訟卦06
卦畫:坎下乾上
卦象:乾象天坎象水,天陽氣上行,坎水性下流,有背離義。
卦德:乾德健,坎德險,上剛下險,上以威猛齊民,下以詐偽應之,有一意孤行,好勇鬥狠象
卦名:訟卦
注釋: 訟 =
爭也;以財貨而相告也;以手曰爭,以言曰訟,言之于公也。
序卦傳: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
雜卦傳:訟,不親也。
參考:
老子: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善戰者不怒,善為士者不武;
老子: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老子;我有三寶,慈,儉.不敢為天下先;
老子;剛強者死之徒;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
禮記: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 有欲則爭;
子曰: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樂記:夫豢豕為酒非以為禍也,而獄訟益繁,則酒之流生禍也;
俗言:健訟;
詩伐木: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鄭燦:爲學治事,尤貴能自訟以懲忿窒欲,而不輕於訟人;
孝經: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不爭於父,臣不可不爭於君;
易經講義:不爭匹夫之勇而爭人間正義,如孔子春秋作,而亂臣賊子懼。
孟子曰: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說,距詖行,放淫辭,以承三聖者。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席長安:民族興亡、歷史文化絕續、人類命運、弔民伐罪,不必諱言鬥爭,子曰唯仁人,能愛人,能惡人。
卦辭:訟,有孚窒,惕中吉,終凶,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
注釋:窒 = 塞也。終凶 = 終訟則凶。
解譯:爭訟,是誠信受到懷疑、阻礙,若知所戒惕可得吉祥,若終究爭訟則得凶,利于見到德慧涵養的大人調解,不利于涉難乘險。
解述:乾象天坎象水,天向上水往下,有乖違象;上卦剛強下卦坎險,是有爭訟象;九二陽剛有孚,被二陰包圍且與九五敵應,是有孚窒也;具中德若能戒慎恐懼如九二.九五,則云惕中吉也;若如上九恃剛纏訟則云終凶;爭訟時,宜請如九五剛中德慧之大人排解,故云利見大人;訟時,不能同心,故言不利涉大川。
參考:
曲禮:毋不敬 .
儼若思。安定辭.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
俗云:和衷共濟;
俗云:訟,無捏不成辭。一代官司九代仇。得理不饒人。得饒人處且饒人;
子曰:君子不為已甚;
項安世:或不與校,或為之和解 , 或使其心化,或為之辨明;
范氏:聽訟,治其末,塞其流也. 正其本清其源,則無訟矣;
朱柏廬:居家戒爭訟,訟則終凶,
樂記:禮至則不爭,樂至則無怨。
彖傳:彖曰:訟,上剛下險,險而健,訟;訟有孚窒惕中吉,剛來而得中也;終凶,訟不可成也;利見大人;尚中正也;不利涉大川,入于淵也。
注釋:來 = 由上往下;或據異類之中而言。成 = 窮盡其事。尚 =
崇尚。
解釋:卦下之辭說:
訟卦,上乾剛下坎險,內懷險惡又剛強好勝,是為爭訟象;訟有孚窒愓中吉,就是剛直者能行其合宜中道也;
終凶就是揚人之惡損己之德,曠業廢時,終竟訟事總是凶事;利見大人就是尊尚中正平和德行以判分明;不利涉大川乃由于爭訟時,離心離德,
若入于深淵坎險中.
參考:
王夫之:嗚乎!人事之險阻,出於怨望,怨望出於恩德,知恩德為時位之當然,而無功名之可恃,則險阻平於心而恩怨消於世;
詩揚之水:揚之水,不流束楚;
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 ;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案:
虞芮二國爭田地,欲取平于西伯,入周,見耕者讓畔,行者讓路,士大夫禮讓往來,因感悟曰:吾等小人不可入君子之國,遂歸而相讓;
子曰:片言而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案: 鷸蚌相爭;
蔡清:揚人之惡也,煩上之聽也,損己之德也,增俗之偷也,曠廢其業也,雖得不償失也;
晏子:平其心成其政;
晁公武:剛陵下,下不險則未必訟。下險陷上,不剛未必訟。
席長安:剛險型人物。如曹操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姦雄
大象傳:天與水違行,訟;君子以作事謀始。
解譯:乾天和坎水,背離而行,有爭訟象,君子人藉此於事前計劃周密以防爭訟。
解述:乾象天坎象水,天陽氣往上,坎水性向下,天向西轉河往東流,又上剛下險,險而健,有背離爭訟象;故君子行事之前,必慎初治本,訂制度,明章紀.判職分,作事豫備,如此可以停止爭訟之源,故孔子擬此辭以勸勉君子。又坎為心故曰謀,乾知大始為開創故曰始。
參考:
項安世:天下之事不可以細微而不謹也。不可以親暱而不敬也。禍難之端夫豈在大,曹劉共飯地分於匕箸之閒;
程顥:克己可以治怒,明理可以治懼;
干寶:武王故先觀兵孟津,以卜天下之心;
人物誌釋爭篇:是故君子之求勝也,以推誏為利銳,以自修為棚櫓,靜則閉默派之玄門,動則由恭順之通路,是以戰勝而爭不形,敵服而怨不搆;
案 : 顏回不貳過;
李光地:慮周于先則爭端不起;
古人云:慎厥終 , 惟其始;
禪解:君子必慎其獨,謹于一事一念之始,乃是善于自訟者;
王夫之:君子自訟于始,終不訟人;
楊萬里:自訟者訟心也。訟心者祥,訟人者殃。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象):不永所事,訟不可長也;雖小有言,其辯明也。
注釋:永 = 長也。小有言 = 小辯解;言語中傷之小者。辯 = 辨也。
爻譯:沒有長久纏訟,有言語小辯解,終得吉利。
象譯:不永所事即是爭訟不可長久之意思;雖小有言就是稍微解釋清楚而不作爭訟攻擊。
解術:初六爻陰柔才弱位卑者也;居不正之地,非健訟者也,故曰不永所事,九二、九四以剛強
姿態前來,初六不為訟先,而僅稍為解釋不作攻擊 ,
和九二、九四能比應,故終能吉祥. 子曰訟不可長。其辯明也。
參考:
俞琰:不永所事,訟不可長也,即彖傳訟不可成也;
胡炳文:我不能已而小有言;
坤初爻:由辯之不早辯也;
王弼:陽唱陰和,陰非先唱;
王申子:止訟于初者, 上也;
曲禮:分爭辯訟,非禮不決;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史記陳丞相世家;絳侯灌婴等讒陳平...平云:臣事魏王,不用,故事項王,不信,乃歸大王....平只為自身辯護而不作反擊,故後來得與絳候共誅諸呂;
悟元子:此柔而不訟者;
史記:耕者皆讓畔,民俗皆讓長。虞芮之人,未見西伯,皆慙相謂:吾所爭,周人所恥,何往為?祇取辱耳。遂還;
李光地:九五取聽訟為義。餘爻皆取訟義。
李光地:作事謀始。
李光地:無辯止謗。
九二:不克訟,歸而逋其邑,人三百戶,无眚。(象曰):不克訟,歸逋竄也:自下訟上,患至掇也。
注釋:克 = 能也;勝也。 逋 = 逃也。三百戶 = 下大夫采邑;為邑之至少者,有不擴充、不與人爭食義。眚 =
災也;過也。掇 =拾取也,憂也。
爻譯:不能訟,速返回采邑三百戶處,沒有災害。
象譯:不克訟,當迅速返回離開;自下訟上,災患自取。
解述:九二陽剛之才,能力訟者也,九二下大夫也, 故言其食邑三百戶. 九二與九五敵應,
臣.下不能與王.上爭訟也;況九五剛健中正之主也;九二其中道智慧,能度理勢,知所進退,能保其身,速反其邑能孚于上下故無眚。子曰歸逋竄也;患至掇也。又三四五爻巽卦有逃藏象,下卦坎卦象一個人躲藏在坤邑之中.
參考:
論語:管仲奪伯氏駢邑三百,飯疏食,沒齒無怨言;
悟元子:此剛而不訟者。
季札:辯而不德,必加于戮.
傅隸樸;田嬰與齊宣王不善,辭職返回無深溝高壘可據之薛邑,王雖怒恨,終無忌他之心;
按: 秦將王翦,常懷農莊美眷,故不受忌;
大學: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
禪解:逃處于卑約,庶免災耳;
李光地:所居亦化,退讓成俗;
卦辭:有孚窒惕中吉;
孔惟勤:德不孤必有鄰。
來知德:羑里囚西伯,豈有一毫不是之處,只是不辯不爭,而曰天王聖明,所以為內文明而外柔順也.
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无成。(象):食舊德,從上吉也。
注釋:食舊德 = 保有世襲封邑俸祿。貞 = 卜也;當也。厲 = 戒慎恐懼也;災難也。无成 =
不居成功。
爻譯:繼承世襲封賞,卜問危厲,終能得吉;若行公事,不可居功。
象譯:食舊德乃由於能夠順從上司,而獲得之吉。
解述:六三居下卦小成之上,是上大夫、卿之位,六三爻柔順之質而居躁進之位,若能戒懼而不好訟,又能柔順從上,不居成功,雖 危地,可以得吉,可以保有世祿。子曰從上吉也。
參考:
坤文言:地道无成而代有終;
喬中和:斯謀斯猷。皆我后之德;
楊啟新:亦有爭競之心,亦訟也;
王夫之:可自安而不可圖功之象;
張惠言:文王之治歧也。或從王事,復父(季歷)故位也;
楊萬里:欒 .陳之難,晏嬰兩無所助,所以安;
徐幾:剛而好訟,終凶,死之徒也;
李簡:天下之訟,啟于爭理,矜功、伐善;
春秋左氏傅:卿大夫得世祿不世位,父為大夫死,子得食其故采地,如為賢才則復其父之故位;
後漢馮異傳:異每所止舍,諸將並坐論功,異常獨屏大樹下,光武璽書褒之;
悟元子:柔能順剛,不成其訟者;
傅隸樸:郭子儀身係國之安危,時之輕重者二十年,卒贈太傅,蔭 封子孫;
禪解:依松之葛,上聳千尋也。必從上乘圓頓之解,方吉;
李光地:教人以終始退讓不爭之道;
鄭燦:湯進伊尹於桀,被告以堯舜之道。
九四:不克訟,復即命渝,安貞吉。(象):復即命渝,安貞不失也。
注釋:復 = 返歸也。即 = 就也;近也。命 = 正理。渝 =
變也、更也。
爻譯:訟不勝,返就正理,安常守分,吉祥。
象譯:復即命渝,就是安常守份,不失正理。
解述:九四剛強大臣,能訟者也;近比九五剛中之王,若一昧剛強好訟,其危可知也;處四位柔順之地,若能戒慎不好訟,返就正理,安常謙退,可得吉利。子曰安貞不失也。
參考:
來知德:外而去其忿爭之事。內而變其忿爭之心;
鄭燦:夫以魏徵之亢直有膽而善回上意,且不能格君之非于未形;
悟元子:此剛而自反,不果于訟者;
韓退之居幽操: 目揜揜兮,
其凝其盲.耳肅肅兮,聽不聞聲.朝不日出兮,夜不見星與月.有知無知兮,為死為生. 嗚呼!
臣罪當誅兮,天王聖明.
傅隸樸:韓愈擬文王琴操:天王聖明,臣罪當誅;
朱子:
西伯嘆:父有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君有不明,臣不可以不忠,豈有君而可叛乎!
邱富國:二沮于勢,四屈于理;
論語:為仁由己;
白話例解:積極爭取晉升,若不適可而止,難免結怨;
詩經緜:虞芮質(正)厥成(平),文王蹶厥生。
九五:訟,元吉。(象):訟元吉,以中正也。
注釋:中 = 不偏.正 = 無邪。
爻譯:聽訟,大吉。
象譯:訟元吉是其具有中正德行之故。
解述:九五陽剛中正之王也;剛則能斷,正則無邪,中則不偏,是故能聽訟、能斷獄訟,故天下無冤民而受信服,乃至于有遜畔遜路之舉,故云訟,元吉。子曰以中正也。
參考:
悟元子:此正己正人,能使無訟者也;
詩緜:虞芮質厥成(正其平),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奔奏,予曰有禦侮;
傅隸樸:天下聞虞芮之事而歸者四十於國;
鄭燦:堯舜且不能無皐陶;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吾訟乎;
康誥:惟乃(女)丕顯考文王,克明德慎罰;
堯典: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竄三苗于三危,殛鯀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禪解:有不善未嘗不知,知之未嘗復行;
王肅:以中正之德齊乖爭之俗;
李光地:有大人中正之德故未訟則感之而化。已訟則就之而直
;
姚配中:乾元也,託位于五,所謂利見大人也;
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達道;
項安世:人謂九五為聽訟之君,非也。中則不終訟,正則人不克訟,此訟之最善者;
易經講義:孟子不爭堂高數仞,不爭食前方丈,不爭侍妾,不爭般樂飲酒;
史記:晉文三賞不及陶叔狐 ;
晏子:平心成政。
上九:或錫之鞶帶,終朝三褫之。
(象):以訟受服,亦不足敬也。
注釋:錫 = 賜也。 帶 = 大帶,命服之之飾。終朝 = 一天之內也。 褫 =
拖也,除也。
爻譯:或賜予大帶官服,一天內被解除三次。
象譯:因爭訟而受的封賞,無法令人尊敬。
解述:上九陽剛不正,居上乾健之極;訟之時,乃極其健訟者也;因其剛強好鬥,故或能爭勝而受賞賜;然以訟為恆,人人必欲排除之而後快,必將終凶,而危辱隨後,故戒曰終朝三禠之。子曰亦不足敬也
.又巽為帶為殞落,故曰褫 . 上為終,離為朝.
參考:
王夫之:晁錯忠而見誅,況傅游藝之一歲九遷乎;
孟子;仁義忠信,天爵,公卿,人爵;
案:年羹堯平定四川青海征服西藏,被封一等公,恃功而驕,為帝猜忌,被羅織罪狀,下獄自殺;
詩: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老子;剛強者死之徒;
傅隸樸:
程宏圖訟岳飛之冤,忠良賴以有後,至于胡銓請斬秦檜一疏,正義之聲,震撼天下,豈可責以終凶;
白話例解 : 聯合次要打擊主要敵人;
司馬光:霍光久專大柄,多置親黨使人主蓄憤于上,吏民積怨於下,況子孫以驕侈趣之。及加裁奪。逐生邪謀,豈徒霍氏之自禍哉,亦孝宣醞釀以成之也。光之忠勳不可不祀,遂使家無噍類,孝宣亦少恩哉;
悟元子:此有己無人,終敗其訟者。