā,巴同),譯作近事女,指在家之女信徒。
又此七眾加近住(受三皈,一日一夜受持戒者),稱為八眾;或加近住男、近住女,稱為九眾。〔仁王般若波羅蜜經卷下、摩訶僧祇律卷二、卷二十四、大毘婆沙論卷一二三〕 p105
別解脫律儀 [佛光大辭典]
梵語 prātimoksa-sajvara,巴利語 pātimokkha-sajvara。指七眾於身口七支之諸惡一一分別棄捨所持之戒律。又作波羅提木叉律儀、依別解脫戒、別解脫戒、別解脫法、別解脫調伏、護從解脫、戒律儀、律儀戒、木叉戒。為三種律儀之一。與「靜慮律儀」、「無漏律儀」相對。係於欲界受戒法而發得之戒體,故稱為欲纏戒,屬有漏戒。根本薩婆多部律攝卷一(大二四‧五二五上):「言別解脫者,由依別解脫經如說修行,於下下等九品諸惑,漸次斷除,永不退故;於諸煩惱而得解脫,名別解脫。又見修煩惱其類各多,於別別品而能捨離,名別解脫。」
此律儀有八,即苾芻律儀、苾芻尼律儀、正學律儀、勤策律儀、勤策女律儀、近事律儀、近事女律儀、近住律儀等;亦即七眾持受之戒,包括比丘比丘尼具足戒、沙彌沙彌尼十戒、式叉摩那六法、優婆塞優婆夷五戒、鄔波婆沙八齋戒。上述八種律儀,除近住男、女之八齋戒限一日一夜受持外,餘七種皆當盡形壽終身奉持。〔中阿含卷三十三釋問經、大毘婆沙論卷一一九、卷一二○、卷一二二、雜阿毘曇心論卷三、俱舍論卷十四、成實論卷八「七善律儀品」、大智度論卷二十二、瑜伽師地論卷四十、入阿毘達磨論卷上、大乘義章卷十〕(參閱「戒」2896、「波羅提木叉」3444) p2806
故若具足別解脫律儀而住菩薩律儀者,或在家品或出家品,所有真實別解脫律儀,及諸共同能斷律儀,是律儀戒。
因此,具足別解脫律儀而安住菩薩律儀的人,不論在家品或出家品,所有真實的別解脫律儀以及與別解脫律儀共同的能斷律儀,即是律儀戒。
“真實別解脫律儀”,即別解脫戒中對於種種自性罪和佛制罪能斷的律儀。“共同能斷律儀”,如斷十不善業修十善的十種能斷善心,與別解脫戒共同。
若非堪為別解脫律儀之身而具菩薩律儀者,謂共別解脫斷除性罪及諸遮罪,隨其所應能斷律儀,是律儀戒。
若是不堪為別解脫律儀所依而具有菩薩律儀的有情,如天、龍等,所謂與別解脫相同的斷除性罪和遮罪,與之相應的能斷律儀,都是律儀戒。
例如,天身不堪受取別解脫戒,但具有菩薩戒。對天人而言,能斷十不善或能斷身語七種不善,即是律儀戒。這樣的七能斷斷除性罪,和七眾別解脫戒共同,但並非真實的別解脫律儀。
攝善法者,謂緣自相續六度等善,未生令生,已生不失令倍增長。
也就是緣自己相續的六波羅蜜多等善法。還沒生起的要令它生起,已經生起的要使它不失壞,而且要使它倍倍增長。
申四、饒益有情戒分二: ① 略說 ② 按《菩薩地》廣說十一種利有情事
酉一、略說
饒益有情者,謂緣十一種利有情事,如其所應引發彼等現法後法無罪利義。此等廣如《戒品釋》中我已抉擇,定應於彼數數參閱。
饒益有情戒,即緣十一種利益有情之事,按照具體情況,相應引發彼等有情現法和後法的無罪利義。這些我(宗大師)在《菩薩戒品釋》中已詳細抉擇,一定要數數參照閱讀。
申五、特申律儀戒之重要性分三:
① 律儀戒是菩薩戒一分之理
② 律儀戒乃菩薩戒之扼要及根本
③ 十善業道乃佛法之根本
酉一、律儀戒是菩薩戒一分之理
故別解脫所制諸戒,是諸出家菩薩律儀學處一分,非離菩薩學處別有。
因此,別解脫所制定的諸戒是出家菩薩律儀學處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在菩薩學處之外另有一種別解脫戒。
即發了菩提心受菩薩戒之後,別解脫戒就隨之而成為菩薩三聚淨戒之一的律儀戒,並不是在菩薩戒之外另有一種別解脫戒。
酉二、律儀戒乃菩薩戒之扼要及根本
三聚戒中律儀戒者,謂於真實別解脫戒或此共戒而正進止,此於菩薩亦為初要,故當學彼。
三聚戒中的律儀戒是對真實別解脫戒或者其共戒而如理地取捨,這對菩薩來說,也是最初關要,故應修學。
《攝抉擇菩薩地》云:“此三種戒,由律儀戒之所攝持令其和合若能於此精進守護,亦能精進守護餘二;若有於此不能守護,亦於餘二不能守護。是故若有毀律儀戒,名毀菩薩一切律儀。”
《菩薩地‧攝抉擇分》中說:當知菩薩三種淨戒,是由第一種律儀戒的攝持,而使攝善法戒和饒益有情戒和合成就。如果能對律儀戒精進地守護不犯,便能精勤守護其餘二戒。相反,若對律儀戒不能守護,也必定不能守護其餘二戒。因此,如果毀壞律儀戒,就叫毀壞菩薩一切律儀。
由這一段文可知,受律儀戒之後精勤守護,能作為後二種戒的依止處。
是故若執別解脫律是聲聞律,棄捨此律開遮等制,說另學餘菩薩學處,是未了知菩薩戒學所有扼要,以曾多次說律儀戒,是後二戒所依根本及依處故。
因此,如果執著別解脫律儀是聲聞律,捨棄別解脫律儀的開遮等制定,卻說另外學習其餘的菩薩學處,顯然不了知菩薩戒學的扼要,因為已多次宣說律儀戒是後二種戒的所依根本及依處的緣故。
“根本”,是能生之意,以律儀戒能生長後二種戒,故為根本。“依處”,即依靠之處,依靠律儀戒,才能守護後二種戒,故為依處。
《聖三律儀經》說:“故當隨順如所宣說別解脫戒。迦葉!若思違背別解脫戒,即思違背佛力無畏。若思違背佛力無畏,即思違背去來現在諸佛世尊所得菩提。此異熟苦,盡其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有情,受那落迦極大苦受,百分不及一,千、百千、百千俱胝、數、計、算、喻、鄔波尼殺曇分,亦不及一。若欲遠離如此憂苦,即當遠離彼比丘行,千逾繕那。雖所發聲尚當遠離,何況觀聽,皆當遠離。”
廣論消文284-1 日常法師淺釋
※﹝第三戒差別分三: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饒益有情戒。今初﹞
【《菩薩地》說,即是七眾別解脫戒,故若具足別解脫律儀而住菩薩律儀者,或在家品或出家品,所有真實別解脫律儀,及諸共同能斷律儀是律儀戒。】
戒有三種,第一個就是攝律儀戒,第二個叫攝善法戒,第三個饒益有情戒,是利益別人的。第一個律儀戒的內容就是七眾弟子的別解脫戒,七眾是比丘、比丘尼、沙彌、沙彌尼、式叉摩那,以及在家的男女二眾。七眾的別解脫戒,各有各的特質。具足這別解脫戒而安住於菩薩戒上,不管在家或出家,這個就是「真實別解脫律儀」。除了這個以外,還要「共同能斷律儀」。所以菩薩戒包含的範圍比較廣,這個我們要注意!
所謂「諸共同能斷律儀」,在菩薩戒經上面說是共同世間的,比如我們儘管受了戒,世間法的威儀等等,也一定要隨順世間,世間認為不合理的事,雖然戒條當中沒有訂,你也要遵守。如果要圓滿持守菩薩戒,乃至於經典上此處沒有說,可是另一個地方有說的,你也要守。你會覺得戒裡面好像有了漏洞。然而戒絕沒有漏洞,戒上有所謂的「隨方毘尼」,在家人容或不了解,出家人都曉得的。佛的確了不起,他說得很清楚,隨方毗尼有它的時地性,你到任何地方,要適應當地的環境、狀態而運用;我們現在受戒以後,大家卻很執著,那是絕大的錯誤。之前我談過的那位泰國比丘,我真讚歎!希望你們有機會能遇見這個人,他的確值得我們請教。他到中國來以後,穿中國和尚的袈裟,而且很多行持都隨順此地的習俗,他不是個初學,他是某個聲望最高的學校裡面來的最精彩的人之一。戒的特色一定是隨順世間,這就是叫「諸共同能斷律儀」的律儀戒。
【若非堪為別解脫律儀之身而具菩薩律儀者,謂共別解脫斷除性罪及諸遮罪,隨其所應能斷律儀,是律儀戒。】
別解脫戒,像比丘戒,非人不可受。但是菩薩戒就不是這樣,龍、天乃至於很多其他的有情,只要具足條件的都能受菩薩戒,但是卻不一定能受別解脫律儀。所以這地方「非堪為別解脫律儀之身」就是指這一些有情。他受了菩薩戒,同時他還要具備「共別解脫斷除性罪及諸遮罪」,有些和別解脫戒相共的地方,也還要遵守。比如說他雖然不是比丘,不受比丘戒,但是同樣的,性罪固然不可以犯,遮罪本身,就是剛才說共同的那一部份,也是應該斷除。這個範圍才是菩薩戒中的律儀戒,在《菩薩地》上面有詳細說明。
【攝善法者,謂緣自相續六度等善,未生令生,已生不失令倍增長。】
攝善法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作持,該做的好事樣樣都要做。經過前面的決擇,我們曉得,不管是自利也好、利他也好,所要做的內容,在六度當中已經能夠圓滿含攝,所以在自相續上面學六度等善,還沒生起令它生起來,已經生起不要令它失去,還要令它倍倍增長,這就是攝善法戒。
【饒益有情者,謂緣十一種利有情事,如其所應引發彼等現法後法無罪利義。此等廣如《戒品釋》中我已決擇,定應於彼數數參閱。】
什麼是饒益有情戒?就是要幫別人該做的。《菩薩地》上面詳細分別,告訴我們利益有情有十一種事情,像它所說的這樣去做,就能夠引發現在、後世的種種好處。無罪二個字很有意思,現在我們做很多好事都跟雜染混在一塊的,此處談到饒益有情戒,必須更進一步,這時的好處是不能雜染的。詳細的道理宗大師在《戒品釋》,也就是《菩提正道菩薩戒論》中有詳細的說明,所以正式修的時候,一定在這裡邊去努力,大家好好地努力去學。
【故別解脫所制諸戒,是諸出家菩薩律儀學處一分,非離菩薩學處別有。】
這地方特別說明,別解脫所制的戒,就是我們出家菩薩應該學的,不是離開菩薩學處而另有別解脫戒。尤其現在有很多人誤解,說自己是學大乘的,大乘行者受持的是菩薩戒,所以別解脫戒就不要了,錯了!錯了!我們真正行的就是別解脫戒,它是根本,如果你沒有律儀戒而講是菩薩,那都是開玩笑。的確為了度眾方便,你可以現在家身。這是一種方便,你可以選擇在家修行,可是也必定要把屬於在家人的別解脫戒持得圓滿。如果你選擇出家,那麼就應該把出家人的別解脫戒持得圓滿。
【三聚戒中律儀戒者,謂於真實別解脫戒或此共戒而正進止,此於菩薩亦為初要,故當學彼。】
在三聚淨戒當中的律儀戒,就是剛才說的別解脫戒,在這上面加上兩個字-真實,妙極了,這就是上面所說的「共」,是指共同的基礎。而且要「正」,一點都不能錯,一點都不能含糊!如法的進、止,該做的要做,不該做的不可以做,這就是我們修習菩薩的初要、基礎,所以應當要學。
【《攝決擇‧菩薩地》云:「此三種戒,由律儀戒之所攝持令其和合,若能於此精進守護,亦能精進守護餘二。若有於此不能守護,亦於餘二不能守護。是故若有毀律儀戒,名毀菩薩一切律儀。」】
在《瑜伽師地論》《攝決擇分》當中說:這三樣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是由律儀戒所攝持的,一定要以律儀戒為根本,再把三種戒和合起來一起做。就像我們比丘是以比丘戒為根本,以在家居士來說,不管是五戒、八戒,都是要以這個為根本去攝持。如果能夠精勤守護攝律儀戒,那麼你也能夠守護其他兩個。如果不能守護根本戒,別的就不必談了,在家居士如果守不住五戒,菩薩戒也一定不行,所以律儀戒一毀,什麼都毀了,這是基礎,要很清楚、很明白。譬如你家的屋頂吹掉了一片瓦,補起來就行了,但是下面的基礎如果斷掉了,整個大樓就會塌倒,世間的事情都是這樣。
【是故若執別解脫律是聲聞律,棄捨此律開遮等制,說另學餘菩薩學處,是未了知菩薩戒學所有扼要,以曾多次說律儀戒,是後二戒所依根本及依處故。】
如果有人執著別解脫戒是小乘聲聞戒而棄捨不要,以為自己是修學菩薩,另外要學菩薩該學的東西,那是根本不了解學菩薩戒真正重要的中心。在很多地方都特別有很清楚說明,律儀戒就是聲聞的根本戒,更是後面菩薩戒的根本依處!別的東西可以少,如果根本少掉了,就什麼都談不到了。
以下為堪布詳細開示十一相
酉二、按《菩薩地》廣說十一種利有情事
菩薩饒益有情戒略有十一相。
一、與作助伴
此有兩種:眾生作事業,給他作助伴;眾生有苦,給他作助伴。
饒益的物件是需要助伴的有情。饒益的方法是隨順有情充當他的助伴。
(一)助伴事業
謂諸菩薩於諸有情能引義利彼彼事業,與作助伴。
菩薩對於有情能引生世出世間真實利益的種種事業,都給他作助伴。
(二)助伴有苦
於諸有情隨所生起疾病等苦,瞻侍病等,亦作助伴。
對於有情生起的疾病等苦惱,菩薩看護病人等等,也作助伴。
二、為說法要
又諸菩薩依世出世種種義利,能為有情說諸法要,先方便說、先如理說,後令獲得彼彼義利。
饒益的對象是對正理愚癡的有情。饒益的方法是對他宣說法要。饒益的目的是讓他獲得相應的義利。
菩薩依於世間和出世間的種種義利,能為有情宣說種種法要,先是方便說、如理說,然後讓有情獲得種種義利。
三、了知恩報
又諸菩薩於先有恩諸有情所,善守知恩隨其所應現前酬報。
饒益對象是有恩的有情。
菩薩對於過去有恩的有情,善守知恩(常常不忘報答,叫善守;深深了知他的恩德,叫知恩),按照合適的方式相應地現前酬報。
四、救護怖畏
又諸菩薩於墮種種師子、虎狼、鬼魅、王賊、水火等畏諸有情類,皆能救護,令離如是諸怖畏處。
菩薩饒益的對象是遭遇怖畏的有情,所作的饒益是救離怖畏。
菩薩對墮於種種獅子、虎狼、鬼魅、國王、盜賊、水火等怖畏中的有情,都能救護,讓他們遠離這些怖畏之處,獲得安穩。
即在有情遭遇旁生、非人、人類、自然災害等怖畏時,具大悲心的菩薩要把眾生救出怖畏。
五、開解愁憂
又諸菩薩於諸喪失財寶親屬諸有情類,善為開解令離愁憂。
菩薩饒益的物件是陷入憂愁的有情,所作的饒益是開解愁憂。
菩薩對於喪失財富或親人的有情,在他們遭遇不幸而憂傷愁歎的時候,應婉言開導安慰,讓他們遠離憂愁,心情開朗。
六、施與資具
又諸菩薩於有匱乏資生眾具諸有情類,施與一切資生眾具。
菩薩饒益的對象是匱乏資具的有情,所作的饒益是佈施資具。
菩薩對於缺乏資生之具的貧乏者,在他們生活困難之時,能給予一切生活所需的物質。
菩薩具有資生之具時,只要眾生有求,都會佈施,求飲食給飲食,求乘具給乘具,求衣服給衣服,求莊嚴具給莊嚴具,求花鬘塗香給花鬘塗香,求休息處給休息處,求光明給光明。
七、如法禦眾
又諸菩薩隨順道理,正與依止,如法禦眾。
菩薩為了隨順有情的根性,以三乘道快速成熟他,依大乘或聲聞乘的真實道理,無顛倒教授、教誡,這叫隨順道理如法禦眾。
“正與依止”:不為名利恭敬,首先是發大悲心,以無染心給有情作依止,即攝受有情。攝受有財攝和法攝兩種。首先佈施財物方便饒益,是財攝。然後對他教授、教誡,是法攝。
這一條是說:菩薩隨順佛法道理,以無染心給有情作依止的因緣,如法地調禦眾生。
八、求隨心轉
眾生有合理所求,都隨他的心而轉。
又諸菩薩隨順世間事務言說,呼召去來,談論慶慰,隨時往赴,從他受取飲食等事。
菩薩隨順世間種種的事務和言說,遇到眾生有事召呼去來,需要談論、慶祝、安慰,菩薩隨時前往,隨從他受取飲食等。
以要言之,遠離一切能引無義違意現行,於所餘事心皆隨轉。
概要來說,遠離一切能引無義與違意的現行(“能引無義的現行”,即能引發罪過、對眾生無利益的現行;“違意現行”,即違背眾生意願的現行。有這兩種過失時,菩薩不隨眾生的心而轉),此外,對其他事,菩薩都是以慈悲心隨順眾生的要求而轉。
九、顯實功德
又諸菩薩若隱若露,顯示所有真實功德,令諸有情歡喜進學。
菩薩饒益的物件是具功德的有情,饒益的方法是顯示或讚揚他的真實功德,目的是促進他,讓他歡喜能更進步。
菩薩或私下或公開顯揚有情所具有的真實功德,讓他歡喜,更上進地修學。
菩薩的本性喜愛讚揚真實功德,讓有情歡喜。例如,在信功德具足者前,讚揚其信功德令他歡喜;在戒功德具足者前,讚揚其戒功德令他歡喜;在聞功德具足者前,讚揚其聞功德令他歡喜;在捨功德具足者前,讚揚其捨功德令他歡喜;在慧功德具足者前,讚揚其慧功德令他歡喜。
十、調伏有過
又諸菩薩於有過者內懷親昵利益安樂增上意樂,調伏訶責治罰驅擯,為欲令其出不善處,安置善處。
饒益的對象是具邪行的有情。饒益的意樂是利益安樂的增上意樂;饒益的方法即以“呵責”“治罰”“驅擯”三種調伏法對他作調伏;饒益的目的是使他出離不善的方面,安置於善的方面。
對有過失的眾生,為了讓他出離不善處、安住於善處,菩薩內懷親愛利益安樂的猛利意樂,外現調伏的行為,對有過失的眾生呵責、處罰乃至驅逐擯除。
十一、示現神通
又諸菩薩以神通力方便示現那落迦等諸趣等相,令諸有情厭離不善,方便引令入佛聖教,歡喜信樂、生稀有心、勤修正行。
饒益的對象是應以示現神通而調伏的有情;饒益的方法是示現地獄等惡趣相;饒益的目的是讓有情遠離不善業,趣入佛教,對於佛法歡喜信樂、生稀有心、勤修正行。
菩薩為了饒益有情在必要時示現神通,目的是為了讓他生恐怖心,以及為了引攝他趣入佛法。即對歡喜造惡的眾生,菩薩方便示現小地獄、大地獄、寒地獄、熱地獄等惡趣相,然後告訴他:你看這些人過去在人道中造作、增長惡行,現在感受最難忍的痛苦。
這些造惡有情見到惡趣苦之後,生起恐怖心,就能厭離惡行。諸如此類是讓有情生恐怖心,遠離惡業。
或者,菩薩示現種種神通變化,或者一變多,或者多變一,或者身體穿過石壁山岩等,往返沒有障礙。諸如此類,示現無量種類的神變,讓有情踴躍歡喜。
以此方法,將不具信有情,方便安處於信具足中;將犯戒有情,方便安處於戒具足中;將少聞有情,方便安處於聞具足中;將慳吝有情,方便安處於捨具足中;將惡慧有情,方便安處於慧具足中。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