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歷史、政治的解讀。
今古文之爭
1.物質
重建歷史現場,研讀人類發展歷程。其預設人必須由現實中研究出規律,對於後來該採取何種態度。
2.方法不在於重建歷史現場。因重建歷史,不太容易。只能根據口述、記憶、遺物。只能了解其輪廓,具失真性。但不重建,怎能得到一現實規律,而知道未來將如何。問意義、預設價值,而不問發生什麼事,尋求規律。
過去進行規律的解讀與過去進行意義的解讀。
對過去不同的觀點,故對現在有不同的解釋。二股大的思想力量在結辯。
讖緯(圖讖緯說)
一個符號,具神秘解釋權,來解釋現實生活中的事件,非理性的解釋因子,即非邏輯性的,不能以常理推論,未以具體人性事實為基礎。各憑己意,容易被人利用。揚雄、桓譚,具理論上反省的深度,但未能扭轉整個時代的思想風氣。
站在儒家傳統底下的學術統合《大學》、《中庸》
正面的、道德價值的選擇。價值理念上的開展,而非現實上的妥協。在現實中,對價值理念的開展。
「絜矩之道」,國家的財富,人才是寶,可開展豐富財源的寶。在不同位置、不同領域上,發揮其能力,盡忠職守。
《中庸》三句教,慎獨。其預設天人關係的和諧,人際關係的和諧,道德性的彰顯,非只在眾人,更求個人上對天、下對地。非只在面對群體生命的表現。
站在天人關係之間的和諧,作為道德價值的主體,恰當的規律,合理的制宜,可以中節,作為天的運作的內在法則,將道德理想價值充盈著道德的宇宙自然,誠的精神作用的表現。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