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3-06-27 16:59:23| 人氣27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好大喜功,便是政績卓著?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眼下的陳總統水扁,三天兩頭越過淡水河,替台北縣的蘇貞昌造勢。博物館落成、防疫醫院成立還不夠,如今連台北縣的環狀捷運網都已經允諾,如今的台北縣,真是慘澹的地方政府中一顆明亮的新星,中央也樂於挹注更多的資源,讓蘇貞昌成為一個「大有為」的地方政府首長,塑建屬於蘇縣長的「北縣經驗」。

可是,「政績卓著」的字眼一定要定位在一個又一個完成的硬體建設上面嗎?彷彿在台灣人的眼中,一個有所為的政府,一定要在硬體上大有建樹,才能「擄獲」人民的肯定,而且最好是「好大」,民眾才會去「喜功」。至於一些口號不太響亮,但卻至關民生甚鉅的問題,反而在台灣民眾這種心態當中,被犧牲掉了。

這些至關民生甚鉅的問題,可以是污水下水道的鋪設問題,也可以是道路的維護品質,這一類的問題能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卻因為缺乏話題性而遭人忽視。也許在媒體關注的焦點以外,這些工作是有在推動的,只是相較於浮於檯面上的這些「表演活動」及顯眼的建築物,當政者究竟放了多大的比重在其實不為人所重視的民生問題上,是值得我們去討論的。至少,這些中央配合之下的利多措施所產生出來的許多硬體建設與藍圖,是不足以論斷此一縣長是否真是「政績卓著」。

尤其許多建設的完工,能不能成為當局的加分,其實還是端看主政者如何去操控民意的導向。比如十三行博物館的落成,在這之前只是一個口耳相傳的「據說」,而且還出現過台北港的新建碼頭,將會破壞十三行遺址所在的負面插曲,外加博物館周邊一堆過度人工化的景觀,和那些自以為十分現代新潮,卻毫無特色的建築體,除了保存時三行遺址以外,並沒有令我感覺到有任何「意外的驚喜」。它的另一個附加價值,應是創造出新的公園空間給八里地區的居民,改善他們的生活環境。也許我要求頗苛吧,我卻寧願要像羅東運動公園那樣只有樹木和草皮,而不是一堆多餘的附加物,強加在應該要很美的紅樹林景觀之中。但是經過新聞的大量曝光,外加咱們的總統極力替台北縣賣面子,如今的十三行博物館,儼然是蘇縣長亮眼的政績之一,莫說「瑕不掩瑜」,恐怕是連一些指陳的言論也不容見,務要「盡善盡美」,才不會留人話柄。

同樣是公共建設的例子,地點轉到台中市,前市長任內完工的「梅川改造」,立意雖好,但事前沒有詳加說明,施工過程屢屢造成民眾的不便,原本種植在河邊的一排十年以上的台灣欒樹也不知道被遷去何處,造成市民初期的不諒解,即便大家最後也都接受了此一轉變的事實,但對主政者的加分也就沒有那麼多了。難道台中人好議論、愛跟當局唱反調嗎?還是政治手段刻意的操作,讓同樣屬於市政建設的話題,卻引到了不同的方向去了呢?

無論如何,台灣人對於行政首長政績的評價的錯誤觀念,從十大建設開始,到陳水扁任台北市長時愈發加烈。那些看得到的、體積巨大的硬體設施成為我們看待行政首長「政績」的主要標準,弄得如今大家動不動就要蓋捷運、設園區、建機場。彷彿不這麼做,地方首長的政績就不及格似的。如果說台灣正是景氣當好、國庫充盈的時期,我們還有本錢可以如此揮霍,可是如今景氣一片低迷,中央地方輪番喊窮,我仍看到台北縣的博物館、台北縣的商務港、台北縣的環狀捷運連番上陣,這樣子的「北縣經驗」,是不是在台北市以後,另一個資源分配不均的結果,實在值得令人深思。

台長: 何必生
人氣(27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