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4-06-01 01:21:45| 人氣56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誰的孩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近一年來的《商業周刊》先是在封面設計的風格有明顯的極簡、搶眼的風格,每一期的封面都是令人悅目的視覺享受。晚近這半年,更在人文關懷、社會良心上扮演積極與引領社會討論的角色。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第800期的〈一個台灣,兩個世界〉寫女孩小如及其家的故事,從生薑、鳳梨賣到檳榔、山藥,小如的心願僅僅是希望可以進學校唸書。《商周》以偏遠地區小孩為封面專題,凸顯社會所忽略的層面,並發揮《商周》本身中產階級以上的讀者群力量進一步引起社會大眾的討論迴響,並使被報導者獲得實質的幫助,可說是公益結合政經雜誌行銷成功的極佳範例。

此期(826),再由主筆黃惠娟所企劃主撰的〈阿祖的兒子—破屋裡的故事〉,透過卜華志的深刻感染人心的攝影,我再度看見這本雜誌對社會的深刻關懷,而隨著此次的報導,聯合九家電視台的播出,我相信,必然會再次引領社會的關懷目光。而此亦為主編王文靜的風格所致及《商周》的經營策略方向之一。

曾有人問我,如果要推薦一本台灣具有特色及廣大影響力的雜誌。第一時間想到《商周》,但怕自己太偏頗,再想了一圈,仍然是同樣的選擇。不論是在版面編排、照片使用、美編及封面,都有不同於其它雜誌的明顯特色,更不用說報導或研究內容。當然,也不是每一集的表現都可圈可點。例如此期(826)或許是〈阿祖的兒子〉太過搶眼,感覺其它政經分析的篇幅及筆調上,相對偏弱。當然,此僅為個人陋見。但仍請容許我的偏見與驕傲,對於台灣有這樣一份政經刊物,足以做為社會良心、引領人文關懷討論的政經刊物。而我也期待在陳文茜成為《商周》的顧問之一員後,這本雜誌會有什麼樣不同的表現。

原本我想要寫一篇小文“歌頌”一下,並非為推銷,只是想紀錄我對這本刊物的喜好及感動。但是從前兩天,一位躁鬱的母親將小女孩從十一樓上丟下來,到今天電視上一再重播的失業父親弒子嫌疑的新聞,兩個孩子的屍體已發臭,父親卻仍然無動於衷的坐在電視前。看著看著,腦海裡想起阿祖的兒子—阿宏,我的眼前一片昏白,腦筋不斷發漲。

我一直想問,為什麼要生小孩?有太多人給我許多理由,老一輩的人說:「傳宗接代」、「老時可以依靠」…;三十歲上下的人說:「沒生小孩,感覺就缺了什麼,生命無法圓滿」。但似乎沒有人給我的答案是從那些即將從肚子中出來的小孩著想的。

為什麼要生小孩?為什麼?就只是為了大人自己“生命的圓滿”嗎?或者為了固定公式,“啊,結婚完接著就是要生小孩呀…”?當我們被生活壓力壓得喘不過氣來時,我們又如何能保證能給那個被我們所“選擇”的無知小孩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我們能保證不會“丟棄” 他們(不管是以什麼方式,包括丟給祖父母) ?當我們對未來都不懷抱著希望時,我們能給那些未出生的孩子什麼保證呢?讓他們燒炭自殺?自虐而死?(這些都是活著的稱之為“父母”的說法)

人類自詡比貓、狗等動物高級,但這種順循生理慾望,再冠以堂皇理由的“生育”行為,與貓狗何異呢?

為什麼要生小孩?而這些被生出來的小孩,快樂的、不快樂的、健全的、不健全的、殘缺的、被虐的,是誰的?是誰的孩子?



小小附註:黃惠娟於九三年錄取國立政大EMBA經營管理碩士學程。

台長: Jill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