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關村到高粱橋,據估計應該是有點兒遠。
徒步半個時辰後,大慧寺路上被我問路的漢子聽我說要走到高粱橋,露出了吃驚的懷疑眼神,指完了路,漢子建議我去完高粱橋可以再上五塔寺,我正是這個意思,事實上,這兩個地方我都去過了。
到底是多遠,把人家嚇得眼瞪得跟銅鈴似的,我到了目的地後估算一下,差不多6、7公里。
西直門外從前算是京城的偏遠地區,一直是不太富裕的人生活所在,最近新完工一座摩登的高架輕軌鐵路站,看起來就像西直門外的新地標,才把個從前的平民區加了些現代感,有一矬矬的外省民工馱著行李家當,一臉疲憊的靠著路邊有蹲有坐,有人就地吃著乾糧飯盒,街頭景緻被弄得很流浪荒唐,看上去有點傷眼,這是在大陸的大城市裡時常出現的鏡頭,讓我思考「到底是創造了不適合百姓的城市,還是教育了不適合城市的百姓」,怎麼兩相擺放在一起是這麼不相干;這些人出現在這裡主要是因為西直門外有長途汽車站,到京城來奔生活,看不出來他們是豐收滿載還是斷羽而歸。
高梁橋是北京的歷史名橋,元世祖忽必烈於至元29年(1292)在和義門(今西直門)所建,以元大都所在的位置,高粱橋是在都城內。明清時,西直門外古剎林立,梵音裊裊,水流清澈見底,水底魚蝦嘻戲,當時的王公大臣俊男淑女,每至夏季會坐在兩岸綠茵之下,納涼消暑,吟詩作樂,橋頭酒肆茶館賓客盈門,是京城西郊最有名的遊憩勝景。
為了道路拓寬,高粱橋橋扶手外移,橋面也拓寬,所以勢必只存兩邊橋扶手還是古物,看似毫不起眼的高粱橋卻是來頭不小,它的名字和典故在北京城裡連黃牙小犬都知道,還曾經被拍成過電視連續劇,轟動一時。
我沒看過高粱橋的電視劇,人盡皆知的高粱橋傳說是:
因為龍王的做怪,敗光了北京城內的水,讓北京一逢天旱就缺水,河池乾涸,大地龜裂,植物枯萎,動物垂頭喪氣。
一日,龍王打扮成漁翁模樣,用扁擔挑了一副漁簍,一簍裡頭是甜水,一簍裡頭是苦水,快步的往北京西郊而去。劉伯溫知曉後立刻命令徒弟「高亮」去追趕,告知高亮追上龍王後用紅纓槍去扎兩個漁簍,扎破魚簍讓兩簍水漏掉後,直接跑向西山不能回頭,漁簍露出來的水就會隨著高亮的跑步而一直漏下去。
武功高強的高亮信心滿滿的追上了龍王,紅纓槍出手只扎破了一簍苦水,高亮就跑了,苦水追著高亮的腳步快快,慢慢,無止盡的漏著,絕不超過他,高亮心裡想著今後北京人總算有水喝了,此時早早把劉伯溫的叮嚀丟在腦後,得意忘形的回了頭,苦水立刻轟然而起漫過了高亮,高亮滅頂在高粱橋的地方。
後人在這裡建了一座橋,日子久了,高亮橋高亮橋就叫成了「高粱橋」。
這是為什麼--北京城裡只有苦水可喝--的原因。
這個故事要人相信也很難,卻是北京缺水,水質不好,是確定的。
往五塔寺的七里拐彎小胡同裡的館子,叫了半斤韭菜雞蛋素餃,8塊。
是個乍暖還寒的天氣,有著陽光,動物園後頭的南長河裡的結冰卻沒有一點要化掉的意思。
五塔寺又名真覺寺或大正覺寺,在動物園北面200米,位置不太好找,貼著南長河,在古代可以想像這個地理位置的氣氛是極其優美的。
五塔寺的五個塔建在一個巨大的台子上,佛教稱為金剛寶座塔,明永樂1413年,印度僧人班迪到北京所帶來的印度式「佛陀迦耶塔」,明成化9年1473,建造真覺寺時就用了這個形式而造了金剛寶座塔,乾隆26年1761修繕了一次,清末遭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兩次洗劫,全寺焚燬,目前只存金剛寶座塔。
這種印度式的金剛寶座塔在中國共有6座,3座在北京,五塔寺、西山碧雲寺、和北郊黃寺。另3座為內蒙呼和浩特、昆明妙湛寺、河北廣惠寺;就數五塔寺最精美,現在把所有在北京流浪的石刻都聚集在此,增設成石雕博物館。
五塔寺在北京並非有名的旅遊景點,慧眼識英雄的人也不多,十年前我已來過,當時候裡面擠著滿滿的民居違章,幾個刁民說是私人宅院,硬是攔著門口不讓進,只能從外面看看五個塔,現在清空了民宅,拆掉了違章,門票20,但是值得,很多古代石刻和石碑很有看頭,返家後才知道多爾袞的墓碑也在其中,卻沒被我發現,只有下回再去了。
2.2004
http://tw.pg.photos.yahoo.com/ph/beijing4wd/my_phot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