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11-07 16:05:33| 人氣372|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由三時期看思想的轉變

可由先秦、兩宋、清末民初三時期來看思想的轉變。哪一時期、事件、因素,是具關鍵性,可較容易看清楚思想的發展。

先秦以前

求生存,部落整合。現實生活中的變化,以文化史角度來看,社會制度、自然、工藝技術....大的封建制度解體下,人們為世界找尋新路,找了什麼方法,做了什麼努力。

西周~春秋戰國

思想上的變化,以研究者角度、理論基礎來看。

1.具政治權力的統治者,走向形式主義。

崩壞:

不具政治權力、影響力的知識份子,但卻積極爭取「人」該如何面對天地、自我、社會生活,看世界、看人的角度不一。

2.周公這種禮樂教化者,政治權力雖俱有在其手中,但權力須受限制,其是受現實所需而產生的,要問導引的力量為何,否則就不具任何方向。

西周託予鬼神,有一種非人事的自然力量。普遍性不夠,共有的認知不足,對鬼神的認知、接受就不同。現實上除吉凶禍福的計算能力外,政治上能有什麼力量來導引。用道德來導引家族延伸的力量,需用血緣親情的道德,其有一種特殊的理性,將之形上學化,視之為對天化育萬物的感恩。是血緣親情的劃分,而非權力結構的劃分。但會偏私,故有親親、尊尊的態度。「倫理性」與「階級性」,由於封建和宗法是形式的制度,故要重視形式與實質之間實際的配合關係如何。形式的規範性,是有其必要性,但須明白其實際意義(道德)是人心道理的追尋。「仁」,主體性彰顯。

漢代

經學未成主流,因其未能解決當時人們的問題。

唐代

天台、華嚴、禪、唯識、淨土,五宗。

唯識宗,偏古印度思想,未能深入其中心思想。西方意識形成物質,那麼意意識是什麼,其內容是什麼,其發展規則是什麼,作整合的工具,道家、佛教、儒家的整合。經學在唐代的整合工作,是為儒家思想做準備。因當時有時間、錢,可做此一工作。

宋代

是一大轉變,與宋儒集體意識形成有關。是儒學復興的成果,興起知識份子的理想。中國本位的理想價值之下,來談人的理想價值。用以對抗佛、老。人,應以肉身面對現實,來締造屬於人生的國度。宋儒,要成為主流,必須包含佛老的思想。儒者不自覺的做會通的工作。

宋明時期,批佛老,但無法回答佛老提出的必須回答的問題。

明代

王陽明,入禪、進禪,是一批判,非純粹的儒家。若能跳脫此一觀點,更能看清整個思想的發展。此時的人,放鬆在定性上的態度,面對儒家不強調的地方,不需採取強硬的態度,不需否定其他。王陽明的思想,是從生死的頓悟、悟透而來(透視生死的思想)。明的滅亡,有人歸因儒者的空談心性。

清代

考據之學。

台長: Camille
人氣(372) | 回應(1)|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 個人分類: 中國思想史 |
此分類下一篇:傳承與分享
此分類上一篇:消失的篇章

愛馬氏
近代世界思想史亦友一重大轉變,西方文明發展出了民主政治,使的西方不論在經濟文化藝術科學都強壓勝東方
2020-11-08 01:11:10
版主回應
清末民初,最愛講:德先生、賽先生。
2020-11-08 07:01:17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