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12-23 23:37:36| 人氣19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黎兒流II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看完了《黎兒流》,我發現日本人所面對的問題還真不少,經濟衰退、景氣不好只是日本社會問題發生的原因之一,更多的原因,其實是生活型態的急速變革。

書中一篇《e時代的感性危機》看的我心驚肉跳。我彷彿透過這個「先進的」日本,看到一個疑似未來台灣的社會。(「感性」這個有些日化的用詞,在不清楚作者習慣的前提下,透過文意,我總覺得「情感」比較適合)當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越來越方便的時候,情感是不是就相對顯得淡薄?如果台灣跟日本一樣,每個人的手機都擁有上網和收電子信件的功能,我很害怕我們會步日本的後塵。即便是資訊發達的今日,我還是確信用信件聯絡情感的朋友,跟只有上網聊過天、收收幾封e-mail的交情是截然不同的;用手寫的卡片,怎麼樣也比用電子賀卡來的誠心誠意。畢竟諸如電子賀卡這種東西,就好像免費的面紙包一樣,用了用就可以丟掉,喜歡給幾個就給幾個。所謂的價值,在五彩繽紛的螢幕前面是沒有太大的意義的。金錢的價值尚且在虛擬的時空被忽視,更何況是抓不著、看不到的東西。

因此,沒有情感的東西往往也無法雋永。「只有技術,而沒有analog式的感性是無法提高作品的品質」,劉黎兒舉出了美國動畫和日本動畫來作比較,無論是情感的變質抑或變淡,它還是必要的。所以我們的確要質疑,當我們的生活被電視、電腦、手機給佔滿的時候,我們可以培養多少的「情感」?劉黎兒所謂的「感覺(felling)力、預知力、觀察(變化)力、把握(本質)力、創造力、表現力、人格、領悟力、對應力」,在現代的台灣人來說也是極盡奢侈之事。我可以因為沒有帶手機,原本捷運已經坐到北投,我還是寧願浪費錢坐回去關渡,轉車到八里去拿,即便沒有電,我只是圖個心安。在白天的課程和晚上的電子產品佔據了一天的光陰之後,我只剩凌晨時分,讓我的「情感」可以稍微藉由文字來發洩。然而,電腦跳動的螢幕,讓我無法對著它思考,我只能寫在紙上,再靠我一字一字鍵入,我無法讓我的「情感」面對那個規律閃爍的指標。也許我也會被淘汰,因為這樣實在太缺乏效率。用筆和紙來寫作早已是十分落伍的方式了,我的腳步還來不及跟上這個世界。

台長: 何必生
人氣(191)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