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歷史是一部戰爭史嗎?我認為這句話絕對沒有錯。打開歷史課本,無論是哪一章節,其中所描述的,除了戰爭之外其他的,如經濟、文化、政策等等,所占的比例算一算竟不到二分之一。這代表什麼?人類在互相撕殺當中完成了這部歷史──從開始有人類以來就是這樣了。
先莫論外國的歷史,從中國來看就好了。從上古黃帝以來,到西周短暫的一統。接下來進入東周的春秋戰國,然後秦一統,但一統後也仍有戰事。秦後的楚漢相爭,西漢與匈奴的一些會戰,光武中興發起的戰爭,傳至桓靈帝後的三國大混戰,晉朝南北朝的亂世。隋一統不過二個皇帝又崩潰,唐朝雖有百年盛世但又爆發了安史之亂。唐後蕃鎮割據導致後來的五代十國。宋朝強幹弱枝政策,使北方遼國、金、西夏、蒙古的不斷入侵。元朝向外擴張也是靠著武力,元末動亂由朱元璋帥軍打敗眾勢力建立明朝。朱元璋後的靖難之變、鄭和下西洋也是頻頻動武。明末的流寇、清兵入關、三蕃之亂、清收復台灣等。然後是清末列強的叩關、反清的活動。民國初年的袁世凱之亂、軍閥割據。民國26年到38年的對日抗戰到國共戰爭。寫了那麼多,總結是──一場又一場的戰爭。
我曾看過一本倪匡的科幻小說叫《蜂雲》。裡面提到的一種生物的特性是不斷地吞噬自己的同伴,就能不斷地長大、長壯。當我看到最後時,我想到了一件事,這不就是我們人類的寫照嗎?當然,我們不會互相吞噬對方來長大長壯,但我們往往為了自己的私慾與人爭執。一人與一人之間叫打架,多人與多人之間叫械鬥(其實說起來也是差不多),而國家與國家,或民族與民族間就演變成戰爭了。人為何而戰?不~應說,這些領導者為何而發動戰爭?為了「拓展國家領域」?為了「光大國家名聲」?抑或是……為了一己之私、面子問題?我想,最後一項所占的比例可能是「比較」多的吧?
從生物的方面來看。「人」無論是黑種人、白種人、黃種人,同屬「智人」這一個種,但為什麼我們仍會自相殘殺呢?……人性吧!我想在萬物之中的語言,唯人有「戰爭」一詞了。
戰爭,是一切罪惡的淵藪。在戰爭中,人類獸性的一面表露無遺。翻開歷史課本,所見到的,無非是一次又一次的戰爭。人們都了解它的可怕,但戰爭還是不斷的發生,讓人悲嘆和惋惜,「萬物之靈」只怕僅是自稱的,殊不見戰爭、屠殺時,人眼睛所透出的慾火、貪婪,其實跟野獸們沒什麼兩樣的……不!應說,已是連禽獸都不如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