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10-15 12:09:14| 人氣88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有了地產,就不再文化(附載:李歐梵:香港、西九,文化在哪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發展的爭論,近日似乎降了溫,大家對於政府新一輪的規劃,包括分拆招標、成立西九管理局等,接受程度也好像高了一點,最起碼,不再強烈感到由單一招標所產生的利益輸送問題。大家有餅仔可分,就不再有意見了。

  在西九爭論初期,各界都質疑項目是以文化來包裝地產,就好像數碼港以高科技包裝地產一樣,但在今天,輿論好像對西九發展,沒有多大意見,即使不惜一切來建天篷、以地產發展「支持」文化建設,都好像達到共識。

  當然,「可斟酌」的三百億營運基金,也成功地把很多咀巴蓋上,等待西九建成的一天,大家好好祝一下酒,慶祝香港終有一個「國際級」的文娛藝術區。李歐梵教授在十月十五日曾發表文章,認為西九要「正名」為「西九龍豪華娛樂園」,因為藝術沒有了、文化沒有了,留下的就只有豪宅及娛樂。

  不錯,一直以來,西九規劃就是一個龐大的地產項目,文化藝術將會是售樓書裡一個地產銷售的點子,跟豪宅內選用貴價廁所設備、廚房內選用名牌爐具一樣,都將會是地產經紀們向顧客推銷樓房的策略。

  「文化是甚麼?」「怎樣長遠推廣本地文化?」多次到西九的展覽,向在場不同入圍財團職員詢問同一樣的問題,得到的答覆是:「或者你先把這些資料拿回去看看吧。」結果我就「滿載而歸」。

  香港沒有文化局,沒有專責人士處理文化政策,文化只是民政事務局轄下十多個政策範疇之一,跟床位寓所發牌、管理賭博事務地位相同。你可以想像,文化沒有被突顯,西九規劃肯定只是一個徒有文化軀殼的房地產發展項目。

  文化投資,不應以經濟即時效益掛帥,而是從長遠培養市民的人文素質方面投放資源,西九項目有了地產發展作為前提,文化涵蘊就必然單薄如吹氣泡泡:色彩豐富,但一戳即破。要是政府真的要發展文化,落實措施創造讓藝術家發揮的空間、以教育手段自小培養市民的文化素養,比起在填海區建設人工化的藝術區有用得多。

-------------

【轉載】李歐梵:香港、西九,文化在哪裡?

  「西九龍文娛藝術區」計劃已經正式公布,我的反應是:也該「正名」了──「藝術」兩字可以乾脆去掉;「文娛」也非文化與娛樂的簡稱,而是文化變成娛樂的工具,而二者又成了地產商的工具。因此,不如改稱為「西九龍豪華娛樂園」。

  在寫過多篇有關「西九龍」的文章之後,我仍然要問:文化在哪?這百分之三十的「核心文化設施」的「核心」是甚麼?天篷?!競標集團在紙面上提出的「文化設施」似乎包羅萬有,但獨欠演奏古典音樂的演奏廳;而落選的太古集團請來建築大師萬利設計的多用途博物館,似乎也是雷聲大雨點小,甚或煙消雲散。目前計劃中只剩下一座劇院,本預計二○一一年啟用,現據稱無法如期落成。即使落成後,可以演出的還不是像《仙樂飄飄處處聞》式的歌舞劇或歌星演唱會?難道這就是文化?不如直稱娛樂算了,文娛區也可改為為「豪娛」區——「豪華娛樂園」的簡稱,亦可解為「住豪宅、有娛樂」。

視文化為娛樂

  我曾多次指出:香港的問題就在於把文化只看作娛樂消費,而不顧其他。反觀其他世界大小都市,政府如以文化建設作為旗號,必先以一種「核心」文化建設為出發點,再作其他配套:畢爾堡(Bilbao)先蓋古根漢藝術館;上海也先建新的博物館,再建歌劇院,不論成效如何,卻沒有先賣地皮,或先設計一座天篷,再論其他。「西九龍」的這一番爭論,恐怕已經變成世界的笑柄。
  
  許仕仁先生說:完美音樂廳全球不出六個,不錯。如要排名的話,香港為甚麼不爭取次一輪——在全球十二個頂尖音樂廳中佔一席?香港機場可以變成全球第一,為甚麼在文化方面沒有一項可以名列前茅?「財爺」在香港管弦樂團的季初酒會上,大讚「港樂」為亞洲首屈一指,並且用了英文「excellence」一字,如今聽來猶如空穴來風,外交辭令而已。怎麼只想到迪士尼樂園,而沒有想到(洛杉磯的)迪士尼音樂廳。
  
  如果說香港大會堂和荃灣大會堂均以倫敦的「皇家節日音樂廳」的(Royal Festival Hall)為藍本,未免太馬首是瞻了吧,而且是一個錯誤。各位懂音樂的高官不妨在暇時看看上海《音樂愛好者》雜誌上期(九月號)的一篇長文:〈長方形音樂廳的真空〉,文中至少介紹了一打世界各地新建的音樂廳,而且還詳論到倫敦「皇家節日樂廳」音響乾澀的原因。
  
  一切都取決於政府的文化政策,和文化上的高瞻遠矚。在這方面,香港的世界排名恐怕還比不上台灣和新加坡,連澳門和吉隆坡也有新建的音樂廳。

應該改良音響

  也罷,就還給我一個音響設備改良後的文化中心音樂廳吧!為甚麼政府明知音響不佳卻仍然充耳不聞?只說「美中不足」——不足之處可以改進,三藩市的Davis Hall、紐約的Avery Fisher Hall都是經修改後才「合格」的。我的看法和狄華特一樣,目前的文化中心音樂廳根本不合格,甚至連演奏馬勒第八的舞台空間都不夠。我花了近千元港幣坐在後排,去聽一場「柏林愛樂」,卻只聽出半個弦樂聲部來,又作何論?
  
  狄華特還算客氣。多年前名指揮家喬治塞爾(George Szell)率領克里夫蘭樂團到紐約Fisher Hall排演後說道:「把這座廳拆掉算了,我再也不來了!」香港喜歡拆樓,但偏偏捨不得拆這座其醜無比、音響又差的文化中心。

李歐梵(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講座教授)

《蘋果日報》2005年10月15日

台長: 子路
人氣(88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