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11-22 10:59:18| 人氣4,023|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廣論消文227 “今汝應棄捨,思我有自利,我於餘賣汝,莫厭應盡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227  2283-2291 

巳四、以思惟過患遮止身等攀緣自利

若見身等棄捨利他、攀緣自利,或身語意而反於他作損害緣,應作是念而正遮止:此於往昔亦曾令受無邊眾苦,現今若於相似利益而生錯誤,隨彼轉者,當生大苦。

益西彭措堪布開示

若見身體等捨棄了利他而攀緣自利,或者身語意反而成了損人的工具,則應提起正念遮止:這個自利心,往昔讓我遭受無邊痛苦,現在我若仍錯認這種相似利益,隨它而轉,一定又會生起大痛苦。

如此警覺後,立即將攀緣自利的心拉回到利他上。

相似利益,即表面是利益自己,實際是損害自己。

比如:窮人乞求衣食時,我們不布施,看似保全了財富、利益了自己,實際是增長慳貪,造集未來貧乏的苦因。或者,別人罵我,我還口回罵,似乎維護了尊嚴,實際是造下墮之因。諸如此類,若將相似利益錯認為真實自利,則會引生大苦。

日常法師開示

假定你一旦發現自己棄捨利他,不幫人家忙只想到自利,或你的身語意反而損害別人的時候,要馬上提起正念去遮止它,告訴自己:「不可以!不可以!無始以來一直做這種事情,得到了一點相似的利益(表面上好像是有一點利益,但是事實上是錯誤的,所以叫相似的利益),由於對真正的利益不認識,所以才會去忙這個東西,如果你現在還是跟著它轉,忙這個相似利益的話,將來一定會生大苦!」這個念頭要經常保持著。   

如云:汝昔傷害我,已往可不諫,我見汝何逃,應摧汝驕慢。

如《入行論》說:我愛執,往昔你傷害我時,我不知你是我的怨敵,如今認識了,你還往哪裡逃,我要摧毀你這無惡不作的驕慢者。

日常法師開示

就像《入行論》說的:「你以前一直傷害我,以前的事情就不管了,但是我現在認得了,你還能逃到哪裡去?一定要摧你的憍慢(對自己擁有的好東西沾沾自喜,這是憍;對比他人,總歸覺得比別人高,這是慢。)

今汝應棄捨,思我有自利,我於餘賣汝,莫厭應盡力。

日常法師開示

你一天到晚忙著利益自己,今天一定要摧毀你!你要曉得,你現在必須棄捨自私自利之心,因為我已經把你賣給別人了,你要努力做利他的事情,而不要厭煩。

堪布開示

現在,你應該要放棄這樣的想法:「我多少總還有點自求利益的權益吧!」,因為我已經在自他換時把你賣給眾生了,所以你不要悲傷難過,盡力去服務眾生罷!

放逸不將汝,惠施諸有情,汝則定將我,授予諸獄卒。

日常法師開示

如果放逸不努力把自己惠施給有情,在這種情況之下,你一定又會把我送到地獄的獄卒那兒!

堪布開示

若我稍有放逸(就會被我愛執控制),而如果沒有將你惠施給有情,你一定會把我交給地獄裡的獄卒。

如是汝長時,捨我令久苦,今念諸怨恨,摧汝自利心。

長時以來,你總是讓我受大苦!現在想到就恨,所以一定要摧毀你這個自私自利的心。   

堪布開示

我愛執你長期以來把我施捨給獄卒,讓我久受苦惱。今天想起你對我做過的種種可恨之事,我不摧毀你這個自利心,誓不甘休!

日常法師開示

「放逸不將汝」這一偈值得我們牢牢地記在心裡,我們儘管懂得道理了,但是如果還不努力而放逸的話,懂得道理也沒有用。我們現在得到了暇滿的人身,如果還放逸馬虎,那這個「我」一定會把我送入地獄。所以在密教中佛菩薩有的現忿怒相,示現這樣的大瞋相是有道理的。前面說過當煩惱一起來就要跟它鬥,因為煩惱是敵人!所以必須咬緊牙關,一點煩惱都不容許。即使再輕微的自利心,我也一定要咬緊牙關,把你這個自利心徹底消滅掉。

巳五、護持愛執有情的相續

如是數思愛他勝利,當由至心發生勇悍,棄他之心未生不生,其已生者令不相續。

這樣反覆思惟愛他的殊勝利益,要從心底深處發起勇悍精進的心。讓這種棄捨眾生之心,未生時不讓它生起,已生時不讓它繼續生長。

於他令發可愛、可樂、可意之相,如昔於自愛樂執著,今於他所應令發起愛執之心。如云:應執餘如我。

讓心對其他有情發起可愛、可樂、可意之相。過去對自己如何愛執,現在對有情也應發起同等的愛執之心,如《入行論》所說:應當愛他人如愛自己。

巳六、思惟有情福田能生一切利樂而生起愛執及恭敬心

如何才能生起愛他如己之心呢?

方法就是念恩、思惟利益,以此為因即能生起愛執有情之心。

能發如是愛執有情,其因謂當念彼恩德,或見於自所作饒益。

能引發如是愛執有情之心的因,就是要憶念有情的恩德,或者,通過觀察而見到有情對自己所作的饒益。

下面再以比喻說明:

此復猶如見諸沃田善植種子,能結眾多上妙果實便極珍愛。

譬如,如果見到一塊肥沃的良田好好地播下種子,就能長出眾多上妙的果實,便會對此良田極其珍愛。

如是若於有情福田植施等種,亦能出現時究竟一切利樂。若獲定解,亦起愛執,故於是等應當思惟。

同樣,在有情福田中種下布施等種子,也能出生現時和究竟的一切利益安樂。如果對此正理獲得定解,也會對有情福田生起珍愛執著,因此,應當思惟這些軌理。

《入行論》云:有情與諸佛,同能生佛法,如其敬信佛,何不敬有情?

《入行論》說:既然有情和諸佛同樣能產生佛的功德法,為什麼不像敬信諸佛一樣恭敬有情呢?

緣佛修信心、修恭敬、修供養,能讓我們成佛,緣有情修慈、修悲、修布施,也能讓我們成佛。因此,如果對佛須恭敬,則對有情也同樣要恭敬。

台長: deepmind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