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1-05-11 23:08:19| 人氣1,45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瑰寶一九四九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北宋定窯白瓷劃花瓶,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台灣戲劇環境不佳,人盡皆知。我曾在周末下午百無聊賴,轉電視頻道找節目看,不意發現當時段百來個頻道中,只有民視在播自製連續劇,其他不是韓劇就是大陸劇,外加一點日劇和美國影集,可悲台灣戲劇萎縮至此。之前紅極一時的「犀利人妻」,一週只播一集,帶狀的八點檔,除了三立和無線台,幾乎全面棄守(其實無線台也棄守,像中視,盡買大陸戲來播)。像八大戲劇台,我根本懷疑他已經被KBS(韓國放送公社)買走。而剩下來的,也好不到哪裡去。三立和民視的本土戲根本只是講閩南語的三廳戲,不過是客廳、辦公室和臥室轉來轉去,演著鬼打牆的劇情,用狗屁不通的閩南語講著生硬的台詞。台灣人如果濫情又愚蠢,民視和三立應該負上一些責任。還好台灣學日劇作法,發展出週末播出的連續劇模式,雖然一開始只是打著偶像噱頭,但在拍戲時間比較充裕、製作經費相對較多的情況下,讓台灣的戲劇品質不致滑落嚴重。當然,囿於大環境,實在也不能太強求品質,劇本和編劇夠好,其他的就姑且眼睜眼閉。

像上週公視新上演的「瑰寶一九四九」,企圖甚大。先是挑了文物這個生冷的題材,又要把故宮文物搬到台灣的往事納入,先不管劇情好壞,光是歷史氛圍的營造就是可觀的開銷。這種野心令我感動,但以現下台灣戲劇的製作水準,要能有相應的配合,只怕困難重重。

果不其然,首播一二集便充滿錯誤的細節。也許外行人不懂,但我卻看得非常難過。而且除去與文物相關的部份,有些細節,比如一九九六年香港的一個遠眺的海景,竟出現當時根本不存在的國際金融中心。從這種地方就可以知道台灣戲劇品質之低落,連這種起碼的認知都闕如。

至於文物相關的,錯誤更多。像一開始去開墓,竟是在看起來像原始林的場景。如果當地就是原始林,顯然就不會有人活動,又怎麼可能有墓呢?再者大陸還剩多少地方有這麼濃密的森林?縱然有,大概也是九寨溝之類人煙罕至的地方吧。以為荒郊野外就有規模很大的古墓,這種理解實在很有問題,荒郊野外也得看是何處,像我在陜豫一帶所見,古墳多是在農田裡,由於封土長年風化水淋,土層堆積,反被後人拿來開墾。所以古墓四周,必然有人類活動後的痕跡,鮮少是在濃密的森林當中的,尤其是宋墓。若要我選場景,我寧願在陽明山擎天崗,還比較合情理一點。而隨後在香港的「定窯展」,莫說有許多展品看起來跟定窯一點關連也沒有,居然還有畫作!而且詭異的是,那畫作看起來還像是現代畫,真是不知所謂。

再者,寇世勳在林佑威顯露辨偽功力的說詞也很有問題。他指因為定窯是覆燒,所以器型會變形,太規整者反而是偽。定窯很多是覆燒(倒放著燒)沒錯,但恰巧花口碗是不可能覆燒的。碗緣都不平,怎麼倒扣著放呢?我都不知道誰是行家,誰在唬爛。最讓我扎眼的,是這部戲的「主角」──定窯劃花長頸瓶。大概是一開始想藉此戲推銷鶯歌陶瓷之故,這瓶子一看就覺得太「現代」,很像藝品店會賣的東西。請鶯歌窯場做其實無妨,但好歹外觀也模仿像一點吧。現成就有個範本在故宮,也有好的圖版,台灣難道學不來?我們的燒製技術,還不如一千年前的北宋?

當然,這只是開始,一九四九年大撤退的戲份還在後面。看了一二集之後,我大概得多一點心理準備。其實公視製作此戲,我很感動。文物、國共內戰,這種題材都是極難處理的,哪怕只是做引子,也得要有幾分樣子。只是男俊女美,幾個硬底子演員,對我而言是遠遠不夠的──民視三立也有俊男美女,也有硬底子演員啊!好劇本已經難求,好的製作團隊尤其難。不是說演這種戲就一定要去修美術史、上歷史課,而是要知道如何找資源。做文物就去找文物專家,演歷史場景要有人可以問,去處理細節,小到人物髮型,大到建築船隻,盡量貼近史實。負責這種事情的人通常叫「美術設定」(Production Designer),但台灣電視台的預算規模大概都沒有這種人,一切只能靠導演或編劇的品味,有時顧此失彼,水準便參差不齊。

台灣電影大概從「海角七號」開始,慢慢自谷底爬升,目前還看不出是否僅是曇花一現,但假以時日,若能出現「電影工業」,哪怕只是大型手工業,也足堪欣慰。至於電視劇,我希望這種週末的連續劇能有所長進,既然都能把一干模特兒捧紅成實力派演員,我希望可以持之以恆。公視長期慘澹經營,力求題材能另闢蹊徑,雖然效果不大,但口碑至少有出來,只希望觀眾能多多捧場。我批評甚多,也是期盼公視能更好,其前提,當然是高收視率了。


台長: 何必生
人氣(1,451)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視賞析(綜藝、戲劇、影集、節目) | 個人分類: 時感 |
此分類下一篇:真假民族
此分類上一篇:虛偽及愚蠢共存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